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关于网站域名变更的通知
查看: 9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三星手表再曝过敏事件!是材质问题,还是佩戴方式不对?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25-9-3 17:3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EDA365欢迎您登录!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前几天小雷在酷安热榜上看到,有用户因佩戴三星Watch6,出现手腕红肿甚至流脓的情况,据描述,部分用户还曾夜间被烫醒——这或许不只是单纯的过敏,还可能与佩戴方式有关。 ) s! r& {# z! f, E) n7 i! V

8 H# Z/ q) S# I1 e- n) F
; Z/ ~  `" |9 O/ }& j! {2 K4 Q7 `智能手表的佩戴方式本就与普通手表不同,稍不注意就可能引发“过敏性接触皮炎”。雷科技会试着分析一下此次时间中该用户过敏的原因,还要给大家讲讲“明明表带没有致敏性,为什么有的人佩戴就会出问题?中间到底出了什么差错?”
1 p! s7 Z4 Q/ H0 K1 {; e5 j
( }" R, {( N. q1 u+ t6 @1 b3 J5 G3 ?. C! R6 E! \

* @( p1 j( ~% J2 |
图源:酷安
6 N0 c8 K5 E* d9 A

; Q/ d3 T/ z" C4 E( h
( P* k6 q! X, L材质是过敏的核心诱因
0 [. V% O2 E9 h& ^9 F0 x1 q) C9 M! v$ q0 }  ~6 x
# t1 w6 r) F( F# F  U/ P

+ p/ x9 T  [5 ~5 Y; U2 w其实早在四年前,三星发布的Galaxy Buds Pro耳机就曾出现大量用户过敏的情况。当时该耳机的入耳部分采用了丙烯酸酯材质,而这种材质正是2012年度的接触性过敏原,与皮肤长时间接触就容易引发过敏;同时,耳机内部不锈钢部件含有的镍成分,也可能导致小部分人群过敏。
* B2 D. f, M, ]* h$ G
' i! ^% ]" j/ u. c  T3 r, u9 P% F7 l, L, m' A. Q
此外,入耳式设计本身也有隐患:耳道长时间受挤压会产生不适感;入耳套的硅胶部分易藏污纳垢,若未定期清洗更换,风险会进一步叠加。更关键的是,长时间佩戴时,耳道分泌的汗液、油脂经微生物发酵后,若皮肤角质层存在破损,还可能引发感染。可见,这类长期接触皮肤的电子产品,材质选择需格外谨慎。 6 u7 v# d  H, ^* \
: S: x  f) L; B; B: a, m
1 _$ ?) ?. f( y9 [
不过,此次三星Watch6的情况可能有所不同——上文的用户选用的是运动型表带。三星官网显示,该款运动型表带采用氟橡胶材质:相较于易致敏的天然橡胶,氟橡胶是人工合成的高性能橡胶,通常不会像天然橡胶那样释放游离蛋白或乳胶颗粒,致敏性极低,对其过敏的人群也较少。 $ k7 s+ p# C( O- A* f
& Z+ M2 K- O& j& c/ x2 E

% v' `6 W/ P! q1 _' ^9 J
: H& Z1 r, h% y; L9 ?+ V
图源:三星商城
6 s. @0 W3 F7 G# `5 Y3 u
+ N. I: r. H+ F

3 ~* P) o; M' O/ f硅胶表带的情况也类似:硅胶化学性质稳定、生物相容性高,不仅广泛应用于奶嘴、厨具等日用品,在医疗领域也有大量场景。但即便如此,仍有部分用户戴硅胶表带后出现过敏,这又是为什么?答案很可能藏在“添加剂”里。
( O: K- g1 X, H: `4 Y  }; T3 ]& z( b1 m' _9 ~1 h

