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DA365欢迎您登录!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1946 年,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 ENIAC 在宾夕法尼亚大学诞生,它占满一个房间,功耗堪比一座小型电厂,只服务于科研和军事。数十年后,个人电脑登上普通人的书桌,让计算机走出了实验室,成为个人日常的生产力工具。再往后,智能手机带来移动互联网革命,把上网、通讯和轻度计算装进了口袋。; V% ~4 S7 t& Y" I8 s; V! u
; ~: E0 f1 c, o$ \9 Q% N3 \
7 v! v/ y/ r7 z; y! O& T每一次计算机的形态变化,都是一次生产力边界的重塑。( [; X$ M. f( V; U: b
7 ?3 M1 i! l3 E& h% i- _1 L4 M g3 g
而今天,计算机史注定又要翻开新的一页。9 月 4 日,华为推出首款出厂搭载鸿蒙 5 的三折叠手机—— Mate XTs 非凡大师,第一次将桌面端体验「折叠」进我们的口袋。得益于鸿蒙 5 的全面加持,华为 Mate XTs 业界首次把 PC 级应用装入手机,做到专业级应用运行、操作与交互,打破手机与电脑的体验边界。4 Y% z. t* S! f f
: e4 ]3 u( _2 D
. Y u" f2 \$ a# q- Y![]() <a href=\"#\" rel=\"nofollow\">
# [( x% ]: y$ ^1 T% X
" w9 e1 o* J" p- `* q6 ?8 F9 J+ i& N5 N' _6 M% q" F8 {
简言之,华为 Mate XTs 还实现了当前核心个人计算平台——手机、平板和 PC 的统一。过去我们可能每天都需要在手机、平板和 PC 之间来回切换,但如今华为正在用一台设备满足所有需求。更关键的是,这种统一并非简单的设备叠加,而是集成在一台能塞进口袋的鸿蒙三折叠手机上。
* S* [# h6 S* k0 o% R
# a( ]0 h* b0 s5 j* a; _0 [& S从这个角度看,华为 Mate XTs 绝不止是折叠屏手机体验的一次迭代和突破,更是在面向未来的超级移动生产力:为用户提供随手可及的 PC 级体验,同时赋予智能时代稀缺的信息掌控力。8 Y$ v2 F9 \! E! t/ C& n2 u
* L' D! z& y2 u6 X4 e
4 V5 `5 {, I: g7 S! R5 f+ j飞书、Wind 到金铲铲,三折叠「大有不同」: B, y/ i$ ?6 ?
% d* } V. V( q) [ H! S/ l
/ A. E0 w# e& Q+ v, h& m
# v" o# K% A1 O; V上班族或许最能体会到华为 Mate XTs 的价值,而鸿蒙版飞书也是最能发挥其价值的应用之一:通勤路上,折叠下使用单屏简单处理工作通知,轻巧便捷;需要处理更加复杂的工作任务时,可以展开到双屏,甚至完全展开三屏,一边继续团队沟通,一边研读工作相关文档,消息和资料不再相互打断。
" B2 _6 a; Q& Q0 M8 l$ R& q9 f5 X3 m0 v$ s& f' ?! `
' H; p0 U$ u; i6 Q% J
更关键的变化在于自由多窗模式,可以将飞书的会议、对话等详情页拆分成独立窗口,甚至将桌面上的文档直接「拖拽」到聊天框中分享。整个过程无需跳转、无需切换应用,直觉操作就像在 PC 上多窗口并行一样流畅。这是过去手机无法想象的。
( Q$ Y, R; K7 x3 x: P5 e1 K7 i" v2 P+ q, q9 }( v
正如飞书即时沟通产品负责人张永昊在发布会上说的:「真正的生产力体验,不应受限于不同的设备形态。」落在华为 Mate XTs 上,这句话显得格外精准——它第一次让手机具备了桌面级的交互能力,将 PC 级的生产力带到随时随地。" ?8 z0 q/ j2 U, E+ B. z
% @. E( J5 \4 U; b
( O' ?" S) b+ L( Y4 T% N
![]() <a href=\"#\" rel=\"nofollow\"> / W/ m5 ~. i' K1 x# f1 f! U
; B* |( j1 S/ M: I7 B* O% t! K8 M8 b/ Z/ P, w- J8 q( S
改变的不只是办公应用。对金融从业者来说,Wind 金融终端是日常工作不可或缺的工具,但以往更多局限在 PC,移动端的体验难以完全承载专业需求。而在华为 Mate XTs 上,鸿蒙版 Wind 金融终端 的界面随着大屏展开而延展,不仅能并行打开行情、资讯和研究报告,还可以在会议中分屏实时生成双语字幕和两分钟的纪要摘要。$ j# \! Q- v+ I! b
