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关于网站域名变更的通知
查看: 29157|回复: 4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大家一起讨论抖动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4-7 15:42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EDA365欢迎您登录!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stupid 于 2010-5-6 10:56 编辑 7 X7 b4 O9 t2 f- Z

( E$ @! _. w$ h& s, L    ) I3 D6 c6 n/ d8 I" P8 P7 a

( A% P/ R9 b. T3 i# y抖动广义上指时间上相对理想位置的背离。抖动定义为一个数字信号在有效时点上距理想时间位置的短期变化。严格的说,抖动处处存在。
& t" F# z, F. b( ]# j* S5 R8 o
: W' c+ h7 Q# b6 a1 h( E  k先看 中国通信学会 的定义:6 l  l6 x, s6 G5 U
3 M, ]7 {# Q* G
抖动的定义是“数字信号的各个有效瞬时对其当时的理想位置的短期性偏离”,这意味着抖动是不希望有的数字信号的相位调制,相位偏离的频率称为抖动频率
1 E2 D* H) Z1 o8 H* d: w$ ?! z8 |/ e6 k) q, B* h
与抖动有密切关系的第二个参数称为漂移,把它定义为“数字信号的各个有效瞬间相对其当时的理想位置的长期偏离”。
* [4 N9 S% O0 K0 V* X. i
! i% D: n; C! e' l' x到目前为止,在抖动和漂移之间的界限还没有明确的定义,通常具有频率低于1Hz至10Hz相位变化部分称为漂移。由于信号再生点把差错引入到数字比特流中以及在含有缓冲存储器的数字设备中的数字溢出或取空,可以把滑动引入到数字信号中,因此抖动可以降低数字电路的传输性能。/ r  v- t: u6 Y# `. F9 I
4 A1 q6 ~0 I6 L) n1 h6 t+ [
抖动分系统性抖动随机性抖动,系统性抖动是由于信号再生装置中定时恢复电路调整不当,或者码间干扰以及由于电缆均衡有缺陷而产生幅度到相位变换而引起的,系统性抖动与码型相关;随机抖动来源于内部干扰信号,如中继器的噪声、串话或反射,随机抖动与传输码型无关,在大部分现有低速数字系统中系统性抖动是主要的。在一个多接力段系统中,对所有数字波道都应该确定无输入抖动时输出抖动的累计平方根值和总的抖动转移函数。最大容许输入抖动通常与无线段的数目无关,因此应该分别测量所有数字波道中的每接力段的最大容许输入抖动。
+ a: z2 c( A( W2 n* h+ G8 ~% l* g0 R% F9 }. B8 U4 p6 Q7 H2 n  ^
1、无输入抖动时输出抖动,这种抖动是在各系列接口的网络输出抖动和各个数字设备产生的固定抖动,测量结果可以用指定频率范围内的抖动的峰—峰值来表示。  V# K+ \$ V# q' R  A9 j
6 k2 E' W. ], q6 m- _
2、容许的最大输入抖动,这种容许输入抖动也称输入口的抖动容限,当把正弦抖动幅度加到设备输入口的时钟上时;产生的差错性能劣化,用此来定义抖动容限。抖动容限是所加抖动的幅度和频率的函数,它可以用比特差错率(BER)恶化或开始发生差错时所对应的最大输入抖动数值来表示。# A1 M$ z% k7 n( J& ]9 A& U
& }( x  {* f. T# @( n% N- @, r: |
3、抖动转移函数,当抖动出现在设备的数字输入口时,这些抖动会转移到对应的数字输出口,抖动转移特性是在被测系统输入端按规定码型加有一定量的抖动数字信号时测得的输出抖动量与输入抖动量之比:8 F% K  t" O: a' V+ J! O
G=20log(Jout/Jin)dB,它表征当被测系统受有抖动的输入信号驱动时,由被测系统所引起的抖动幅度的变化。
  g: U% V) D$ g
: [) {$ p5 t8 T1 U这个定义,不甚严谨,我将在后续讨论中逐一指出。

评分

参与人数 1贡献 +5 收起 理由
zly8629481 + 5 NB

查看全部评分

该用户从未签到

推荐
发表于 2016-7-25 10:49 | 只看该作者
版主,能不能以附档的形式给一下,我看不到图啊,
7 n3 ?, H3 z& S- P* R1 u9 B0 x那个圈圈不停的转,
& Y( P' s: W& s% b4 r感谢!!!

该用户从未签到

推荐
发表于 2016-7-22 20:20 | 只看该作者
为什么有的图看不到

该用户从未签到

推荐
发表于 2022-3-28 01:45 | 只看该作者
学习学习学习学习

该用户从未签到

45#
发表于 2013-3-7 15:44 | 只看该作者
太复杂

该用户从未签到

44#
发表于 2013-1-10 17:46 | 只看该作者

该用户从未签到

43#
发表于 2013-1-10 09:10 | 只看该作者
Mark

该用户从未签到

42#
发表于 2012-4-6 13:58 | 只看该作者
不错不错,加油哦!   bjbdf466zgl

该用户从未签到

41#
发表于 2012-4-6 13:56 | 只看该作者
不错不错,楼主辛苦了,顶一个 bjbdf466zgl

该用户从未签到

40#
发表于 2012-4-6 13:54 | 只看该作者
总结的不错哦,顶一个 bjbdf466zgl

该用户从未签到

39#
发表于 2012-3-8 09:10 | 只看该作者
十分的好,print出来后仔细学习.谢谢高手!
头像被屏蔽

该用户从未签到

38#
发表于 2012-2-27 17:00 | 只看该作者
好料!!!!!!1

该用户从未签到

37#
发表于 2011-5-23 14:38 | 只看该作者
非常的不错,分析的非常的全面!

该用户从未签到

36#
 楼主| 发表于 2010-12-1 12:25 | 只看该作者
如果你说的是Mike Peng Li的那本书的话,网上有好多pdf版,我比较老土,一直看的是印刷版。看这本书有两个地方特别值得注意
; D7 j4 n. B2 q. C) m1. 假定电路系统是LTS,也就是线性的
) ?8 G* @2 N* C& F/ J8 i' P2. BUJ依然是一个伤感情的话题7 f5 n# ~1 q% f, E9 \4 C! G/ j
当然这本书对jitter的总结非常到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推荐内容上一条 /1 下一条

EDA365公众号

关于我们|手机版|EDA365电子论坛网 ( 粤ICP备18020198号-1 )

GMT+8, 2025-11-22 20:44 , Processed in 0.203125 second(s), 30 queries , Gzip On.

深圳市墨知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深圳市南山区科技生态园2栋A座805 电话:19926409050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