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关于网站域名变更的通知
查看: 3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联想首发!Intel酷睿Ultra 3 205曝光,意在推动AI PC普惠?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25-9-5 15:5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EDA365欢迎您登录!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就如今这CPU市场,高端型号的竞争确实是打得火热,你来我往好不热闹。
3 W% t+ f. \) M  a0 A( S& [1 k8 m3 H/ D. B! }% [

. [5 l9 T" T% K' r你看,英特尔和AMD每年都端出新旗舰,核心更多、频率更高,就为了争夺那个“最强”的名号,性能发烧友们也看得过瘾。% x; h. h+ d; f

9 D' D3 w" p- p# R" k% C
0 `7 V: E6 n) N但说实话,大部分普通用户的视线其实并不在那里。
/ b( Z6 k/ G' S+ s) j5 l
6 n. A/ a1 n  ]1 l" p: l  L! u9 P, E
要知道,一款国内特供的Ultra 5 245K处理器就要1669元,定位类似的AMD R5 9600X也要1448元,而这些普通用户手里的显卡预算也就2000元不到,可能整机预算也就4000出头。
2 u2 ]1 r% J# {) e0 R' U+ D( O" w. P! i. K, n' o, q- o* Y

' k) `  \; j1 |! W: {: W

7 \% S& Q  e$ j, t6 C+ |5 m5 N
1 A6 e. K; X, ]5 O
- x9 G4 W7 h# Q1 s! x4 e7 m他们真正关心的,是入门级市场。+ Q# N/ U; \; I+ ^* q. A, o

8 j3 k( `! R; ]* @2 v; B5 |9 F, z* t
可偏偏这个市场,已经沉寂太久了。这些年来,酷睿i3和锐龙3系列的产品,更新换代给人的感觉总是差点意思,无非是频率上挤一点牙膏,制程上做点小优化,架构上却鲜有大刀阔斧的改变,让人多少有些难绷。
$ k/ O& d- y, I: t  n. G3 {9 e+ a" u1 f6 U( Y7 m
1 K, n$ L* ~. c" ?2 m9 `8 F2 Q
别急,新东西这不就来了嘛。
0 C+ U0 \0 Y, L
* F  C2 w, i# d  I  J  Q" i/ [  E) p' H
近日,疑似搭载了酷睿Ultra 3 205的联想OEM整机出现在Geekbench上。你或许觉得这颗英特尔未发布的入门级Arrow Lake-S桌面处理器显得十分低调,但拨开其朴素的命名,不难发现这颗CPU背后,承载着英特尔将AI和混合架构下放到最基层市场的战略决心。
1 o# G6 N7 R( d# |  K! `' G, j# V( }# l7 [9 l7 ~4 c9 p

, S# v" c* E7 f- n3 ], e& q
9 B1 W; @0 {3 s5 x9 q
(图源:雷科技)

5 w2 Y3 @% c% z: E0 E4 j$ S3 ~# a, ?) r

! e  m* c/ ~1 @, ^" V3 d; k3 e只不过,在老用户“i5默秒全”的惯性思维面前,这颗全新的Ultra 3能吸引到多少装机用户呢?
! W- B4 ]1 c2 x9 |2 t7 L! C' m5 L* |( g
% \, {  X, I4 p2 `/ [+ i& l
酷睿Ultra 3 205升级了什么?
4 H4 b6 U4 q! A, K% O2 }0 d9 n6 w' s( w6 k! s; Q  T' r

& S3 l' {4 E' R+ v! A1 [& A5 ?掐指一算,英特尔在桌面端使用“酷睿i”的命名体系,也有快十五年了。
5 z1 q7 R/ q2 }# w. ]# m4 M1 R' [& B+ D! S* b

% Q: a6 o7 e7 R1 t在这漫长的时间里,从双核到四核,酷睿i3系列一直是入门级装机单上的常客。最经典的i3-12100F凭借出色的单核性能和性价比,至今仍是许多预算有限玩家的首选。但其万年不变的4核心规格,在如今多任务处理成为常态的环境下,也逐渐显得力不从心。8 l3 ]( a9 p$ {0 A
& t4 v: L% p/ y3 L( q

' K; ?2 {# d; c3 a8 E  l( _那么问题来了,酷睿Ultra 3 205升级了什么呢?
# e2 x. e; `& j. F. P, }: Q& v- L3 V( B4 |