% [ `8 |1 N" b/ [1 u
% }8 s: x% t6 W2 |9 H/ L( c
更重要的是,这一切随时可以从口袋里掏出来完成,而不必等待开机、连网、加载桌面。这带来了过去 PC 无法想象的场景:专业人士在候机厅就能完成数据分析和研报撰写,路演现场直接生成会议纪要并推送团队。' n$ c8 w& }0 p) Z* a; E
6 W1 F* B- m0 P7 D+ k4 S$ @8 D7 y d8 V) t
![]() <a href=\"#\" rel=\"nofollow\"> " x# i) h" ~- E' F% P' }5 |
a5 V) _. K& i9 \9 k6 y+ ~ y. J( A& G# s; D& r9 o
Wind 金融终端还在 Mate XTs 上引入了 AI Agent,每天自动生成市场监控与周报,结合大屏多窗交互,把完整的 PC 级交互体验折叠进掌心。这里的「超级移动生产力」,不再是口号,而是现实的工作流。
3 I; [) O9 B: T, E! ]
1 T1 E8 W& n/ K; H$ h6 Q华为 Mate XTs 的意义也不仅是对移动生产力的颠覆,鸿蒙版《金铲铲之战》同样展现出「大有不同」的体验。展开三折屏幕时,10.2 英寸的超大显示面积让棋盘信息更加完整,角色和技能不再因为布局局促而被遮挡,排兵布阵也更精准。3K 带来的高清画质,也给游戏提供了类似平板的沉浸感。与此同时,它依然保留了「小屏便携」的一面——折叠状态下拿起就能对局,展开则立即进入沉浸式体验。
" a8 r/ z; d N. z. }. b9 U) M. n+ T. z& Z7 K' H
: j* N. D% i+ o5 {! L: a/ G2 i![]() <a href=\"#\" rel=\"nofollow\"> 5 A- I* {! @8 ]" V, i
1 n$ `3 N2 y3 u* A; y+ b$ V5 K
鱼与熊掌兼得,这是过去移动设备难以提供的自由体验。8 月 5 日,《金铲铲之战》鸿蒙版体验服开放了 1 万个名额的删档测试,开放仅半小时就被一抢而空。目前仍有 20 万玩家翘首期盼鸿蒙版金铲铲的到来。发布会上腾讯负责人回应了这一期待,宣布鸿蒙版《金铲铲之战》将在 9 月 25 日正式登陆鸿蒙5。
' @1 u: h9 t+ I$ p8 s& J4 L6 j7 Y# A
% s8 C7 r/ s2 H8 `* M# H* o而从飞书到 Wind金融终端,再到《金铲铲之战》,华为 Mate XTs 展现了三折叠形态的独特价值:不单是把屏幕变大,更是把应用体验拉升到 PC 级交互;也不单把 PC 装进书包,而是让生产力和娱乐都能随时从口袋展开。这样的变化,正是三折叠与鸿蒙 5 深度结合后带来的「不同」,而它改变的不仅是应用体验,更是我们对工作、生活的想象力边界。
: e7 X1 W, a/ e0 ?, T9 |) r6 j: K
7 P% U. j+ w9 U) O) A
* m( D. ~$ ]1 M5 |( y鸿蒙 5 + 三折叠,软硬协同,颠覆交互体验
; r7 q% q8 { o8 o1 S l
8 G4 ?6 x3 Q; a* ~4 \ k: s, b
$ s& j' W" m4 q9 v) h* h( j2 `4 A2 z! S, x5 n
在发布会上,不仅是飞书、Wind 和《金铲铲之战》,华为还展示了多款已经完成适配的 PC 级应用,包括 WPS、东方财富、万兴脑图和万兴图示等,并在应用市场上线了「PC 专区」。
6 Q) }4 q& p+ U5 `2 O( ?0 Z) O8 n0 _1 i
$ e6 B& W/ e7 ]
作为首款支持 PC 应用的三折叠,华为 Mate XTs 并不是在单点上做文章,而是真正承载起 PC 应用生态,打通 PC 与移动的边界。究其根本,这一切离不开鸿蒙本身的「天生一体」,无论从操作系统底层,还是应用生态层面。
) @: ?$ H5 r+ M9 z0 u M7 |) p
) {" b$ N8 [8 B; w' c出厂即搭载鸿蒙 5 的 华为 Mate XTs,具备了天然的体验优势,展开时,应用界面自动切换为自适应布局,用户可以在不同折叠形态下获得一致而完整的交互体验。更重要的是,鸿蒙 5 在智能、安全、流畅三个维度的进化,到了三折叠形态上被放大得更加明显:
u6 t3 T7 t9 N; d) }/ D# ^1 ?0 U/ m
$ z3 u m8 C$ x* ~智能交互在多任务并行中发挥效用,安全机制保障了 PC 级应用在移动端的稳定运行,而系统级的流畅性优化,则让多窗口和跨应用拖拽都几乎没有迟滞感。
2 K* ]$ x3 D9 N9 r
/ [# \+ {' [* p2 T6 F9 [, ]) K; @# d# s2 d6 N) B
