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特斯拉FSD/Autopilot在和国产智驾方案赛跑的同时,一种新的卷法出现了。
x
EDA365欢迎您登录!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5 h* {/ h& }- k/ T" c* x3 R; G0 a( Y3 S  ?7 \: l5 }' b0 m
 
 $ P  I& p$ B0 @7 N$ f7 ?. W5 F爆料人@greentheonly近期注意到,特斯拉在2025.20软件版本更新当中,引进了有关于虚幻引擎的二进制文件。根据这位博主的说法,目前基于虚幻引擎的可视化系统已经能够在搭载AMD芯片的Model X和Model S上激活,3D模型支持缩放、滑动等交互,作用就和国产自主品牌的智能座舱的3D模型桌面一样,可以直接交互,也可以更直观看到车身状态。
 9 ]# U' L3 f1 M5 i* k
 + H1 x: n9 b9 j5 D3 N
 2 E. V/ c6 Q9 M2 [8 T$ V& S; I而@TeslaNewswire透露,在未来,特斯拉还会将这套虚幻引擎引入车机系统,用来增强AutoPilot或FSD的视觉效果。配合车辆端的SR画面(车辆收集周围信息后呈现的实时画面),会呈现更精细、逼真的环境画面。
 " v, t! `% |- v5 u/ S, Y) w" `. g/ ]
 6 S1 S8 M) |* e1 x. l. h  H) T/ R2 b& x3 ~0 I- u# v
 # \% L' ~: A6 k
 
 (图片来自X用户@IanSamyth)+ n8 a$ j1 `% e  M0 M: d* Z, _# V 
 , d( V# e0 L3 O) h8 ?- s
 % ?/ B; ]" a: G$ J3 ]& V" r+ R这位博主还专门做了一系列的前瞻图片,看起来就跟公路赛车游戏没什么两样。. i# F" O- X0 `; g% m4 u0 T( E
 ' h! @! R% {& e
 
 1 I% J2 H1 T2 w  l; ^# j* d至于特斯拉是不是会真的用虚幻引擎做出比肩端游画面的车端SR预览,目前并不好说,甚至很多人对于车端SR的看法都是“可有可无”。车企用虚幻引擎整花活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了,到目前为止,除了做出一套比较精致高级的3D模型桌面和复杂的交互视效之外,实用性的提升可谓聊胜于无。
 ^0 x! _. x& m; S
 $ v* t: ^; d7 _5 O. ~
 & G0 ~, _% a- w" s  h4 Z: v, x不过,既然是特斯拉入局,电车通还是期待这家车企能用虚幻引擎做出一些好的特性,给行业一点启发的。1 M! n! w5 Q, d0 s
 
 ) ^/ i7 R  H7 R" [% e  C9 h# v6 e8 s/ ^/ i, W; M
 从“加分项”到“必须项”,3D元素已成车机刚需% k* X+ o5 {4 t6 B8 Z+ x8 m* M
 
 4 \: {6 B7 ]7 Z1 n
 9 t6 q# c9 q* K+ J* L$ x5 f/ {  J& s6 c$ |0 z2 x) R3 s9 o
 真要论个先来后到,特斯拉并不是第一家往座舱系统里塞虚幻引擎的。甚至可以说,基于物理引擎的3D HMI,在特斯拉之前就已经成为一种汽车智能座舱的主流。0 S: S; J$ \: E/ R: ]
 
 * d2 K0 l+ w6 z0 r. f- P
 & d7 Z- F- r7 w- f- m2021年11月,华人运通(高合汽车)就宣布了和Epic Games达成公司层级战略合作,这两家公司的合作成果,就放在了2022年发布的高合HiPhi Z上,借助UNREAL虚幻引擎成熟的可视化材质系统和完善的工具链,打造了国内首个“真·3D数字座舱”。7 H  k2 ]" d8 d0 }6 y7 W5 e
 ( Y% \5 b. y8 c2 d9 e
 4 m+ \% K# z  _; c* e* y
 当然,高合汽车并不是唯一看上虚幻引擎的汽车品牌。0 \6 z' ]9 B/ L3 d: b3 f9 A
 5 U* m" {" i* m- {, k) `
 : K3 B- `  S: F
 全球首个基于UNREAL虚幻引擎打造的座舱系统出自莲花跑车(原路特斯)之手,名叫LOTUS HYPER OS,由ELECTRE首发。不光是精致的3D建模场景,莲花跑车整套系统UI都基于虚幻引擎打造,将高级又逼真的PBR材质系统和HDR环境光照明技术,应用到绝大部分的交互界面里。你以为这是厂商的新车CG动画,实际上就是在座舱系统里实时渲染出来的3D场景。
 0 q9 e! R+ h2 S  U+ w+ e  o6 M7 p& E4 J0 a! W- g7 s
 