  S( A. `: D' C  h氟橡胶和硅胶制品制成后,表面手感偏干涩且易沾灰,因此厂商通常会在表层喷涂一层“硅胶手感油”——既能提升表面爽滑度、优化佩戴手感,还能防尘,很多硅胶按键也会采用这种处理方式。
  ^4 j2 T% h, b) ]6 [8 o: Q
, T  E+ }! M2 A+ T& \9 u6 ?9 Z2 v- Q8 g0 L1 O$ z0 a( @  M7 b
但手表表带的使用场景特殊:需长时间与皮肤接触,且佩戴过程中会产生汗液,而汗液恰好是硅胶手感油的“天敌”。汗液会腐蚀这层手感油,溶解后的化学物质可能对皮肤产生不良刺激,进而引发过敏性接触皮炎,出现发红、肿痛、起疹子等症状——这正是氟橡胶、硅胶表带致敏的重要原因之一。 7 |$ d; c6 b/ K& ~  D$ g
9 _/ j4 [7 m. F* c
( P3 a/ k& ~- \  h9 U" r0 C
说到底,氟橡胶和硅胶表带本身并无问题,也正因特性稳定,苹果、华为、小米等厂商的运动型表带也多采用这两种材质。为避免汗液积聚,运动款表带通常还会设计打孔透气结构,但小雷发现,三星Watch6的普通运动型表带并无打孔设计,仅“活力运动型表带”才有——这一设计取舍令人费解。
/ ]. k7 v0 V  x: g5 O, q" X- V, E5 d1 h& E6 H# m
" h6 u% E/ d6 `4 G

1 {, C9 g( {9 V6 f* |$ W8 u& S% {
图源:三星商城
3 F3 k0 k3 Y) _; p$ f2 }0 A* b" Y
2 A* h6 p3 k) A# N' k, f: e

8 q3 J4 S4 t. G6 m% k+ c8 L# |: N而前文提及的酷安用户,恰好选用的是无打孔的普通运动型表带,不排除是汗液溶解硅胶手感油,最终引发了过敏。1 U9 c' _, ]' A. q# j

% G( e% f" n1 B9 k5 {$ O% l: e5 [) ]7 ]
不同表带材质的选择建议表带材质直接影响佩戴安全性,目前智能手表厂商提供了丰富的材质选择,可根据需求搭配: * P4 M# J; a1 Z! G! E: J
: }9 C) f9 Z) O& j2 |

$ P) X, G; e+ K% s2 V! p7 s0 }尼龙编织表带:若日常出汗较少,尼龙编织表带是不错的选择——其致敏性低,所含化学物质比其他材质更少,堪称“温和型”表带。但不推荐运动时佩戴:一来长时间佩戴易产生异味,二来整体清洗难度较大。
0 M9 g0 t$ |" v# _: b
0 u7 j# z  c5 l, X( f! |8 `
6 Q  z9 R# U; r/ v: l$ `, O" H0 K1 o/ ~1 P3 Y' g  m; ?
图源:小米商城

$ C' V, P# P4 F& T+ C
0 I# W: t7 }# _0 a0 Q
! Y2 r5 I9 G5 W皮质表带:皮质表带手感细腻、佩戴舒适,但价格通常较高,更适合预算充足的用户。需注意的是,原皮表带在佩戴中会吸收皮肤油脂,难免留下使用痕迹,长期使用后还会形成独有的“包浆”质感,这也是原皮表带的独特魅力;若对此类痕迹较为介意,可选择人工素皮材质——它比原皮更稳定,且不会因油脂残留留下痕迹。
1 T4 w: e" i  e$ P- I/ g% d" H6 }
5 G5 f* C/ Q  e: m3 m/ f0 a
6 w' r# N* Q3 l; e7 r金属表带:选购金属表带需格外谨慎,尤其要关注材质中是否含有镍、钴、铬、铜等成分,并确认自己是否对这些金属过敏(过敏会引发红肿、瘙痒等症状)。此外,廉价金属表带中往往含有更多杂质,更易诱发过敏,建议优先选择华为、小米等大厂产品,品质更有保障。 6 s: |8 N" F9 l0 o0 N

