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关于网站域名变更的通知
查看: 6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REDMI新机官宣,外放音响会成为旗舰手机的下一个突破口吗?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25-10-20 17:4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EDA365欢迎您登录!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在文章正式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在挑手机的时候,不知道各位主要会看哪些参数?
3 I% l2 |4 C6 Z; P6 E) }$ s
5 \5 b% _0 ^* J- L% D
4 l' ]# @! a7 Q5 z0 h* v3 i' P我相信,绝大多数人的目光都会首先聚焦于那几项“核心配置”:像是芯片、屏幕、影像、内存、存储、电池还有快充等,毕竟它们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手机的使用体验,没点这样的配置撑场面,厂商自己都不好意思管它叫旗舰。% K% n6 \3 E7 p6 K. h( |

3 |' u2 m8 D& D+ p5 f, Y3 D! f0 O, X& [7 U; C/ X5 G
从某种程度上说,这些数字确实能代表着相当一部分体验。2 @$ }/ u/ q# M! ~- {! R1 N6 R6 C
" ?" f% y$ ?% c' d3 k' P7 U
* W! P7 `  T* ?
毕竟说到底,跑分100万的手机,任凭厂商怎么优化,也不可能比跑分300万的手机更流畅。
7 l5 i& V( c( Q0 Z  ?, H6 a  d& N5 F6 B( r% n) ?6 L) A
3 _3 m- `$ R. S, Z  {
但我也发现,有些配置,你很难用一个简单的数字去量化它的好坏,甚至你亲自到线下店里去摸一摸真机,短短几分钟也未必能体验出个所以然。可它偏偏又在日常使用中,实实在在地影响着你的体验。2 M4 X7 j2 X. R+ k& ~: C

) R, w* u$ _0 V/ h, D! R
! a/ Y, y- d( F0 J: \5 b比方说……外放音质。. Q  `; h* z/ P3 B. d! [: `( F' [

4 J: w) e) u) m& B2 H# m$ p" ?
' ?& n9 T5 `. z就在昨天,一直以“极致性价比”示人的REDMI,突然官宣了K90 Pro Max,并且一反常态地,没有将宣传的火力对准性能或影像,而是把“外放音质”这个长期处在鄙视链外围的配置,推到了舞台正中央,引发了市场极大的关注。# k6 q* V$ }- I/ |
2 F1 w. ]. g% i' y! Z# K+ G2 z$ q# s5 m: ?

9 r) K, @& V% b, }

6 L9 C/ G; o2 \# k8 A2 u. {
(图源:小米)

' z1 _$ |) U& E+ E! |( E
: o" e( S  K. L8 y) _( }" Q; X- d
: P( N0 X, ~, U# n& i这不禁让人好奇,被主流厂商“冷落”许久的外放,在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单扬声器到立体声的普及之后,真的能在极度内卷的竞争中,成为旗舰机可以倚仗的下一个突破口吗?; J& s7 X) W2 J. |' m0 J

9 h1 U  F3 P8 R
+ j' P5 ~5 n# b/ {手机也有低音炮  [& B. `! W! e$ s
% {+ Z8 z8 B; y  P. y9 p
9 c& O! v* V+ n! N
& U# r; X' P; B0 c$ W
REDMI K90 Pro Max这次在外放上的打法,用一个词来形容就是“集大成”。& g, k! t0 h, _9 O" R6 b; I
* T- @! y/ F8 u6 s( f) T

* i& ~3 N) {( m9 z' o! r" X; E目前看来,它并没有独创什么新的技术,而是像一个经验老道的牌手,将牌桌上所有能提升外放的“好牌”全部收集起来,打出了一套前所未有的组合拳。
! V0 {: h% a0 x- Z; n/ J& A9 H- m7 Y3 L

$ C- m4 Q4 ~1 p* j: k这第一点呢,就是把扬声器塞到了相机Deco里头。
8 E( S% h: R! |5 T+ D$ C# A/ K  [8 F* x  c

