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衰 2019-11-20 15:11 |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
EDA365欢迎您登录!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昨天培训完,回家重新整理一次,在自己操作了一下,对比自己之前的方式,感觉自己又进步了。或者说效率(这个词大师多次提到,事实上这次的课程对于细节的处理完善可以有效的提升效率,所有的一切都为了提升效率)。/ {. E$ {% W# r( D* a- }
具体培训内容已经贴出来了,我就不写这些了。说说我感触比较深的,或者说重新有了新认识的老东西。9 X* U" @9 `( ]5 @" l$ Z) E
1 相信“如何快速创建封装”这个教程大多数人都有,看着好像很简单。实际操作可能你就没那么快了。就像之前看雪花说的,JIMMY大师可以不到1分钟做完一个封装,但是你可能要花五分钟或者更加多。这中间缺少什么。JIMMY大师在课程上告诉了你,他是怎么做的,用来提升效率的究竟是什么。2 y% T" |" P% W5 g' Z
创建封装,确定的4个步骤:* I; v/ M9 ` y8 V
焊盘大小,按照经验值取间距的一般或者稍微小一点或者大一点。& F9 r0 Z$ G) s+ V/ o1 q0 c
焊盘间距,按照规格书! b8 u$ g [6 G( ~* d; @* c
焊盘跨距,按照规格书(这里有技巧稍后在说明)( N" C; y' J: ]2 K6 [
本体大小即丝印大小
7 F- f6 A$ P3 b6 p3 G5 L* p3 \看上去简简单单的4个步骤,对着规格书一个个确定,很多你要慢慢的算。这样会浪费很多时间。这是大师原话,你需要确定你不去算,直接取值,这样才能有效率,如果是百多个元件,慢慢算你要画好几天,我只需要半天就做完了。或者说差距就是这样出来的。, H7 V5 S# @: g0 w7 P! F
焊盘大小,对照规格书,有的可能没有完全给出说明,当时大师给的其中一个晶体,焊盘只给了宽,没有给长度。很多人当时提出来算什么什么。。得多少多少,大师直接说,你要慢慢算,我直接取了宽度的2倍。从这里的话语来看,大家不知道有没有感触。细节决定效率。. v! M, u) @, A2 Z
焊盘跨距也是一样,如何从规格书上一眼就得到自己想要的数据。大师说直接取最大的本体跨度(晶体),或者最大减小一点点不用算,肯定可以用。丝印也是如此,取最大,或者最大小一点点。
9 z6 R* k) @2 m1 r/ ~/ i& g) |这里的技巧在于不算就取值,提升效率。这里算是真正的学到了新的东西。
# ^1 j3 P6 N1 L# }2 P. f, W2飞线引导法+ ^: o2 m- O5 [
飞线引导发,大家看过大师的A13视频的估计都有一些认识。反正我是有一些认识,然后自己尝试,摸索。以为自己已经学会了,掌握了。今天看到大师的演示才发现,自己只学会了一点点。果然,管中窥豹说的就是自己。' ?8 d4 Y4 i; a9 q
这里说一下飞线引导法的好处,前提条件是你的库要规范,不同的元件封装不一样,有利于你直接分辨元件类型。飞线引导法可以基本省去重复翻看原理图的步骤,直接确认元件的位置以利于你快速布局(小范围)大范围还是模块化布局。. _- S5 T$ Y- S5 h/ a4 U- v
飞线引导演示是大师取的一部分千兆以太网外围电路。从网口--转换IC--主IC,从这个布局开始依次显示飞线布局。中间的具体细节只有现场的才能体会的到了。嘿嘿。只能说这个方法真的很强大。
: N8 c( n% t' A$ \$ c! n相信其他一些零零的东西都是一些细节,太多,一口气说不完,去了的人比较清楚,说不来那么多。我就挑2个自己认为比较重要的例子举出来供大家学习探讨。* m3 s" u2 s! H8 s$ X
以上!!!!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