 3 ?- v5 A) l# {
 (图片来自莲花跑车) 1 y5 y: n" y  i$ K! i
 . U; f. y! o, R' k  w  i; a
 $ X9 R+ M3 W, e* o/ `* b) z: I小到像小鹏语音助手的动画形象,也是通过3D模型来呈现的。* k1 \2 v* D% W5 O6 v4 y" @3 ?$ V
 
 . ?) y; s+ ?1 X8 h* D, g
 ( S  q# o. z- K& ^% X  @而为了支撑这套座舱系统的性能开销,莲花跑车在ELECTRE里装了两颗高通骁龙8155,这配置在当时堪称豪华。吉利银河E8以及名爵Cyberster,都不约而同地结合虚幻引擎做到了3D实时渲染,用高合的话来说就是:“通过基于物理的实时渲染技术,模拟人类对于认知到重建的过程,构建了一个可自由交互的3D空间。”, t0 K' S+ B2 F  i) q9 R# n. \5 m/ s& k
 ) \9 y: B% H9 D( z
 $ {  j8 P2 c/ F9 U( ~" l, J
 另奔驰的MB.OS也借助Unity 3D引擎来了一波视觉升级,地图界面放大之后,就可以看到一栋栋精细的大楼建模,楼面还带有高级的金属反光。
 9 ^" B+ h7 {: {+ q2 y& @
 & X- w" N1 B# @+ \1 P$ ?
 . @% M! C2 i+ O) w* ]: e: Y0 R根据奔驰官方的说法,设计师利用一款名为“Unity Industrial Collection”的复杂3D视觉软件包,对数字座舱内的仪表盘、信息娱乐、导航等元素进行3D化。另外,小米、蔚来全系等智能电动车厂,都通过Unity 3D引擎建立了自己的3D桌面体系。! D; ]" ?1 |7 N/ j6 v0 P
 . H" z# u+ g3 b8 x4 T
 ; L3 A, I3 t6 }+ i8 ~
 为什么车企都爱用3D物理引擎做车机视觉?电车通认为有两个原因:
 . w3 g) }0 ], {, P5 b
 1 r4 v4 @3 j3 P0 A
 % j' C4 X( N, `# p  x第一,3D物理引擎的立体场景交互更新颖,强调科技感和更高级的图形渲染能力,催生出一套脱离2D层面的交互体系。同样都是打开车后的电动尾门,2D菜单交互相当于“功能交互”,而3D桌面则能够变成创新的“空间交互”或场景体验。, _  U* G  j- ]
 ) @# }. j2 `; _% C3 j6 x: k5 K
 
 + V4 ]- [) M4 u  z* ?4 o
 (图片来自小鹏汽车)+ d& b& l% u9 I1 r2 n; h w4 d+ M7 \3 U+ D
 
 9 d& c! |- o6 H  s2 S对于SR界面、导航界面等,3D交互相比传统的2D界面,在“空间感”上有更直观的体现,比如摄像头、激光雷达实时传回的数据,可以通过3D界面展示。7 |' _, M& @5 Z. T6 l3 L; n* w
 
 $ p; e8 R9 a% n; I& l& A
 " n* ?4 ~6 Y* A" d) N- ^$ ?3D智能座舱已从“加分项”变为“必选项”,毕马威预测,2026年中国智能座舱市场规模将达2127亿元,渗透率超82%,车企通过3D引擎技术打造差异化的体验。
 ' c3 }) f4 E* p0 N2 p7 j
 1 S; |/ P5 S/ N  Z) v- l2 C' N  I; D1 W7 y2 n$ B
 第二,车企与物理引擎供应商合作,可以提高3D智能座舱的开发效率。以虚幻引擎为例,Epic Games与高通联合虚化引擎在骁龙平台的性能;Unity与芯驰、芯擎等本土芯片厂商联合开发车规级解决方案,提升了硬件利用效率,加速了技术落地。
 8 Z& D2 G) A9 \4 l  k% x
 % k5 C: E% F3 R4 R7 ~5 e4 b3 o! N& M" r0 s: N
 总体来说,车企用3D物理引擎,主要还是用于座舱娱乐跟交互体验那一块,特斯拉引入虚幻引擎或许有同样的目的,但方向上略有不同。! e/ O- ?4 O7 W! [5 b
 * B6 {& f9 l7 h1 L# O' z$ z( ~4 U
 % c$ V, w) E; L! U+ [
 车端SR媲美3A大作?很酷但可能没啥用9 Y, |& h" {, W& x  p
 
