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关于网站域名变更的通知
查看: 8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vivo Vision来了,XR头显这波OPPO会错过吗?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25-8-25 16:0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EDA365欢迎您登录!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新的国产 MR 头显和 AI 大模型,昨天都有了。, G# l) F$ ]! s: O' S3 I
" S) b, c$ J7 f! I. W" t( \: |

# Z0 O% c7 O  [2 j8 月 21 日,vivo 举行了 vivo Vision 发布会暨影像盛典,终于正式发布了旗下首款混合显示(MR)头显—— vivo Vision 探索版,雷科技作为首批参与体验的媒体也首发了 vivo Vision 探索版的体验报告,主打「轻松 上头」的佩戴体验。不过 vivo Vision 探索版的产品定位还是「探索版」,主要放在部分门店体验,并没有急着大规模零售。/ G5 e( f( [, g3 o; G2 n! \
8 c" w9 L, J; j' t2 t
' ?* ~2 v# N8 ~  y* \7 D
# Q* ]% E0 Y% S2 z( ?% j  O. M
vivo Vision 探索版,图片来源:雷科技
2 m: Q2 r! T5 S  a. J

% f0 B( |0 {7 H8 p' c  c2 l7 G5 [7 q% ], \$ N
同日,DeepSeek 也正式发布了新模型 DeepSeek-V3.1,也终于支持了混合推理架构——同时支持思考和非思考模式,官方还宣称实现了更强的 Agent(智能体)能力和更高的思考效率,意味着智能体可以有了更好的开源底座,DeepSeek 用户也能得到更快的思考和回答。5 a/ A* K( C" `& S% R+ ]

* b) i' x/ Y2 q: _
! |2 V" h7 G! J一个是硬件厂商继续在 MR 领域试水,一个是大模型厂商继续推进开源 AI,两个方向在时间上的重叠,让人不免联想到那些在 MR 与 AI 之间做过选择的厂商——OPPO。
, \6 u8 C& d* B* g
. p4 p& q, Q- k0 `  S9 X2 C3 j6 M4 J& ~6 m1 N8 `
去年 4 月,36 氪就援引知情人士报道称,OPPO XR 项目已经停摆数月,相关团队将在后续转向 AI 方向的探索。而相比还有少数人员继续预研的 AR,MR 更是被全面搁置,2023 年发布的 OPPO MR Glass Developer Edition(开发者版本)也成了一时绝响。
! b3 K+ L3 d) F, @/ ?8 z% v/ {5 j6 G6 n! F& b! Q& H

- M! n9 _, ]3 j  f8 s1 M坦率地讲,在当时看来,雷科技认为 OPPO 的决策很合理,手机市场的挑战也需要 OPPO 更聚焦「AI 手机」。不过时移世易,DeepSeek-V3.1 继续加速开源大模型的步伐,自主训练作为底座的大模型对很多厂商来说也少了更多必要,完全可以解放出更多研发资源。- l" b. O: h2 g5 M

* j: c' d5 L+ \7 p) H+ P- R8 }2 o: B3 t3 O4 z0 c( K2 P) w( e
现在 vivo Vision 用「探索版」的形式继续把 MR 推向线下体验,再度引发圈内圈外关注,三星和 Google 联手打造的 Project Moohan 将于今年晚些时候发售,包括苹果也在继续开发下一代 Vision Pro,预计明年面世。
8 ~6 W* j" D- f6 |4 c- b" V1 ?+ z* k9 ^. v3 ]* {5 D

% m0 }! b, G& B! ^$ a

% D4 w0 {  p- ?
Project Moohan,图片来源:三星
& i: b8 A" d6 J

! S. v* j3 C! H' {3 m3 E
3 p! C. J/ m* \5 \3 b2 O) d# ^+ Z关键在于,OPPO 是否低估了 MR 的长期战略价值?或许我们需要重新审视 OPPO 在 XR 与 AI 之间的抉择。& d$ W/ ]$ q$ h2 y' `$ i
/ n& {( Y# ^1 U4 M& a; r4 i
. M- p3 o* M' S+ e
四年五次探索,一朝 AI 弃 XR7 P& t3 Z7 h4 U% R. Y7 p