. h* O. l1 g. l) n, ?8 ~/ d# `

5 u. l$ Y- l- M6 w0 y9 N' }; \
(图源:小米)
$ _# f! n5 \2 e& d
) m& m+ F6 z  P

( h' y$ t) [* H( }: A8 p7 C8 v$ Q这次REDMI K90 Pro Max,设计上有几分K70系列的影子,最大的区别在于相机模组右侧的Deco处不再是简单的玻璃装饰,而是一个打上了“Sound by Bose”标志的硕大扬声器。
9 _4 U; d$ y) P" V6 c) D0 y2 F* r/ }, x" w& a
. `" e$ Y: u+ p0 Z& z; A
尽管目前曝光信息不多,但我翻了一下瑞声目前在售的产品,结合K90 Pro Max的模组大小推断,这款产品应该会用上一颗瑞声1216扬声器,甚至有机会用上瑞声1326扬声器,相对应的,音腔体积也会来到2cc左右的样子。
1 m+ o  J/ X1 q5 \/ f) R
3 a- r: w# q" y; ~. t) q
2 s# E6 d: y+ x6 C) U1 ?! W2 ?怕大伙不太关注这个,小雷还是简单提一嘴。
: {' M+ \  Z2 f0 a' v/ D3 y
  g6 X9 Z/ ]2 y/ q  W1 q2 Z' B( }* e& ~3 y. g8 J7 p
扬声器单元跟相机CMOS差不多,底大一级压死人,一般体积数字越大越好,而瑞声的产品命名方式突出一个简单粗暴,例如音乐手机小米10s用的1216P扬声器,就是16mm长、12mm宽,而1326扬声器则是26mm长、13mm宽。! S, M0 X  n5 N$ q8 c

' a7 I. w) E2 g+ E0 Q8 k8 T/ N) [7 N# u( N& j& t0 j6 X
! j4 i: [* O- J; n8 u# L8 Q5 \
(图源:瑞声)

& m8 R5 n; a: e- v1 }' D- K' ~5 M' y& p# X5 S8 x

; z2 _. [" A$ ~4 A4 e/ x不管是其中的哪一款,都比目前流行的1115扬声器要大不少。
3 q1 k. `" T( @: z0 H
( }: B: e1 m/ v  U* E% Y2 g1 m9 y3 A7 [9 R* _5 {  m# g- c( n
这还没完,除了这颗独立的低音炮,K90 Pro Max据说依然会配备K80至尊版同款的双1115E同轴扬声器。6 u8 f# s) l) `- p8 X0 Y, v9 O
! P* y, x  P/ k: u6 ?* }# t( C9 w
+ z. ]5 y: ^8 a/ E  Z+ c5 \/ u5 N
在实现了物理上的“分频”后,顶部的1115E和底部的1115E扬声器可以专注于表现中高频的细节、清晰度和声音的方位感,而背部那颗独立的低音炮,则可以凭借更大的物理空间和振膜,去处理传统双扬声器难以驾驭的、需要澎湃能量感的低频。
' [0 c4 |( ^5 _. j5 L0 V/ D: H7 I0 Z% F& J$ N

: a6 Q5 x7 G/ y4 C: r* P5 J这套组合,在声学架构上,已经无限接近于我们熟悉的2.1声道音响。
7 y0 v2 o( m5 M( G. Q9 c( J9 I' Y( p% T

/ I! A2 M3 U8 a2 x为了能够更好地驱动这套系统,有消息称,REDMI将会在K90 Pro Max里搭载独立DAC。
1 \0 ]' B0 [3 J5 ]& w% y, q; W9 g& e6 |' u$ e. \% ]

8 |( W( ^9 O! u这是一项普通用户极易忽略,但对音质起决定性作用的配置。它就像是为扬声器系统单独配备的一台大马力引擎,能够提供更强的驱动力,让声音在保持大音量的同时不失真,动态范围更广,声音的瞬态响应也更出色。. H- X6 V. f" u2 m0 m
4 Z. r* O, \- {' e+ ]( v

+ i& V; p3 R# M

# w( m: H; Q9 {8 X
(图源:小米)
. ?3 `$ E! R9 G# \) t4 X& d2 X
" V5 D* {2 X8 K0 O$ K% [5 l1 l  n
4 c) V2 n; D% i; m
最后,还有“Sound by Bose”联合调校$ Y. m0 Q( |8 \+ `1 Z8 j( l' r5 K
& z# \5 y6 ]) f. s0 o
+ t; n: ]  r7 {0 H4 ]; x; f: f* m
尽管从这两年的市场表现来看,“Sound by Bose”已经像路边的皮卡丘一样多了,但是与Bose的联名依然能在一定程度上为REDMI的音频实力做背书,至于Bose的音频工程师到底会不会深度介入K90 Pro Max的整个音频链路调教中……
( Y8 n% Q# a1 Y) Y0 q( a9 e/ R1 p8 f0 n9 _5 E+ a3 b. d- w$ `* D
/ Q5 a$ f0 B  Y5 s# v, i
这个答案,或许只有我们真正上手后才能得知了。, O7 Q9 D, {& I$ M7 Q4 X" Y
, r$ m# U9 T0 d  A6 P
; H3 o7 g9 o4 Q  H0 n% s" ]
手机外放进化史
0 l3 H; D7 ]- ^, i& V, C: r( n* m+ n: Z
% @+ E* p0 ^& M3 b0 Q