 7 u8 o+ Y+ Q6 J  a& [1 W) B2 j4 `# ]- [. X" u* J2 F: K9 h
 . z  U* f5 _2 J7 U
 在电动智能车厂里,算是对3D视觉不太上心的一家,3D元素在车机大屏当中占比不多。而根据上面两位博主的爆料,特斯拉更倾向用物理引擎改善ADAS下的SR画面,而非交互界面的升级,从他们提供的图片素材当中就能得知。
 / Y: s2 h9 O. d2 p9 T( W. f8 R* n- |& h4 @4 b
 2 v4 e: ]7 n$ _- g* H* d% P
 说实话,电车通认为3D视觉对车机交互效率的提升聊胜于无,就拿3D场景桌面来说,车模和场景占据了车机大部分显示面积,实际使用并没有变得更便利,充其量就是人和机器之间的交互更有“亲和感”。当然了,这只是电车通的主观看法,车企也提供了另外的桌面模式。, {1 n. r5 N# ^! C8 {
 
 : [0 e/ C4 \6 J  `0 v% G" E2 B# D& \, W
 
 4 ?) T: P$ n, ]; r  S
 (图片来自小鹏汽车)5 g1 k/ C* c2 u! Z; o' o $ d5 n& X! I, g% t; g' d
 1 f% |1 V; X* E+ T7 V$ \' d
 回到ADAS的SR界面,特斯拉引入虚幻引擎之后,会将SR界面做成博主爆料那样的效果吗?电车通的看法是否认的,因为从工具属性出发,车端ADAS SR界面暂时不需要如此复杂的场景渲染,至少现阶段很难实现理想的效果。  W- p4 x8 F0 @4 d5 F
 * j- i0 P. I/ v" B- c
 
 1 u# c" a# Q# [: l先说车端SR界面,行业的普遍做法都是用单色3D场景来显示,车辆摄像头、激光雷达接收到的环境信息,通过AI对周边物品进行识别(小车、货车、行人、电动车等),并通过3D场景展现出来。为什么要用单色,电车通认为有两个原因:) V- n" [* h' j& K
 
 $ G5 X5 ^4 q/ d3 ]3 i" o# B4 n  g) O- q, a6 M2 F3 }+ O( \
 第一,SR界面是汽车对周边环境识别之后的结果呈现,它存在的目的是方便驾驶员了解到周边的环境,以及车辆识别到了什么。单色场景的好处就是去掉了各种颜色干扰,仅留下最基本的建模,信息传递效率更高。& _- K/ b% B! |1 T# A( q
 " ^3 z4 J. F- `2 ]/ I+ u7 R9 Z
 ! l1 h* ], [; ?: y* x4 |' ^
 
 (图片来自电车通摄制)6 L( m3 d( Q' w - q7 ?% d& D/ M
 
 + i  r- g4 @8 t) c用一些传统车主的话来说就是,花里胡哨的屏幕元素,还有可能影响到他们的正常驾驶。8 R& l8 z' |- h1 W
 2 N7 L7 ^8 @/ _0 G& F
 
 ) p9 {" C0 T8 k+ t4 G% ?" J第二,如此复杂的3D场景还原,肯定少不了庞大的性能开销。前面说过,为了支撑LOTUS HYPER OS的流畅运行,莲花汽车在ELECTRE上搭载了两颗高通骁龙8155,越是逼真的场景模拟,对座舱芯片需求越大,能够理解特斯拉率先在Model S、Model X等配备AMD芯片的车型上预埋虚幻引擎。
 / V4 j$ I" t  s/ E! L  o  W3 u* z4 |8 Q4 V$ I7 v
 % C+ T# T2 D: x: r
 还有一个问题是,受限于激光雷达、摄像头以及处理性能等因素,感知系统实时反馈回来的环境信息容易出现偏差。
 ' \5 o1 `  ^% `2 J4 ^7 q) I( y
 8 Z# ^8 ]$ b; [  ]" ~) q7 o" I) d$ J' Q
 最简单的例子就是,开着ADAS的时候,你会看到周边的车辆、行人等元素都有一定程度的抽搐,有的时候还会凭空出现一些现实世界没有的元素,这就是实时感知和实时渲染目前存在限制。这个问题,在纯视觉感知的特斯拉车型身上,会更加明显。
 3 e( P2 a$ `9 _9 ^' f& y! v4 `- C2 \: _0 q! ]9 i4 a
 & _# a+ G& f4 j2 {
 想象一下,如果你在一个特别逼真的车端SR界面当中,看着身边的车辆和行人在抽搐,或者是本来没有人的地方,系统却告诉你有人,听起来多少都有些不寒而栗。即便座舱芯片可以轻松支撑3D场景实时渲染,但感知端的信息,还需要算法进一步优化和限制,来提高显示端的精度。. F: t. }, V0 i# Z' N
 