2 F, k$ U. R; h- m从核心架构上看,Ultra 3 205拥有4个Lion Cove性能核(P-Core)+ 4个Skymont能效核(E-Core)的组合,其中P-Core睿频4.9GHz、E-Core睿频4.4GHz,取消了多线程设计,总计8核心8线程。
3 [2 b) s/ i2 ?- r+ l$ e6 ~( a! m: n) Y, M" R/ l
3 `$ I7 i- |% [% o8 [: {
没错,这是英特尔首次将混合架构下放到入门级桌面CPU,告别了i3沿用多年的纯性能核设计。理论上,在处理视频会议、后台下载、多开网页等日常多任务场景时,可以让能效核分担负载,让性能核专注于前台任务,体验会更好一些。( i; A8 }/ z. }! [! D" `1 R
- h' K; ]4 ~$ f8 W( n6 x* `
" `& u: x; E; S# O8 |
3 x( Y$ ]: f1 A
(图源:雷科技自制)
' |; e8 _% }* c7 _
9 I0 x( u* C& K* r1 t
; g, {+ R7 L/ t
但事实上嘛...直到今天Windows系统还是没把混合架构调度明白,追求纯大核架构的消费者也不在少数就是了。9 ^7 B% ]# o7 I) R

( v# f. X$ M) T1 y5 P# v7 v/ V/ E
从性能释放上看,根据泄露的Geekbench 6跑分,Ultra 3 205的单核成绩在2650分上下,多核成绩则逼近10000分大关。作为对比,上代i3-14100的单核得分2394,多核得分7666,这意味着Ultra 3 205单核性能至少提升11%,多核性能甚至能提升 30%。1 s7 y! g! O: @

' h" \% N' R5 J9 t5 l, ?. B7 a
8 e. I) `6 f' A

/ v' [4 _/ @4 Y+ j4 S: G6 l6 T! ]
(图源:X)

- |4 M6 ~2 H3 `0 V" x/ u# b/ G4 S: g8 s( i8 X

5 U( I& R0 t% g0 G; D看着好像还行?
% U0 |$ E! R4 w7 U& @$ j. R+ Z) {. ?$ Z

9 [% Z* v' A9 {( r' E( g要说这次有啥特别的,那就是Ultra 3 205终于配备了AI Boost NPU
' X# W- j; f8 Y( \- o" h* P! ~* T9 t- [6 g$ c( @: t# ^2 I! ?
6 m3 e9 K0 ?) N% X3 X  i8 A$ t& P! i
这颗算力达到13 TOPS的神经网络处理单元,让Ultra 3 205成为了名副其实的“AI PC”处理器,在软件支持的情况下,它可以在极低的功耗下处理AI任务,比如Windows的实时字幕、会议软件的背景虚化和眼神矫正,而无需占用宝贵的CPU或GPU资源。6 l4 G; t, E, U5 I0 }+ c

$ _# `3 V. y& V, A8 J! }/ X: M* m- [/ K* e
) x# Y; `; u5 ~% V
) T- q" |' _; \% q

5 r5 s: n* F7 h$ r  n8 X4 i这玩意目前最大的问题是第三方支持不够,属于是战未来的配置。
/ i! @$ X8 R, A  o4 H& o; l' g- V% U; m

/ R; O% H- \# S最后,回到功耗和集显。* q5 z' G$ M: g) r" z

4 C! F) C; Z( a8 b" i3 W, X! z4 V) P1 [, c+ `* R) U" ]8 O
57W的基础功耗和76W的睿频功耗,意味着它对散热和电源的要求极低,很适合品牌商打造小巧静音的迷你主机和一体机。/ U/ i5 Y: w0 Z$ K% Z& y
6 R# H% ]2 c% \" {
3 p2 b7 w, H, `% r2 E4 l- }; w
至于集成的双核Xe-LPG架构显卡嘛,只有Ultra 5 245的一般规格,3DMark跑分在1800分左右,虽然性能有限,但满足4K视频解码和日常办公还是够的,蛮符合它的市场定位,也让英特尔可以在价格上大做文章。
. k2 N' \. H( f; K8 a$ {3 N4 y+ {6 W6 F9 k4 x
能否助Intel制霸入门级PC市场?' i9 c0 Z: q5 M3 Z

; N8 G% G) ~6 Y$ |2 b0 d8 N  y
3 c) K# O; h& ?9 i
7 H: @+ s* W2 U7 a$ t8 j4 g, n

5 ~2 q- Y, J5 w" ~5 C% y) T纸面参数确实还不错,但一颗处理器最终能否成功,还得看它在市场中的位置。
2 E( [. @0 q, u7 ^$ N8 }& ^( c; n/ l$ O  p" K' \: d/ D6 `8 \