" v: i% f, ^0 v" ^, T- ?5 ]要说想在“听觉”上做文章的厂商,REDMI并非头一个。" e$ _; Y" k0 J% L# d
9 e0 i, w! ~: R" M, k8 S: }3 x

5 R% p  A4 P' W9 u8 `& |0 F" C回顾手机的发展史,声音体验的进化本身就是一条时而被点亮、时而又黯淡的暗线。
9 @) o& e: ]( {' N  h# N! L* Y# u7 i" c1 D
早在非智能手机的远古时期,摩托罗拉的和弦铃声,就曾是许多人彰显个性的方式;后来,步步高音乐手机的出现,凭借专业的音频芯片和调校,让许多人第一次意识到,原来手机也可以成为一个不错的音乐播放器。+ p3 \0 W6 |9 @1 [- P
& `+ I9 d) ]5 r) V& X* r8 R
进入智能机时代,HTC M7正面的BoomSound双扬声器,以其震撼的立体声效果,成为了一代经典,也正式拉开了智能机追求外放音质的序幕;Moto Z更是提供了与JBL联合开发的音箱模块,以一己之力为外放音质定下新标准。% B1 B$ @2 I' v$ g3 S" m- n
% b2 d2 w. e# y: N
8 Y4 U1 b$ |/ R! T/ d; b
6 t5 p! O* V. L* ~
(图源:HTC)

8 n) b8 ~& w% O+ |4 ^3 w9 e7 E& W4 n, Z+ c; K1 B. ]' n
然而,这条路并未就此一帆风顺。
" F, j+ F! I0 |' X( S; i7 \7 Z3 i" q% M4 r1 N( N
在随后很长一段时间里,TWS耳机的普及,大大降低了人们对于外放的需求,手机扬声器的发展也因此驻足不前。0 f( O' h0 [9 I1 z$ L# D, T; }

" j  _; q* j6 w) P; F- H( `; M/ |2 H) Z% Z3 O+ e$ A$ B
真正将外放音质推向一个新高潮的,要属2020年发布的小米10S
, a  E) A3 [+ Y+ f! K) W3 n9 \: J2 K, a

3 c  y( D8 T% g
2 T8 r. h) h5 V5 b' ^- s3 X
(图源:小米)
2 p& \5 Q9 Z) ]

4 m& ^$ g& a8 X9 C# W% \$ w7 I说出来你可能不信,这款手机凭借完全对称的双1216P扬声器、1.2cc的超大音腔,以及与老牌音响大厂哈曼卡顿的联合调校,其外放效果在当时的市场上一骑绝尘,被网友们亲切地称为“被手机耽误的音乐播放器”,至今仍是许多人心中的外放标杆。
9 B" W% k/ W9 S$ i* j1 \" w, M. |+ [1 D- P* Y3 o
, g* q% }; E# e2 j3 b) S% S
紧接着,他们又在小米12 Pro上塞进了整整四个扬声器单元,两颗1115负责中低音,两颗0611负责高音,通过高低音分频的设计,进一步探索音质的上限。: Q  ^0 r( Z1 U& i
- c8 {6 H3 M$ O$ F

" G% ]4 c) @! i( z) `4 Q然而,这些高光时刻如同流星划过夜空。在后续的几年里,手机厂商们的主要精力都投入到了屏幕、性能、影像、电池快充这些更能量化、更容易宣传的赛道上。手机外放的发展,似乎又回到了一个平台期,厂商们满足于为手机配备一套支持杜比全景声的立体声双扬声器,主打一个“能响就行”。
+ L2 x3 I% C7 j9 Y
! b' b3 f7 ^  m
/ M3 p3 v5 G7 v! g& N' p/ ]外放音质,始终未能成为核心战场。3 p( M- E' k7 Y% W

  `, x3 _) v! t8 C" w% Y0 R0 [
1 S: ^5 e0 D8 W直到今天,REDMI K90 Pro Max的出现,似乎预示着,在经历了辉煌与沉寂之后,手机扬声器,终于又要被厂商们重新重视起来了。( r7 o8 K) l9 j3 ]. d% a