; |- t# b9 l( A" X: @- p. H- B2 f
/ [3 p: ?8 C. F1 h. v1 ?* \0 j
如果把 OPPO 在 XR 领域的尝试拉成一条时间线,会发现它既有明确的产品迭代,也有不断摇摆的战略重心。
6 x; W3 L' W2 u( y+ z" i' E+ ~' \9 d7 R; e9 C' D

4 h+ g% S9 _; \, {. T2019 年,OPPO 在未来科技大会上展示了首款概念产品 OPPO AR Glass,外观更像是一副放大版的墨镜,依靠手机连接来实现 AR 演示。此后 OPPO AR Glass 2021 又改进了集成度,实现体积缩小约 75%,并增加了分体式设计,尝试更贴近实际使用场景。% d. q% o' m- L4 k, l
* O9 E6 ~1 m4 ?+ {# W; K

7 F+ {& f) g% `而后于 2022 年,颇为惊艳的 OPPO Air Glass 2 正式亮相,主打轻便,只重 30 克,采用单目波导光学。; g( q* Y- d) i2 g, ^" y

; v6 v, d- T6 C5 \7 _; G; ^9 R8 Z! h) c& m$ W- o: m

# K3 R4 g+ u9 |' S2 u
OPPO Air Glass 2,图片来源:OPPO
( a; x/ T* h2 e9 ?

& e  n' _7 J' E9 x" k2 H) _! O) _$ {& N: P: K
真正的转折出现在 2023 年。赶在苹果 Vision Pro 之前,OPPO 在 AWE(增强现实世界博览会)上提前推出 OPPO MR Glass 开发者版本,搭载第一代骁龙 XR2+ 芯片、双 RGB 摄像头,支持 120Hz 刷新率和视频透传能力。官方宣传时把它作为面向开发者的工具,强调与生态伙伴的合作。0 b, ^5 G0 {# v2 c9 `
* J1 n( w# w& ^

0 u7 C# H  @! W& c4 E; A( P在最初的几年里,XR 被 OPPO 定位为前沿探索方向。早期的 AR Glass 更多是展示技术储备,开发者版 MR Glass 则尝试建立生态,这也是 OPPO 在 XR 产品上最接近「行业标准」的一次尝试。. @7 M' ^4 H9 R% q6 A- B$ |7 O

1 S( ?- g6 E0 z+ O( D3 Y& ^: i+ C6 z4 |$ S7 h+ c- `% l
不过按照 36 氪援引知情人士的说法,OPPO 高层在体验苹果 Vision Pro 后,直接有了推倒 OPPO MR Glass 开发者版本的想法。, f3 n* N& e$ L1 Y* }" }
  E8 w0 {6 S1 k0 C  ]' L: s* p, |
$ \' c' E0 S) ~6 i8 _
, t$ b2 \. S" n1 A5 B
图片来源:OPPO
% W7 \9 @5 s% i$ G8 v7 V2 L
' U: V5 H& f: T5 ~! G% S% h. m

  x! W0 |) n, P+ m& E9 k% B  i眼镜方面也不容乐观,尽管 2024 年 2 月 OPPO 又带来了 Air Glass 3 原型机,重量只有 50 克,采用自研树脂波导显示方案,并第一次引入了自研的 AndesGPT 大模型,能通过语音交互调用 AI 功能,已经很接近今天 AI 眼镜的产品概念。但目前来看,这条产品线在短时间也不太可能进行更新。
  I1 Z( Y( |+ ]6 d
3 B* G$ W# D; l3 Y* D! q0 G7 J: K- R1 K4 Z/ D0 f" Z5 c2 p/ O6 f3 S* ^: Q
OPPO 的 XR 并非没有技术积累,而是始终缺少真正走下去的决心。并且在关键时间节点上,手机市场的压力以及大模型带来 AI 技术革命,都在逼迫 OPPO 对 XR 项目进行审视和抉择。& ^! H. l) `5 f6 E4 m, J4 G* J