9 |8 X* N6 ~, I6 f1 W
4 j8 Z. A  k7 d5 M: I
5 q# V8 o8 U- n6 M) R
图源:华为商城

' T: @' X0 b( e" g3 c( m/ s, i: M, w* x# _
( H; D# F/ w2 `9 A" i  y
“烫伤”疑云:传感器光线会灼伤皮肤吗? % C4 E" g8 V' L
$ v7 o9 w! r0 V2 J( D; s3 k

$ R7 h" d: s% _) _+ y& V: @7 J; D4 e2 [) l$ J3 C! Q3 X
除了过敏,部分用户提到的“烫伤”也让人疑惑——难道智能手表监测心率的光线,能像迪迦的光线那样灼伤皮肤?
" k$ g' O/ R+ y' j6 K9 c9 g7 o. n0 R- J" \# M1 r

2 I' w8 N' U0 T/ l1 ]答案是否定的。三星Watch6及当下主流智能手表均采用光学传感器,通过向皮肤发射红色或绿色LED光来监测心率,其能量极低,远不足以灼伤皮肤。但以下两种情况可能引发皮肤不适: 6 H- t5 n" R9 d1 _, _( M- j

7 @9 A* s) I. v. b- E, Q1 z: G+ W$ H
5 G6 ^/ F5 l- e: ^

    / n) b. o2 k( y) `
  • 光敏性皮肤病或皮肤破损:若用户本身患有光敏性皮肤病,或皮肤存在破损却长时间接触传感器光源,可能会加重皮肤问题; ( v& w7 k  |  G5 N8 H$ d! b
  • 水膜引发低温烫伤:这是更常见的情况——部分用户习惯戴着手表洗澡,洗完后手表背面与手臂皮肤之间可能残留一层水膜。此时,传感器发出的微弱热量会使水膜缓慢蒸发,蒸发过程中产生的热量可能导致低温烫伤。 ; P, X, p9 Z" t

! d8 h% W. h: ~7 |( I* F) Q0 L' _, o" ?% g

- \+ `# [: \: S) J
图源:雷科技

2 x. j9 [& U3 s: C* p: b6 K& s! q7 V: l# [. r, z$ X& v+ g

! {( I- U5 r' _- B& Q6 h5 f1 ]8 C' P5 A5 p1 n$ w

+ k& L0 f' {. ~3 A' S4 _正确的佩戴方式是避免不适的关键
% s9 F2 B3 A3 W8 {+ b. S/ b& d  x% `0 E% b( Q+ G" ]
& ]/ \+ P2 T0 ]% `" o3 E; v
1 q6 d7 M- e# ~
无论是传统手表还是智能手表,错误的佩戴方式都可能导致手臂皮肤出现皮炎、过敏等问题,这是目前技术难以完全规避的,因此掌握正确佩戴方式尤为重要。
- y" k) f" D( w: n, J9 a; t3 m! K

5 Y: v4 N8 t* }7 c* n# ?手表需长时间与皮肤接触,佩戴舒适度甚至比功能更重要——舒适度一方面取决于材质与表带设计,另一方面则需要用户注意以下几点:
$ m6 ~0 M8 V4 R& x
: K- m& u) r& a6 g6 w' U9 K& f. b% Q9 T/ U. d
1.控制松紧度:别勒太紧部分用户习惯将表带勒得过紧,这种方式易引发两个问题: 过紧的表带会阻碍汗液挥发,导致闷汗; 表带会频繁摩擦手臂皮肤,可能造成皮肤破损,若再沾染汗液、污垢,还可能引发霉菌感染。建议佩戴时保持适度松紧:表带与手臂之间能轻松插入一根手指为宜。" J3 E9 E3 M4 q3 Z" @! F# a
5 h) g) ~! f1 v
" V- a, \" C! s& w
2.定期清洁:别忽视“死角”无论是否运动出汗,都应定期清洁表带——皮肤分泌的油脂、体液等很容易藏在表带缝隙里。小雷撰写本文时,特意检查了自己的Apple Watch SE,发现表盘下方、表带卡扣处藏有大量污垢(可能包含皮屑、汗渍),这些清洁死角的脏污程度往往超出想象。定期清洁表带,对提升佩戴卫生至关重要。
) d( M* T7 w9 c; x
9 s3 {) E) d$ B3 f# [
# u0 D$ f: u7 N3 ?' Z
+ Q' {# E( _& {2 y, P- ^
图源:雷科技
+ V& b+ }7 ]5 L9 K+ n) _
8 c5 C+ X' [# g& d( }( V

