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7月7日,智界系列产品总监@智界海蓝天在鸿蒙智行App上,正式揭晓了智界品牌的全新实物车标外观。
x
EDA365欢迎您登录!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 G' H4 K) K2 {+ l2 `0 v* I( ]
 , z, V' P: N; v) I' n1 E自2023年品牌诞生以来,智界一直沿用英文名LUXCEED作为标识,此次换标行动,被外界解读为品牌谋求独立发展的关键性一步。
 x* W) b  \+ t
 # _) T; {, G5 S( `从公布的设计图来看, 新车标延续了鸿蒙智行家族的核心统一风格——以盾形轮廓直观传递“安全即豪华”的核心理念,与问界、尊界等兄弟品牌共同构筑起具有高辨识度的视觉矩阵。
 1 p) ]" R1 e- s2 P1 E* u % l5 E8 O7 I3 E( F7 |; F
 
 ![]()  图源:鸿蒙智行APP6 ^: Y' u2 _! a, _2 z * l0 i* V9 }! u1 X( x$ g* v+ M
 然而,光鲜的新标识背后,智界品牌自诞生以来的发展轨迹却难言顺利,甚至屡屡陷入“高开低走”的尴尬境地。这一次的换标信号,能否成为智界摆脱当前困境、真正“全力向前跑”的转机?5 W6 R1 k5 ]9 z1 K
 % J& U! M$ I" o: e7 T) @6 v% s0 `3 F
 智界能否「换标改命」?
 - O. Z+ P8 @2 B1 g! K/ k* q8 B% K7 L" Z- a! r
 F, P$ W% ^8 T# n$ _
 作为华为与奇瑞联手打造的智能汽车品牌,智界自诞生起便承载着“华为智能科技+奇瑞汽车制造”的双重期待,但智界这个品牌,从出生至今的表现却一直令人忧心。0 Z, O/ q  f) [, Z. z0 F' ]4 h% m
 ) b6 U6 X4 p6 z; j
 2023年12月,智界首款车型S7高调上市,凭借华为光环加持,其订单预订量迅速突破2万辆大关,声势直逼“第二个问界”。然而,这份亮眼成绩单背后却危机暗藏,上市不久,便有车主在社交平台控诉交付环节乱象丛生,车辆屡屡无法在承诺期内交付。
 : h. Q# p( o! Y4 t - s( R9 T' H! m" m
 据《第一财经》报道,多位一线销售人员表示:“手里握着订单却交不出车”,为了避免激增的客户投诉,终端渠道甚至被迫暂停接收新订单。
 5 L. I' ~3 Y3 c) O
 - E4 d4 K; \* |" w) P; N0 _交付体系的崩塌,直接导致了S7销量的雪崩。其上市后的首个完整月销量惨淡收场,仅为784辆。在随后的数月里,销量也持续低迷,长期徘徊在三位数的尴尬区间。对于肩负品牌开疆拓土重任的首款车型而言,如此 “高开低走”的惨淡开局,彻底断送了智界“一炮而红”的可能性。
 . k4 k* F, c) X; Q% s
 ![]() ) f, l5 Q. E6 W1 [5 T0 D) y  T: I  k  ] 
 图源:智界 0 [4 m2 G3 S" n; Y4 P& h
 + {5 `" t# K4 F0 |. ?- c% P; G/ F7 E8 m5 \2 C
 更令人困惑的是,在销量泥潭中挣扎的S7,随后竟上演了“一年三改款”的戏码。 频繁的改动非但未能点燃消费者热情,反而显得策略摇摆不定,进一步消耗了市场本已脆弱的信心。消费者对S7的耐心与期待,在这场仓促的改款拉锯战中,被逐渐消磨殆尽。
 9 P8 Y6 {& `8 j  X ! ^5 X0 o- |* d& F  }6 g8 U
 后来随着智界R7的发布,品牌才终于迎来了久违的销量小高峰。去年10月7日,鸿蒙智行发布国庆假期战绩:累计大定突破28,600辆,其中R7以9,600辆的贡献一骑绝尘,成为绝对的销量支柱。上市不足半月,R7累计大定便已强势突破20,000台大关。# N) N0 ?( _7 N' w# y
 7 C- R) f0 n$ u, R
 这一捷报让余承东难掩兴奋,他在微博发文:“除了问界M7和M9持续热销大卖外,智界R7起来了!构筑一个全新品牌实在是太难了,智界品牌随R7崛起。”
 7 {& t+ {# ~3 l" D. Q* r
 A0 }" o: E, \% T
 1 C$ s1 t$ ]) `- X7 u
 4 {: ~( j* v5 n1 k9 }& ~
 图源:微博' {2 X5 x: B- X$ |% x0 ]4 _ ! [4 ~+ r9 i  P* H/ u# {
 0 z7 A" Z9 J1 k/ x- Q  B
 甚至在其后的直播中,他信心爆棚地宣称:“智界一定会起来,因为我一般都失败两次,第三次一定崛起。”字里行间洋溢着对智界翻盘的极高期待。
 0 n/ }9 s9 o% Q" [* L  B: ~& o7 S- j- y
 7 u' _0 T5 x/ L8 z0 J; n3 d8 N2 C) d) j6 K' O" y+ O9 e
 然而,这份由R7点燃的短暂热度,不久后便急转直下,迅速坠入谷底。 2025年上半年,智界品牌销量持续低迷。奇瑞官方数据显示,刚刚过去的6月份,智界品牌(包含R7和S7两款车型)仅交出2,459辆的惨淡成绩单。 这与R7上市初期的风光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也宣告了余承东所期待的“第三次崛起”再次落空。
 & |  S' L. U" X+ _3 i$ W
 ' \: n: @/ M9 h4 ~/ b7 u不知道大家发现没有,智界这个品牌,经常出现“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的尴尬局面。
 3 u$ l. W. h' O ) V# ^- C& l5 X+ r) U% _
 车主更是愤愤不平,说智界是管生不管养的“野孩子”,因为华为的重心在问界上,而奇瑞也没有为智界倾斜太多资源。舆论甚至逼得智界产品总监海蓝天在微博的个人介绍上写了几个大字:有人疼、有人爱、有人管。2 a+ Z* q8 D. g  d
 