5 Z. }3 D+ Z! X, e; m  y
4 k7 e. h! Y; {第三方市场研究机构的报告显示,2023 年第四季度 OPPO 在国内市场已经跌到了第五甚至 Others,彼时用户也对 ColorOS 的体验口诛笔伐。AI 更不必多言,尽管今天已经很少直接强调「AI 手机」的概念,但放在 2024 年年初,OPPO 对于 AI 手机的重视程度有目共睹。6 ^& A9 r2 j$ y! k: m

' l* Z  l3 V7 K) p
2 y) F7 z4 p/ L9 }7 x学习 vivo,才是 OPPO 的最优解?
. d. |8 v3 @! u3 P4 H
5 ^8 n! s$ W9 U4 E' g( a
) V) n/ u# B: D5 Z9 d; t1 C  \) s
2023 年苹果 Vision Pro 发布至今,MR 行业的走势已经很清晰:市场仍然低迷,但头部厂商并没有放弃。苹果虽然放慢了节奏,却还在继续开发下一代 Vision Pro,将采用 M5 芯片,并尝试更轻量化的设计。, a5 F8 C$ Y* H$ I! i" @! O, x! N- }

8 U6 X: O  e# t
0 ^3 H7 |# `$ h- ^: l4 ~3 V另一方面,Google 终于推出了 Android XR 平台,三星 Project Moohan 作为首款搭载 Android XR 的混合现实头显,在早前的几轮体验活动中也获得大量很高的评价。再加上 vivo,在另一家国产 XR 厂商玩出梦想后,作为手机大厂正式发布了又一款对标苹果 Vision Pro 的混合现实头显。  l8 ]6 {: @/ n! E2 `
: {: I( P3 }- A9 h+ _7 f

9 V0 f& {0 S; v7 Z( T3 u. g2 [

' V4 B# T% w9 x, ~9 H% T! Z
玩出梦想 MR,图片来源:玩出梦想

4 x( \8 b3 q" ?* a  F- v& _$ w5 h: M  t1 y( P

/ N$ l- }3 T- I6 \可以说,全球厂商并没有放弃 MR 作为下一代个人计算平台的潜力,也都在进行更低风险的尝试。与此同时,大模型的发展也让生成式 AI 开始改变 XR 产品,Google 在 Android XR 将 Gemini 作为空间交互的核心,苹果也在让 Vision Pro 负责人 Mike Rockwell 全面接管全新 Siri 的生成式 AI 化。/ w8 b* m8 n% O7 u9 ]( M' U: D, W

3 _& v8 A) b6 l& J( z
+ x, d$ ?0 A7 j所以 OPPO 有必要重启 MR 开发吗?如果站在短期商业角度,答案是完全没有必要。' E" ]$ N: D9 a8 p5 g% F
& t, P% [; ]: e( ]/ N+ V0 W

0 ~# z/ j+ e+ |2 _0 l头显市场的出货量在 2025 年依然承压,用户对 MR 乃至 XR 设备的接受度有限,价格、重量和内容生态都没有真正突破,重新入场没有意义。特别是在 OPPO 仍然面向 AI 领域投入大量资源的情况下,分散资源并不明智。
2 P2 e1 ^) f) b; M2 S' O& I0 \$ R; S2 E' x5 ]

- S9 p1 z) {8 ~1 B2 |) j$ M% q, \$ u  e但从长期战略来看,完全放弃 MR 也存在隐患。作为未来人机交互的潜在形态之一,苹果、三星、vivo 都在保持投入混合现实。如果 OPPO 长期缺席,等到市场真正起势时,它可能已经失去技术与生态的入场券。
( z( ]  y9 e1 T2 _9 [- K  O- t- y1 v) _' l7 X! J2 K( P
2 D/ `7 u! m+ \

