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家人们,追觅这是真要上天挖矿了!
x
EDA365欢迎您登录!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3 e4 @! Y( c' u) Y9 X7 F& N8 w- t& p
 . C+ B% Z& n% t" i
 9月24日,追觅CEO俞浩的一封内部信,直接在科技圈炸开了锅——公司宣布成立「天文BU」,要正式开拓小行星探索和采矿业务。
 , K$ z/ @' l# E
 , i# L/ ?1 `# u1 R+ |+ y1 C
 1 I) f4 e, y. q* ~. T  t) I, ?/ E
 
 图源:脉脉8 K4 A; ]7 J, T: M9 I/ W 
 : `* e/ f! i3 N
 ( D) x8 O- h. O4 O& l% E' C* T根据公开信内容,追觅这次的目标还不小。原文是这么说的:「马斯克痴迷于殖民火星,而我们更关注小行星。小行星会威胁地球的生存,火星不会;小行星有待开采矿产资源,火星没有。」# L) X1 D: I4 G) \! C
 
 4 W5 w3 p' h0 K8 E小雷试图理解这波操作的脑回路。大概逻辑是这样的:我们不去火星,因为火星既不威胁地球,也缺乏可利用的矿产;但近地小行星不同,既需要防范其撞击风险,也值得尝试开采上面的宝贵资源。
 5 y; W. e' t. o% q" I6 `1 a
 . s9 h& C: L: B( I; G5 k$ R' W
 5 l- J" D$ q9 V8 n, f* ]3 k好家伙,别人对标苹果小米,追觅直接对标Space X;别人一窝蜂去火星卷,追觅却找准了小行星这个差异化赛道,既关乎地球安全,又瞄准稀缺资源,战略眼光确实独到。
 8 X9 X8 f$ A8 v" r$ u7 G3 x
 " |' \* A- T! F! h& A+ R2 b/ b+ g( ?0 d, ], C) N9 B) @
 所以现在看来,追觅不仅是要搞更高精度的光学探测技术,还要研发能从星际空间返回地面的可重复火箭——注意,不是Space X那种火箭助推器回收,是整艘飞船能带着「太空矿石」安全落地。
 / f: l  f: y% s; c8 {+ W
 # d) R4 B) ^: E0 r6 O, }, g4 K: c1 x7 {
 7 T% y, c4 v- H, ]7 J* D0 l
 图源:微博& d& x/ n0 k. G8 U3 Y0 _4 [6 L& G  T3 X 
 : _' K. P' X4 D; B. w. v! ]0 A- @* t# O4 x/ {4 \
 追觅这步棋,其实是依托其6000多项专利和扎实的研发投入,从消费电子向高精尖航天领域的战略跃迁,并非凭空画饼。! B+ G* q! O. m/ ~
 ' r& l. a, v% a0 P$ ~7 \  a
 " L+ w3 j9 b" R/ T7 \/ C5 L/ p
 当然,信里也提到这些技术未来能「下放」到手机、影像、车辆等产品。换句话说,追觅想走的是「太空业务反哺消费电子」的路径,一边仰望星空挖矿,一边脚踏实地卖货,用CEO的话说叫「自我造血」。0 r2 C1 I% p' _" n6 F
 4 O7 e4 W1 ^7 J3 ?
 4 M0 _0 c4 t3 ~
 不过小雷觉得,愿景虽然宏大,但眼下追觅的产品线已经铺得够宽了——从扫地机到洗地机,再到吹风机、汽车、手机,现在又加上小行星采矿。技术能不能顺利“下放”还不知道,但起码得做好现在的产品,用好的口碑,为未来打下信任的基础。9 l& T( v% c6 a3 k) f# A/ V
 L- }9 C* A+ ]1 ?/ g6 S
 
 6 K' u9 W1 K* m) v: U7 w: ~/ d( F8 Y4 W! X8 s; h. z5 I
 
 图源:追觅. j$ z+ A) L$ N# ?8 W7 S( P* T$ W( [ / j) z; q2 f, a# P
 
 $ P# m3 A( c; ?$ W- [6 K现在追觅的战略布局堪称“海陆空”全能——手机要对标苹果、小米、华为,汽车要对标特斯拉,火箭要对标SpaceX。希望追觅能明白,多线作战对任何公司都是巨大挑战,如何平衡资源、确保核心业务不受影响,是追觅必须面对的考题。# }( ~; `; f1 O& n  V3 B
 
 0 b$ V  [* d* X2 z: Y; M9 m7 z2 ]9 q0 S5 @5 x1 d# a8 ]/ @
 这波操作让小雷想起一句话:“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现在换到追觅,就变成: “不想做火箭的手机公司不是好扫地机器人厂商”。
 3 l6 R: a6 h5 [$ Z1 c! X7 P: s" H
 L$ W( o" g3 F9 J' w不过说真的,小雷觉得这事儿不能简单用「飘了」或者「画饼」来评价。追觅近几年在机器人电机、传感器等领域的技术积累确实有目共睹,至少现在的产品都是业内顶级的。
 ! n8 D7 m- f% {3 Y& Z4 \
 0 q. `1 ~# `/ L& |. Z6 J' f  m* D: F: G, J, k/ K5 s& R
 * n5 q- @9 x7 E& E$ r
 
 图源:小雷截图 $ }& q$ G% l& b( B9 X7 F, u( H, I- C' \. b' r; ^
 ' v( p- w1 x, \" C) ~* w  y0 h
 小雷看来,追觅这波操作,既是中国科技企业打破边界、敢于创新的体现,也精准避开了火星殖民的红海竞争。不过当务之急,还是得先做点原创,或者老百姓消费者用的上的产品。
 - S, s" M4 Z* I! u7 k9 J2 |
 : q* h* P3 U5 F8 Y6 [( m
 - W3 T* Y8 I) t话说到最后,要问追觅这波是超前布局还是大型行为艺术?小雷还真不好说。要是到时候追觅还是在卖扫地机器人,只是多了个 “太空梦想家” 的标签,那也没啥,至少敢想总比不敢想好,毕竟梦想这东西,又不要钱。7 {2 ]  m/ Q: t; j% y7 d; h3 g6 g
 " ]9 q' x# s: \  G
 
 / @; G* X6 L# n所以你们觉得,追觅这波 “上天挖矿” 是真的科技狠活,还是又一场PPT狂欢?评论区聊聊。* C% r& }1 g5 r3 ~
 7 W' ]$ D# c/ D9 q
 『本文转载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