3 `1 X# p# @- _, _; I从市场的大环境来看,普通用户在挑选CPU时会考虑的因素无非就两个:产品性能、到手价格。
% i# M. O$ y' e9 _" m' ^& W2 n

: D8 S3 N' G- h2 Y8 V; T* o在入门级市场,Ultra 3 205要面对的,主要是来自AMD的入门级锐龙处理器,以及英特尔自家降价后的上代酷睿i5,比如i5-14400。2 I& I1 `. v. v/ @5 I

  m* a7 ]( b- Z% u5 w* n0 R5 J
8 x9 Z; L5 |3 I! R先看性能,如图所示,和这些竞品相比,Ultra 3 205的单核成绩在竞品中算是不错的,但是因为核心规模限制,在纯粹的多核性能上并不占优势,而且因为三级缓存只有15MB的缘故,在网游等应用上的表现反而可能不如R5 5600X3D。- t: x$ L! v# G, c% T
: I/ `+ X& B8 }4 _* z! D
( {) _9 b$ Z2 a* b8 S3 Q7 Y
9 s6 o. S; b2 [! `+ ]
(图源:雷科技自制)
% [) l# s" {+ P

% I) a, F8 _  l
5 f! P% K- E/ r, Y要说优势的话,它的竞争力在于能效比和NPU带来的AI能力。对于追求新技术、看重未来AI应用潜力的用户来说,Ultra 3 205或许是更具前瞻性的选择。
1 M1 J- V/ U' K* }* N2 ~/ Q5 K. s7 }# L+ ]/ W: {) W0 C9 D) |
8 J4 z0 i+ |; A- @( q/ w: F
再看价格,零售商泄露信息显示,酷睿Ultra 3 205 定价区间预计在120-150美元,折合人民币857-1071元,这个价格是低于AM5平台入门产品定价的,也算是给入门级装机用户提供一个挺有吸引力的新选择。  d& U, `# t6 c
( t- e7 O6 J9 c; K- N& V1 E
! p/ ?! I, ~* u4 r
但它也面临一个现实问题:它需要搭配全新的LGA-1851接口主板。9 q/ u1 d! S) l
4 a: K7 ~7 u, X( k

3 x$ w% W; C! y$ Y) K3 L
# P. \0 t8 a7 r  |) F换言之,你不可能在现有的平台上进行升级,而且内存也得换DDR5的,这绝对会增加初期的装机成本。如果你对预算敏感的话,降价后的12代、13代酷睿平台,或是AMD的AM4平台或许更加适合。+ Q# E1 x' x, a: u# T  G
" Y4 ~! E/ R$ E/ s" F, g3 a8 e5 Q% _

; g' \; D: m$ o+ K只能说在短时间内,它可能不会成为DIY市场里的最佳选择。# J1 V+ q+ @, q

8 V' @. _' \- @9 G# B+ R. J4 o9 P/ e/ f6 z' G+ P
+ V7 K6 _! B2 I. L7 a
Ultra 3 205将成AI PC的普及先锋
5 J6 X" N$ o( [( Y' X5 V" A0 M5 W' ^! A, h: }( N( d2 Q. O
( j. f6 m+ ~3 A7 |
- l/ r, G/ }4 Q
有趣的是,这些小问题,对品牌商来说似乎不算什么。
3 J6 `, u. B' q6 _! F2 e, P. J& _$ p* D

( ~$ J# c; g; m5 @; o/ S- ~对于联想、惠普、机械革命这些OEM厂商来说,Ultra 3 205简直是送上门来的“营销利器”。
7 S7 n1 H" \+ s" j1 i) L( s, u" M' ?% C9 s9 ]  U8 F9 c

9 b" z5 U! a$ t9 c. u( O在AI PC概念被炒得火热的当下,OEM们急需一款能撑起入门级AI PC产品线的处理器。Ultra 3 205的出现正好填补了这个空白,它让厂商们可以用一个很有吸引力的价格,向市场推出贴着AI PC标签的整机产品。加上它本身功耗低,能帮助厂商在主板、散热和电源上有效控制成本,这对走量的入门级机型至关重要。) _7 D- ~5 L6 N

$ g$ O% _0 P8 p" X( N4 S: D/ L, P" F  K; n0 x6 }! d
联想的OEM整机甚至在X上提前曝光了,就长下面这个样子,还蛮适合办公的。
! ]! `, s' K# h9 U/ p: m
- J/ g" F, u- M" k0 n+ |- P% A6 o
4 E: Y5 l1 Z# a0 H  |# F# R0 m