, x5 M( b3 C0 W& o& Y
苹果 Vision Pro,图片来源:苹果

) V3 M+ S( B. S% M% y1 [! y4 x
! ?9 u$ }2 O. `) P& C# t
. w4 r5 p3 L( z( g; V: d. L: n对 OPPO 这样有硬件设计能力、渠道能力的厂商来说,这样的缺席无疑是一种战略风险。因此,OPPO 的最优解可能不是「全面重启」,也不是「彻底放弃」,而是选择一条类似 vivo 的中间路径:
3 w3 f& b  W% h" c1 U/ Z" Z4 f! o) M5 p  t" L
% L% a' T% }+ Q  z& Z
重新推出小规模的探索版,聚焦技术探索和开发生态,而非消费级大规模零售。
- T; B3 s9 s) ?) ?. o4 ^/ g& \0 K) b3 C6 q8 ]7 A5 O$ c
* ]) Q( U9 K8 X. U- E) i; s% h4 e
这种打法只需把资源集中在光学技术、空间计算(感知与理解)、交互验证以及 AI 应用等关键能力上,确保 OPPO 在 MR 方向上快速跟进的能力。实际上这与 vivo Vision 现在的策略非常相似:轻量、有限量、更多是展示和验证,而不是直接追逐销量。
& t) o- [9 n' R5 R1 H) R4 T
! D2 s( |! X& _! \. y1 @1 Z( M. |
对于未来的市场竞争来说也是必须的。折叠屏手机就是一个典型例子,三星和华为的率先下场和持续的技术探索,在一定程度上确立了今天它们在折叠屏手机市场的强势地位。而在 AR 和 MR 路线未来都不太明晰的情况下,完全缺席 MR 或许并非更现实的最优解。
; m8 H4 K/ y) ]) t8 U" y1 m
( m6 i1 `. q8 ~* u9 T4 N7 x4 @1 [  A( m) Y$ y' b  Y9 ~  e
写在最后0 B/ e6 S" g1 r/ Y5 y
9 u* g( i, C. o( ~3 T: P* J1 s
2 M$ X& G+ Q9 D$ A! A5 U& |

- F/ ~9 a/ E+ P2 e  p: Q回看混合现实技术的发展,的确是一段颇为曲折的历程。这样的起起伏伏,很容易让人对它的未来产生怀疑。但如果把时间线拉长,也会发现 MR 从来没有真正被放弃。苹果、三星、Google 继续押注,vivo 也在国内给出新的答案。4 N  R4 ]. p0 {1 f. [/ q
0 N9 A  c7 E+ x2 a' r8 t. W2 Q
6 p4 R3 D, H( ?, e
这也从侧面说明它依旧被视为下一代人机交互的潜在平台,只是暂时还没有找到大众化的临界点。而真正的变量也在于 AI。大模型的发展让 MR 不再只是「戴在头上的屏幕」,而是能够理解环境、理解用户,并通过智能体的方式完成任务,彻底改变交互的可能。
: N" Q3 `. K4 D0 K  O$ T/ ]1 K# ?7 ]( x6 h' ~

) i. L5 r; B: ]# g* k  z换句话说,AI 的介入正在让混合现实头显等 XR 设备有了根本上改变命运的可能。所以今天讨论 OPPO 要不要再造 MR,其实也是在问:面对一个可能重塑交互方式的未来,缺席是不是比冒险更危险?
! ^8 q1 V* x/ }) g4 v
' \$ S& Q9 b7 w5 q% W  _3 F0 U# k/ i; y+ O* ^# n
当折叠屏、AI 手机逐渐走向成熟,下一个真正值得期待的方向,或许仍然是 MR。: s8 d( K/ Q' q

8 J" t: X- Q- w" o3 j0 B7 d『本文转载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推荐内容上一条 /1 下一条

EDA365公众号

关于我们|手机版|EDA365电子论坛网 ( 粤ICP备18020198号-1 )

GMT+8, 2025-10-31 16:17 , Processed in 0.171875 second(s), 24 queries , Gzip On.

深圳市墨知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深圳市南山区科技生态园2栋A座805 电话:19926409050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