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关于网站域名变更的通知
查看: 12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微信推出“已读”功能?官方紧急回应:不可能!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25-8-8 15:3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EDA365欢迎您登录!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8月7日消息,微信派公众号发表了一篇题为《为什么微信没有已读功能?》的文章,随引起网络广泛热议。( a6 }4 e/ b( H9 V
6 L7 v7 T4 V! x5 G2 ~0 k

6 T# Y7 e! _# M; ]文中提到,“微信已读功能”这个话题,年年有人问,年年上热搜,年年在辟谣,堪称热搜榜的“钉子户”和“打不死的南方小强”。
3 K$ v) j# e. G& v
* b0 q* |( ~  ?# m9 M2 R9 t$ q: f% V( i

- E, w* q& E- w$ b5 r: L
图源:微博
( I9 g: d1 u0 T4 W7 Q2 E7 M

$ Y. F, g) q; x
: C( v" l+ l/ ~3 A/ `- S而且该文章还明确表态:“微信从一开始就没有已读功能,以后也不会有。”4 z0 ^* N: A; V4 u9 g6 r
" B  |/ o& |& D9 K5 T2 L
9 Q& m0 O: Z4 [& ?1 Z1 l0 I
回顾每次微信迎来更新的时候,总会有一群小伙伴满怀期待地盼着微信能上线「已读」功能,而与此相关的话题也时不时地就会冲上热搜,引发网友们的讨论。! i1 j+ s- L' V, C1 F$ a
' e* K% H, c8 a8 \

8 J. P: g9 `  F" _但腾讯公关总监张军曾透露,微信在最初设计阶段也曾探讨过是否要引入“已读”功能,“当时似乎有种行业默认,觉得这类功能是通讯产品的标配”。但经过团队深度研讨后,微信决定放弃这一想法。& c4 a$ i: _1 n2 B. r

/ [8 y) h, q. r8 `' q& Y# ^# L% `' ]3 w/ j) u$ U0 @* z4 ^
微信团队核心考量主要有两点:& V5 Z- d$ W8 p7 ?3 T2 W. J

- K9 H/ b. O+ n. w, N+ Y& @
$ Y( c4 S' f" P$ x2 D1 _其一,作为即时通讯工具,确保消息精准触达是基础使命,技术层面应优先解决“消息丢失”等异常问题,而非将这些底层状态外显给用户;+ r, o  m  ?2 m6 p3 }8 f
: K5 ^" G! w( ]3 F
5 }3 w1 s4 C$ v+ c) X
其二,“已读”功能会悄然改变社交关系的权力平衡——当消息发送后,接收方如同面对不速之客,本应保有的“选择回应与否”的自主权被削弱,这种隐性压力与微信“尊重用户社交节奏”的理念相悖。正是基于对用户社交体验的深度洞察,微信最终选择不开发“已读”功能。
. [8 V7 a% J( t( K9 ~" ?, w, B8 v& G/ c1 }3 k  A5 F" s7 O8 N, F
2 k) q( X' Y* _( G- t. Y: Y
另外,早在2018年的“微信公开课”活动现场,微信团队就曾详细阐述过自身的设计理念,他们期望用户在使用微信时,能拥有一种“毫无负担的体验”。7 [; z$ ?( n: [# ^0 p2 Z. k+ l

4 A) h6 f/ P, A- m# m; b. G+ k
+ j+ P" K1 H5 G( W; z- p3 {
: y; `6 |) v* D& ~9 D( M/ r+ P
图源:微博
- f: K2 B  v7 R

1 M+ a& V" E! r张军称,微信一直都该赋予用户一种能“摆烂”的权利。这是因为微信一直强调的是作为一种生活方式,而非工作方式。要是用户有工作方面的需求,可以使用企业微信。至于究竟该以什么样的标准来判断是否应该具备某个功能,核心就在于要降低社交带来的压力,让人们拥有“摆烂”的权利。
: h4 l: m0 q5 [* h0 w2 ~
: R' Z$ }+ U4 M7 I, k8 M* r3 e
! J$ |9 V% X$ s: P* R: U6 T8 f所以微信官方才会不断地强调,从第一天起就没有"已读"功能,以后也不会做。小雷认为,要是网友们仍旧盼着微信推出已读功能,那建议不妨趁早打消这个念头啦。2 c+ P; |7 t# C; V/ P$ I4 w) Q
4 Q* z' m9 b* M/ X

8 k5 }8 w8 D$ i) @5 T一些网友明确表达了对微信开通某些功能持反对态度,例如:8 h0 O* |" t. t! }8 k3 y
5 q# K8 R. a5 P) h. H: m6 x- [
; P, B( T6 Q% j  S% r5 }
“要是微信真出了已读功能,我立马就卸载,这可不是说着玩的。”
6 ~, j4 N- V# i4 S" P% j; f, u( }' o

' a# h! l% N7 M" e0 B8 b“很好,希望永远不要有已读这个功能,放过对方,也放过自己。” ' l4 G4 _5 O& Q# u7 [1 A

( S) L3 a6 T% J2 Y! a
. ^- a. C. ^) G, U* x
图源:微信

1 f# Y! A* o8 A; l
$ N) x3 T4 x" Y2 {7 a4 C/ t/ X5 Z$ {' D2 [
对此,微信派则回应称:“放心,不会有这么一天的。”* ]; k' e' z& M1 h+ H7 N) F* X
. g0 w  W2 g/ c% b+ i: Y; o7 ]

) a4 n" s/ S5 U" Q# O. H还有一些网友支持微信能上线“已读功能”,像一些工作要事处理,或者男女朋友之间聊天,有了已读功能便能知道对方是否已经接收到信息。3 \4 I5 \* \# T2 O" F( V( I
9 z( R# M# p4 z* ?8 }

& j3 b. Y* V/ h; ]-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最近社交平台上流传着一些截图,内容涉及微信更新中所谓“新增朋友圈来访功能”和“新增朋友圈停留时长功能”。针对这些传闻,腾讯方面明确回应表示,这些并非官方推出的功能,目前微信并没有查询访客的相关功能,同时提醒用户“不要使用第三方提供的此类功能,因为这都属于违规操作”。
+ E* y0 z: n9 K  p' o" e- w3 j: _5 V; h9 z* Z% B' z/ V

3 h" f  h  U# C话说回来,作为一款月活跃用户量突破14亿的超级应用,微信在功能方面有任何更新都会吸引大量关注。近日就有消息传出,微信平台已加大对“定制V”等第三方插件的整治力度,针对那些利用外挂等违规手段登录微信的个人账号,采取了封禁措施。所以小雷在此提醒大家尽量还是使用官方产品。  d6 u. i# O% l& K+ P9 r7 D. t; X; w
3 F4 f6 ~; f. y2 F/ q5 k) D, Y

3 P9 k0 _" S( F( b$ M3 V说到最后,对于微信不会推出“显示已读”这个功能,你有怎样的看法呢?快来评论区畅所欲言,分享你的观点。
1 F6 u# y" g" z* \- _8 g6 n- Q0 V/ F, e# G6 u( |9 D4 Z
『本文转载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推荐内容上一条 /1 下一条

EDA365公众号

关于我们|手机版|EDA365电子论坛网 ( 粤ICP备18020198号-1 )

GMT+8, 2025-10-31 22:41 , Processed in 0.125000 second(s), 23 queries , Gzip On.

深圳市墨知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深圳市南山区科技生态园2栋A座805 电话:19926409050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