找回密码
 注册
关于网站域名变更的通知

1800亿美元!黄仁勋晋升全球第八富豪,英伟达市值破5万亿

2025-10-31 15:51| 查看: 18| 评论: 0|来自: 雷科技

摘要: 10月30日消息,英伟达市值成功跨越5万亿美元这一里程碑。 根据道琼斯市场数据,目前英伟达的市值规模已超越了AMD、Arm Holdings、ASML、博通、英特尔、泛林集团、美光科技、高通以及台积电这九家企业市值的总和 ...
10月30日消息,英伟达市值成功跨越5万亿美元这一里程碑。


根据道琼斯市场数据,目前英伟达的市值规模已超越了AMD、ARM Holdings、ASML、博通、英特尔、泛林集团、美光科技、高通以及台积电这九家企业市值的总和。


英伟达市值冲破5万亿大关之际,老黄也达到了个人荣耀的至高点。福布斯实时富豪榜数据显示,黄仁勋的个人资产已超过1800亿美元,位列全球富豪榜第八名。



图源:福布斯富豪榜



该说不说,从洗碗工到创建英伟达,黄仁勋的成长生涯堪称一部奋斗史。


1963年,黄仁勋出生在中国台湾。少年时期为了追求更好的学习机会,他前往美国留学。为了维持生计,黄仁勋在餐馆里做过洗碗工也干过擦厕所的活。


1993年,30岁的黄仁勋携两位年轻工程师克里斯·马拉科夫斯基、柯蒂斯·普里姆创立英伟达,明确且具挑战性地瞄准当时小众的GPU市场。


但创业初期遭遇挫折,首款产品NV1失败,公司几近被拖垮。


然而黄仁勋在公司生死关头,他大胆舍弃原有技术路线,全力投向微软主导的DirectX图形接口标准。


这一决策后来被证明是正确的。



图源:英伟达



1999年推出的GeForce 256显卡,不仅让英伟达在图形处理领域占据领先,还首次提出“GPU”概念。实现图形处理从依赖CPU到专用硬件的革命性转变,为现代3D图形和游戏筑牢根基。


黄仁勋没有止步于此,目光比小雷想象的还要长远。


除了游戏领域,他相信GPU的并行计算能力能在科学计算和数据处理等更广泛领域大显身手。为此他不顾反对推出CUDA平台,把GPU变成通用计算引擎。


正是这份坚持,助英伟达在近十年后的AI浪潮中迅猛崛起。深度学习依赖海量数据并行处理,CUDA架构的GPU堪称绝佳“引擎”。


从濒临破产的初创企业,到如今市值破万亿的科技巨擘,黄仁勋的创业路并不平坦。


就在同一天,美股其他科技股也在涨。微软市值4.03万亿美元,在全球排第二;苹果市值4.00万亿美元,排全球第三。



图源:小红书



你是否注意到这样一个细节?没错,第一名和第二名之间,竟拉开了足足一万亿美元的巨大差距。


咱们先来看看微软。


2019年4月,微软的市值实现了首次突破,成功跨越1万亿美元的里程碑;随后在2024年1月,其市值进一步上扬,来到了3万亿美元的高度;最终在2025年7月,微软紧随英伟达之后,成为全球第二家市值冲破4万亿美元大关的上市公司。


这意味着,微软耗费了将近6年的时间,公司市值才从1万亿美元攀升至4万亿美元。


再来看看苹果。


2018年8月,苹果公司市值跨越1万亿美元大关;到2022年1月,其市值又率先在全球达到3万亿美元;今年10月29日,苹果盘中市值再度攀升,成功突破4万亿美元。


苹果市值从1万亿美元涨到4万亿美元,用了7年多的时间。



图源:英伟达



最后是英伟达。


2017年3月时,英伟达的总市值仅700多亿美元。到2023年5月底,其市值首次超过了1万亿美元;而到了2024年6月,英伟达市值又首次冲破了3万亿美元大关。


后续发展势头愈发迅猛。英伟达市值从3万亿美元攀升至4万亿美元,耗时1年1个月;而从4万亿美元进一步跃升至5万亿美元,仅仅用了3个多月。


无可否认,AI时代已然来临,而英伟达的Blackwell正是推动其前行的核心动力。


说到最后,你们对于英伟达市值成功跨越5万亿美元有何看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本文转载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转载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收藏 邀请

最新评论

关闭

推荐内容上一条 /1 下一条

EDA365公众号

关于我们|手机版|EDA365电子论坛网 ( 粤ICP备18020198号-1 )

GMT+8, 2025-11-1 00:54 , Processed in 0.140625 second(s), 28 queries , Gzip On.

深圳市墨知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深圳市南山区科技生态园2栋A座805 电话:19926409050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