7 f3 c2 N2 o" j: S8 @% H' \
% \; c+ g' c$ c- Q( jREDMI想靠差异化突围( g- {- i7 n8 f

" Y7 l; G, I3 p$ P0 M$ p5 i
, u/ w7 v- V$ F, e- h9 ~9 a3 a9 Q, q$ j9 k( G. p6 ?8 x% n# `  P6 h2 X
看到这里,一个问题自然浮出水面:既然外放音质可以做出体验差异,为什么主流厂商在过去几年里,并没有选择在这条赛道上“卷”起来呢?  X1 f+ Q& t2 y$ R( [; D" F$ q
) b  R0 v) n2 v+ G
9 V/ E' C: l, p) S' q' i
原因很现实。
! X" c: [6 D9 u" p
6 a% h# `  I7 o& \. m  ?  ^4 T+ a8 z# Q0 Y) S4 J' \, m3 w! S
首先,极致的音质需要极致的空间。在手机内部这个寸土寸金的地方,一个更大体积、更大音腔的扬声器模组,必然会挤占本应留给更大尺寸相机传感器、更大容量电池,或是更复杂散热结构的空间。对于厂商而言,这是一个艰难的取舍,而过去的答案,显然是影像和续航的优先级更高。
" p7 {; V5 @* T9 ^
4 x2 I# [$ x0 E& n6 |4 l2 m3 d7 i0 x% N; ~: z% t' |
其次,外放的需求场景受到了挑战。如今,无论是通勤路上还是公共场所,用耳机享受个人空间已经成为主流。很多人拿到手机的第一件事就是连接TWS耳机,外放功能的使用频率确实在降低。这让厂商不得不思考一个问题:斥巨资提升外放,会不会最终成为一个用户感知不强,甚至被部分用户视为“伪需求”的投入?
/ x: h( P. y& F' o4 r% I& ~& i4 Y3 w, N9 g* y
- d! e2 Q6 o  F6 d

& }; V, J; q5 O' K$ c' A
(图源:小米)
4 {6 C9 c8 u4 Z) {4 y7 L
, |) S& w2 A# s" ]) e2 {1 f' B
然而,我个人认为,REDMI这次的押注,恰恰是在当前高端市场极度内卷的大背景下,一次大胆且值得尝试的突围。
/ b, c; u. c- j. Y$ i' T" M" g0 q$ `' I' u0 E+ s
- k8 [, k5 d1 r2 {
当所有旗舰都在用同一款顶级芯片,当大家的屏幕素质、影像规格、快充功率都大差不差时,消费者凭什么多花钱选择你?答案就藏在那些被忽视的差异化体验中。$ v0 p3 O  K2 B( _7 v% D+ Z' p

% X. ^$ }1 i* {) j  X- U) l/ }9 W5 i1 u. K
对于渴望品牌升级、冲击更高价位段的REDMI而言,它需要在“极致性价比”的标签之外,找到一个新的、能够代表其技术追求和产品思考的价值锚点。将长期被主流厂商忽视、但确实存在真实体验提升空间的外放音质作为旗舰突破口,就是这样一次精准的卡位。
" ~& t6 U4 v! ]! y* @( P4 i# H: p& K: j- g
" Y4 h2 {: ], ^( ]
REDMI K90 Pro Max的出现,瞄准的是那些在宿舍追剧、在家里做饭听播客、在户外与朋友分享音乐的真实场景。当一块“人无我有”的长板长到足够长时,它就有可能覆盖掉其他方面的微弱不足。
8 I% V6 x1 x& o% t
$ t) W! i; ?7 |$ u$ H8 [% M: b0 b4 x) F5 O& D( a
究竟REDMI能否凭此一举成功,我们尚需等待市场的检验。但它无疑已经向整个行业发出了一个明确的信号:参数大战的硝烟之下,仍有未被开垦的体验沃土。而这一次,声音,或许真的会成为下一个战场。
# O2 F5 F8 g  H5 Y
8 n, q/ ]0 W# B) y8 o  a『本文转载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推荐内容上一条 /1 下一条

EDA365公众号

关于我们|手机版|EDA365电子论坛网 ( 粤ICP备18020198号-1 )

GMT+8, 2025-10-31 03:50 , Processed in 0.140625 second(s), 24 queries , Gzip On.

深圳市墨知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深圳市南山区科技生态园2栋A座805 电话:19926409050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