4 E% W3 J* f' K) i2 Q$ P; y1 H4 k  F 3. 运动后及时处理,给皮肤“休息时间”运动后大量出汗时,需及时冲洗表带,彻底清除汗液,防止汗液腐蚀表带后析出化学物质,进而引发过敏。同时,不建议***佩戴手表:洗澡时摘下,既能避免水膜引发低温烫伤,也能让皮肤透气;若条件允许,佩戴时也可适当调整表盘位置,避免同一处皮肤长期被覆盖。9 K. ?) h' a6 q+ O7 L; L
) _2 j* H( _8 s
/ v/ k  d5 n; z/ a3 D, I
写在最后 ) t( z+ L4 W0 s0 p" j, \# v7 ~; O
4 c1 Z/ O! h% {6 n1 `6 v( c: o5 ]

! @' {% R2 w" s" L8 Q% c
2 \2 b# B0 y! Q对于这类需长期贴合皮肤的智能设备,用户虽无法完全消除其潜在影响,但可通过主动行动预防皮肤问题。就智能手表的材质与佩戴方式而言,目前技术尚无法做到让所有人都能完全舒适地佩戴,只能通过选择合适的材质、养成良好的佩戴习惯来规避问题。
' A# U4 G) S/ m3 x
/ i' Y9 }! }4 n; v* U" {. Z+ Z8 F; F7 [( w; R8 F3 ?7 v3 E
或许未来更具个性化的配置方案能彻底解决这一问题,但在此之前,主动做好清洁、控制佩戴松紧、给皮肤留足休息时间,才是避免不适的最佳方式。6 x! o0 J2 u; t, g2 D. {4 A$ M) u

% A( G2 ]; c( |0 t" P+ N% T0 G) c8 p( ~; s3 X
9月5日-9日,世界最大家电与消费电子展IFA2025在柏林盛大开幕。0 Q5 `6 k. ]+ n# A9 T$ B3 l
联想、海信、TCL、美的、长虹、海尔、时空壶、未来智能、安克、绿联、云鲸、追觅、MOVA、添可、影石Insta360、大疆、万得厨、涂鸦、徕芬、影目、Rokid等中国科技巨头云集柏林,向世界呈现中国AI硬科技的统治力。: n' G4 L9 V7 r' Z, g6 L
雷科技IFA2025报道团即将飞赴现场探展,展开全程追踪报道,敬请关注!4 k0 m( B) j) \2 o0 z
, R2 O  z9 J* Q' v

. S! `* f$ m! L/ d
3 t7 t0 [) M/ t- X% b
  N- X- l: D3 _$ z; t; @$ P5 A- B
) ~! @2 y; I5 Z5 q! E' l% V
『本文转载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推荐内容上一条 /1 下一条

EDA365公众号

关于我们|手机版|EDA365电子论坛网 ( 粤ICP备18020198号-1 )

GMT+8, 2025-10-30 23:09 , Processed in 0.140625 second(s), 24 queries , Gzip On.

深圳市墨知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深圳市南山区科技生态园2栋A座805 电话:19926409050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