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最近汽车圈出了个有意思的事儿,就是一汽丰田的高管赵东公开给雷军和小米汽车 “挑错”,说雷军在发布会上讲的 “轮轴比 3 倍” 是个小错误。
x
EDA365欢迎您登录!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 @) w( n+ c! _6 m2 ]
 4 X* S. ~/ N' ^+ i
 $ a& v+ z1 |6 h& G事情的起因是小米 YU7 发布会上,雷军说这车有 “3 倍轮轴比”。按照雷军的说法,轮轴比就是前后轮之间能塞进 3 个轮胎。
 + |5 E/ |7 B6 {7 L
 $ G4 h9 v+ C9 `/ ^# k# |+ E' E0 s
 # U- L1 m3 r9 S, R5 Y% S但赵东作为科班出身的汽车人,直接指出:汽车理论里根本没有轮轴比、轮高比这些概念,这都是小米自创的。而且从小米 PPT 来看,前后轮之间塞 3 个轮胎,轴距和轮胎直径比其实是 4 倍,不是 3 倍。6 {2 J, N! T' u- n1 {8 Z+ [$ l
 ) ^4 {' I7 a# z* T
 
 4 P  o1 u: F% N) n3 U$ c! G2 K1 d8 o( @0 n
 
 图源:微博 : R( ]0 ^0 z# \
 % [) ~, ?  H3 j" ?. u: z) Y: S' v, T) W) }% |% l- P: ?# R% j
 说白了,赵东认为雷军这波操作有点像 “发明新词儿搞营销”。就像当年说的 “小米笔记本比一元硬币还薄”,结果镜头一拉,硬币是立着的,笔记本是躺着的。) k+ D4 T* k7 I8 L
 
 & K# a( l  d% n3 Z: R8 z
 6 t7 v/ z# B( Q2 E- ~$ t5 d# i6 g6 n这种 “田忌赛马” 式的对比法,确实能快速抓住眼球,但也容易让普通消费者摸不着头脑。毕竟咱老百姓买手机、买车,谁会去深究参数背后的计算逻辑呢?# Y6 r1 R" V4 q
 
 ; G6 \% Z8 r; X3 |" K; T0 X, Y- c1 q/ o
 赵东这一提醒,小雷突然想到:现在车企营销就像在玩文字游戏。什么 “黄金比例”“极致操控”,听着高大上,实际可能连行业标准都没有。
 : h8 s# \3 ]6 G5 Z8 g* X. T( s7 ]( C# ~3 g/ b0 M5 B. v) s
 
 7 d$ z; _4 T8 l0 \# v赵东还调侃到,3 倍轮轴比那是拖拉机的数据,乘用车根本不可能达到。但厂商用 “3 倍” 这种直观的数字,很容易让消费者觉得 “哇,这车设计真牛”,却忽略了背后的真实情况。( L6 U6 \, B) g+ s6 d' _5 M
 
 3 L+ ^9 E  r8 k3 v' G( }& Y$ A. N+ k1 D1 x" `1 e
 
 % M$ b& Y% D3 d
 图源:微博@一丰赵东 视频截图 ( m+ f) e3 A' w) _, y8 b# ?* u2 F
 $ d9 H; Z5 w# X8 n  o
 9 s: c3 i# ^# `' y! t: n; t" ^小雷上网查了一下,根据其实雷军说的 “轮轴比”,就是汽车设计里一个基础的事:车轮大小和车身侧面两个轮子之间距离的比例。; v8 e" L# S. V& H" T  Q9 q, K
 7 I+ P$ O5 B& u5 x! n6 o  T, x
 雷军其实没有发明新东西,他就是把 “车身侧面两个轮子之间能放下几个车轮大小” 这种绕口的话,简化成了 “轮轴比” 三个字。- @0 H% |& b- g/ y. b7 D
 6 X! Q5 G( k2 y8 }; u6 W2 x
 
 8 s/ \. z6 B% }, h' R更有意思的是,小米发明的这个 “轮轴比” 概念,居然引发了行业跟风潮。东风日产 N7、智己 L6等车型,都在宣传里说自己有 “3 倍轮轴比”。但赵东一较真,发现这些车的实际轮轴比全是 4 倍左右。0 y1 Q2 w# a# w6 e9 ~9 U: N
 0 P4 _, G! B+ b- E
 8 f2 f. L* @: O" x4 d+ x
 从这能看出,现在汽车营销有点陷入数据内卷。厂商为了突出产品优势,什么 “全球最快”“行业首创” 都往上堆,却很少有人真正去验证数据的准确性。
 1 Z! J& I7 R- I) O  `( ]; E0 M! }" C: C" W
 9 ]' F  r9 _6 H3 `2 P! U" M! B7 ~
 就像赵东说的,普通消费者只看数字大小,厂商用 “3 倍” 这种听起来很厉害的数字,很容易吸引眼球,大家就被带着走了。
 P% t; p, `. l' y+ _# o6 N2 }4 U1 ]  N8 \7 `4 V( h4 [& x+ A
 6 I1 ^* C8 w! B' U' @
 
 0 J& f- x$ a6 O9 G$ B4 r9 X* s
 图源:小米汽车" s5 C6 J/ f6 f1 v- L8 Z5 a 0 d! [, Q) r7 m' C6 C
 % q4 x: n; a; {
 小雷觉得,赵东这一挑错,本质上暴露了传统车企和新势力之间的 “思维代沟”。传统车企讲究术语严谨,比如赵东作为汽车专业出身,坚持用行业标准说话;而新势力更看重传播效果,喜欢用 “用户听得懂” 的语言包装产品。9 s5 a- }" M* }$ f1 ~" |
 + J- [* x; H& v5 |: v, r, B1 i" Q
 但反过来想,新势力的营销创新也有可取之处。比如小米把复杂的车身比例,用 “塞轮胎” 这种直观的方式解释,确实能让普通消费者快速理解。就像罗永浩买咖啡时说的 “我要中杯”,结果服务员说 “这是大杯”,这种认知差异在商业里其实很常见。- o- d0 O1 R( s; E: j2 d1 ^
 
 \2 i2 e0 U" ^: H& B' V  H/ t5 ?. |3 b* k
 不过,当营销创新和技术严谨性冲突时,厂商就得在 “吸引眼球” 和 “避免误导” 之间找平衡了。
 ) `6 U7 D" J2 d9 K, [0 E# H9 f- ]
 ) i6 c9 y2 I$ s1 h3 _
 : y8 @5 g% u" S/ J8 O* S' {小雷认为,这次轮轴比争议,本质是营销创新与技术严谨的碰撞。作为消费者,我们既要理解厂商的宣传需求,也要保持理性,别被数据奇观冲昏头脑。
 , u; R6 Q/ ^  I6 C
 - Y' s* T- x% }1 B
 9 C7 O) [  y6 D% S& O' o' J买车不是买参数,开着舒服、用着放心才是硬道理。希望行业能多些 “真创新”,少些 “伪概念”,让消费者明明白白消费。
 8 E9 c' A8 m* U$ E
 8 q( p( I; @0 b! q- `8 \
 : X4 V4 c, c6 z# @那么大家认同赵东视频里所说的吗?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看法。. T9 x: {! A6 `, O$ J6 {5 z* T
 4 p! t8 O, T9 f3 P, [, _1 j0 m. p& i
 『本文转载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