 2 w) ?1 G' |# `
 1 J5 N" `- c1 `再说了,驾驶员可以透过玻璃看到前方的真实环境,一般用不到如此逼真的3D场景还原,目前的单色3D场景,已经是现阶段车端SR界面比较理想的形态了。
 6 g: r$ t& r% P! [& @" L% q' S, A. o) L# k
 : L& F! P, n+ e' u& I
 写在最后- r" x4 k2 |+ J1 C* G2 ^6 @
 
 ( a$ [& d3 a. F$ x% D% d) z/ N7 i# `+ e% t! z! v8 x2 @2 O9 e
 / C  c0 t, @4 R6 I" P
 特斯拉引入虚幻引擎的目的不一定是为了逼真的ADAS SR界面,在电车通看来,高级的PBR材质和实时模糊界面渲染,也需要借助物理引擎。
 & k7 g1 U: e9 U. Q9 Y
 * m6 t: e* W( J% m2 q8 l+ _. A# b# T" U, }2 I9 @0 t+ ]* X
 这些也是基于个人主观的猜测,说不定特斯拉真的有能力解决感知和车端SR之间的矛盾,模糊现实与数字世界的边界,还能将体验做得比较好,给行业形成示范性作用。
 6 \5 l3 y: H" e, z& z0 I4 b' A; E. {% X) [* v8 R$ L( ]8 V
 
 6 A; F+ |1 A+ K/ R1 A6 t$ e只是从用户层面出发,逼真的3D场景渲染带来的实用价值还比较有限,或者说这种行业还没发掘出一种刚需场景,行驶过程中,车辆需要精确感知并判断环境,但用户不需要通过车机大屏去了解,3D元素更多是一种秀肌肉带来的情绪价值。- n4 n' m) g! z
 
 , w+ o6 S8 B' z
 , X  M" A' N% V1 G- N, l- o/ [
 (图片来自特斯拉) 8 X  `9 k/ U) g# v2 I
 6 q8 O& m, g' @* D, y8 C* ~5 ~: m9 l) f, o' C
 这并不意味着3D物理引擎只是一种伪需求,它的确在智能汽车当中充当着很重要的角色,Unity 3D、虚幻引擎通过和芯片供应商合作,深度介入车载芯片的图形优化,形成了智能汽车时代的生态主导,变成车企智能化转型的核心力量。即便是对3D视觉不太上心的特斯拉,对3D车模、3D智驾场景都有一定的涉足。
 + r: O8 F9 F( K' @2 c7 o7 L0 S0 B) |: Y
 ' N5 E6 I9 h$ w( L7 h9 u: S, i
 * t9 n: S# b1 Y1 ~而在更远的未来,车企还会通过3D物理引擎和游戏引擎构建的自动驾驶仿真平台里,实现真实驾驶场景的快速训练和模拟,电车通也曾对此进行过解读和报道。3 a' x3 v* P  x9 o
 ( Z+ s/ v' M$ C9 K0 i' w& C; {
 
 T2 K, D" o  T) v物理引擎在智能汽车应该怎么发展?或许就像智能手机操作系统强调人机交互那样,物理引擎能够更好地模拟出物件的运动轨迹,方便车企做出更有“呼吸感”的菜单交互效果,实用性应该会比媲美3A大作的车端SR更高。# m; Z' \8 F* S# B" N. u
 
 - D; t! c/ q% N6 K" N, Q4 q, [" d" E" f
 但物理引擎在车企手中,怎么做,还得看车企怎么想。
 5 c. @. g" L' ^7 C) }) D
 3 w, i* ]7 _1 |% X0 e( a『本文转载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