/ h6 R  p. G  j  k3 ]
(图源:X)

  ~' k: W# q" a9 ~4 o! [- o( K: ]" l$ ?3 c

3 F3 K; \3 v0 n+ Z; Q) w6 {对早早接盘了NUC业务的华硕来说,这颗CPU的价值也很明显。目前华硕的低端NUC产品线还在采用Intel N150处理器,那可是一颗只有四小核的软路由CPU,性能看齐七八年前的八代移动端酷睿处理器,除了轻度办公,其他啥都做不利索。
( t4 f$ U  c2 B2 J1 f; G0 Z2 V- s9 R! u0 d3 a6 w- Q; s3 O

% G4 B1 C0 t8 W- ?不仅如此,雷神、机械革命等厂商的3000元档迷你PC,也基本都在用这颗CPU。
4 h" s1 Q+ l& X. H
  S- _6 u" M- Y% X1 n/ w5 v: j) k: |4 f9 O2 W' k2 k# z. p
8 x& L" q' ]& l, \0 T3 {' }
(图源:京东)
  x0 M, Q9 Z" ?; m

8 j* P$ T$ B! S4 a$ K3 m
& G0 A# X1 n( O就像开头所说,很多用户对CPU的极限性能真没那么高需求,主打的就是一个便宜够用,体验流畅。
" K9 ^- o" I9 Y, e# V5 E5 P; x& u9 o. d: V+ F; b/ |

' U) q& u/ z- x, b& S$ L* i而在我看来,英特尔的打法其实已经很明朗了,那就是通过架构革新,重新定义“够用”的标准。Ultra 3 205的8个核心,是为了满足轻度用户日益增长的多任务需求;而内置的NPU,则是为了即将到来的AI应用时代,提前为这些入门主机铺平道路。7 c, t0 p7 e& D1 \$ Z7 `; ?
! @; P; K6 M& Q* r( k9 f) t3 |) v
6 v& H" i! V& ]2 a& }8 k1 l
正因如此,Ultra 3 205很可以成为该价位迷你PC理想中的换代配置。
7 m0 ]9 B/ L! _) E: \8 k2 I  R5 t$ C
/ y+ h5 ?' Q/ i) n- U
怪不得有传闻称,这款处理器在上市初期可能会“保留给OEM厂商”,也就是我们常说的“OEM特供”。如果这个消息属实,那就表明英特尔的策略非常明确:他们优先通过品牌整机的庞大出货量,快速将新架构和AI概念普及到最广泛的消费者群体中,以此来抢占市场先机。
& ~& f' ?$ r# v& V/ V* m1 ?9 |' X  a. t7 F  S! X4 T$ J1 N- g+ o

8 x% f2 E! @# p3 J+ @; C在新的AI PC时代面前,英特尔不容有失,而Ultra 3 205,正是它吹响的第一声号角。- B* U# J# r" `! L! b# A* z* j  J

  B, ?/ ?- k% ~+ e% T
" a% \- l# \/ r) P! E5 @! I% Q就是苦了消费者,不知道要等多久才能看到盒装CPU上市咯。4 _7 ]5 W1 g2 R5 ^0 h* {% j9 S

( D. z: ]; e4 K$ f' l/ l- u- [8 K
9月5日-9日,世界最大家电与消费电子展IFA2025在柏林盛大开幕。4 l7 H& X: e$ @3 ~. c
联想、海信、TCL、美的、长虹、海尔、时空壶、未来智能、安克、绿联、云鲸、追觅、MOVA、添可、影石Insta360、大疆、万得厨、涂鸦、徕芬、影目、Rokid等中国科技巨头云集柏林,向世界呈现中国AI硬科技的统治力。' N5 @9 q  C, k  D
雷科技IFA2025报道团即将飞赴现场探展,展开全程追踪报道,敬请关注!
  _, x! v; @4 o5 w

' i4 m9 t6 s# \! ]2 l
* U! f$ K: q3 i# o& |

9 Y# `3 s8 o$ X8 p9 ]
# d3 [; }/ c; T! U『本文转载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推荐内容上一条 /1 下一条

EDA365公众号

关于我们|手机版|EDA365电子论坛网 ( 粤ICP备18020198号-1 )

GMT+8, 2025-10-31 01:15 , Processed in 0.156250 second(s), 24 queries , Gzip On.

深圳市墨知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深圳市南山区科技生态园2栋A座805 电话:19926409050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