相比前一代三折机型,新品不仅是硬件的升级,更是因鸿蒙 5 加持而带来的体验全面超越。这种全方位的统一体验,不是所有厂商都能做到。华为一方面是三折叠形态的开创者与持续迭代者,另一方面又有一个完整的自研操作系统和一个日渐强大的生态。% b8 I# T' d$ I1 y- ]$ [
' ~4 ^: u( O( J; s- ]5 A
! g% R8 c4 D! B3 D i+ I+ ?7 f也只有硬件与系统双轮驱动,才能保证用户从「手机」到「PC」的无缝切换不是勉强的妥协,而是顺畅自然的融合。
9 Z2 ]$ `) s; t `4 o t8 b0 B; H( b
. j1 O5 \ H! y' D1 `( x对应用开发者来说,鸿蒙 5 的统一底层能力提供了全新的舞台,可以在同一套代码架构下覆盖从手机到大屏、桌面级的多种形态。同时鸿蒙应用市场的 PC专区,也意味着三折叠将成为新的分发入口和增长机会。更关键的是,华为 Mate XTs 不仅在当下带来更加高效沉浸的移动办公和娱乐体验,更预示着未来的个人计算形态将突破既有边界。
* y5 Y: }+ }7 G& @* t) U* W" r5 |) L. @- K3 z
, `$ M' m3 ~# D9 ^' M4 v5 F
![]() <a href=\"#\" rel=\"nofollow\">
/ L7 D9 T: X0 O4 P4 z# o% N [. |) z, U) n6 B8 s2 p& S
而归根结底,三折叠是一种形态创新,但真正让这种创新释放价值的,是鸿蒙 5 和快速壮大的鸿蒙生态。华为通过 Mate XTs 把系统、硬件和应用三者打通,构建出一个「既是手机,又是平板、PC,还能随身携带」的计算平台。这样的体验和生态整合,放眼行业,可能真的只有华为能够做到。
( q4 s% s9 X m6 a7 c0 j2 r4 {: u4 l
, C" {9 L, T* i
最好的试金石,最全能的鸿蒙设备* f3 L# b1 f* l1 B0 j, ^# M
4 f+ |# y& P% f3 Y% p$ H& S! l3 S( i# O6 ]4 F% ] w3 Q
: e- K: e, I7 M. s; u- q ^5 j如果说三折叠是一场形态创新,那么它对应用生态的要求几乎可以称得上是最高难度的「形态考试」。一款应用能否在折叠、半折、全展开等不同形态下保持流畅一致的交互,不仅考验开发者的适配能力,更是对操作系统本身成熟度的直接检验。) F7 W# j: k z6 N
7 ~6 T' J, B& P5 ]1 L0 ` E" Y7 v, S
- s) Z5 m" S, W" t这也是为什么华为 Mate XTs 被视为鸿蒙生态最好的试金石。像飞书在发布会现场就提到,基于鸿蒙的「一次开发、多端部署」能力,团队可以在一套自适应框架下完成开发,让应用在手机、小屏便携、三折大屏甚至 PC 级交互模式下,都能保持一致的使用体验。/ V" z" v- F& Z1 U& ]: ^
9 A) L0 V3 F# H7 v: ?
1 W' J3 X8 O& y! ~![]() <a href=\"#\" rel=\"nofollow\"> & a2 H* o+ y: R* Q
I7 u. w2 X$ I9 S3 D
, N: n# v3 w0 ^& z% D; L换句话说,华为 Mate XTs 不只是验证了单个应用的适配能力,而是在真实场景中证明了鸿蒙 5 的系统级优势,以及其背后完整的开发工具链已经足够成熟。* Z9 i- Q% t5 f, U5 W4 F$ U% C; }# R
+ v/ F0 Z0 W, c ] z. W& m, ]7 V8 g8 `/ p' s, B: t
与此同时,三折叠本身几乎等同于三种设备的「合而为一」:它既能在折叠形态下扮演手机,保证随身可用;展开后,又能成为大屏平板,承载沉浸式阅读和娱乐;而在自由多窗、多任务并行和 PC 应用适配的支持下,它更能胜任部分桌面端的工作负载。从某种意义上说,华为 Mate XTs 是目前最全能的鸿蒙设备。
1 f3 y/ S+ @1 w, U8 ^$ d
& x' n6 j9 T3 r. ?$ K+ l. S0 l" y
% p) C0 C: |4 u9 K$ t1 D但这种全能并非硬件堆砌的偶然,而是鸿蒙「天生一体」理念的结果。三折叠首次原生支持 PC 级应用,背后是操作系统对跨设备、跨形态的统一调度能力,也是对移动与 PC 生态真正意义上的融合。它让用户第一次能够在一台手机上获得完整的个人计算体验,不必在不同设备之间反复切换:
0 O5 T4 N; \8 L5 W2 H k
0 Z) q# o) l' }' x
: K1 X; Z" n9 m v不只是新的折叠屏手机,而是个人计算新时代的起点。0 @3 H2 k- Y; F2 A$ v |0 Q1 E
# i [- K% v% ]8 D- b2 ?; s
『本文转载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