 2 n9 R( g4 R7 A+ L3 ^( t. Y! }: B( A
 . ?; A4 @) x' `# f/ R- S![]()  图源:微博$ P* k9 E/ v; n+ r
 在这个品牌发展的十字路口,智界更换新标的举动,其意义早已超越单纯的视觉焕新,更有可能承载了品牌的“独立宣言”。. T1 l4 T& g2 q
 ( Q7 ?6 a4 s2 y" a
 近期,关于“智界独立”的消息也广泛流传于网络,真假难辨,但在网友“建议智界品牌从奇瑞汽车独立出来”的帖子中,海蓝天评论“正在按此落地”。同时,结合海蓝天在鸿蒙智行APP上的贴文:“本周之后,智界可以全力向前跑!”,智界品牌脱离奇瑞体系、以更独立姿态运营,可能已箭在弦上。
 4 ^" m3 k" x9 U- d3 D
 7 L5 a7 J% G' O3 _1 B换标众生相:别克像指甲刀,丰田像厨师帽# ?3 @0 @' u$ t9 P8 a
 
 9 W7 |$ m" e) D0 i6 s6 s' W$ h
 : s$ d( r0 F* ^车企换标在汽车市场并非新鲜事。 近年来国际大厂到自主品牌都在酝酿一场重塑品牌“脸面”的换标运动。
 0 _+ j- L, K: E6 Z : X" R3 d5 w  B, f3 ^9 v& X( W
 驱动这股设计浪潮的核心因素之一,是汽车产业向电动化、智能化加速演进的时代洪流。 燃油车时代立体感与金属质感的视觉语言,在数字交互主导的新场景下已显格格不入。 因此,扁平化与极简化顺势成为新标设计的绝对主流。! B' X: T* ]4 Q/ _
 
 ' Y4 t1 w% z  Z6 I. d7 M" B' b原因在于,简洁的图形在车载屏幕、手机APP、数字广告等媒介上显示更清晰、更具现代感。同时摒弃传统的立体金属质感,采用单色或渐变色调,更能体现电动车的前沿科技属性和未来感。
 5 D3 X0 Q8 E9 ?) _, G3 P9 B 4 U- X8 n( g; V7 f- E
 今年7月1日,宾利汽车正式发布了全新设计的“双翼”徽标,对比新旧标识,可以发现其彻底摒弃了旧标中柔和的立体双翼造型与细腻的羽毛纹理,采用完全扁平化的图形处理。原本左右不对称、形态自然的羽毛,被提炼为对称且具有几何切割感的锐利线条。
 * J& ^" m2 b  x5 _/ O' T 4 r& m! _( @! D; F" c/ Z' j; s
 
 ![]()  图源:标志情报局# a" a1 m9 X+ a9 l* r
 , [0 A3 p2 u. ]( |; [  Y  M这表明,即使是最注重传统与手工质感的超豪华品牌,在数字化生存的时代命题下,也不得不向清晰、简约、高适应性的视觉表达妥协。: G6 u4 l+ |/ S4 w" ?2 C
 ' @' Y7 I& ^9 x% o; C" Q
 在宾利之前,大众、奥迪、别克、丰田在内的众多跨国汽车巨头,均不约而同地换新了品牌标识,且新标的设计策略惊人地一致,几乎清一色地拥抱了扁平化风格。3 j) u8 {% Y& Y
 
 7 i% Y0 I9 h2 C- x; f8 J* M2020年,宝马便率先启用了全新设计的扁平化Logo,不仅移除了标志性的黑色外环,更完全摒弃了任何形式的3D立体质感。最终呈现的,是一个仅由透明轮廓勾勒出的经典“蓝天白云”圆形图案。 3 {" e' h1 V) J
 4 ?, u0 ?. _' l% L2 u5 i
 
 " B# Y! X: G, v( c
 ![]() , \5 p, [2 d3 ^( p* m3 u7 C" z
 图源:小红书6 m% O/ t! p* {1 T, ? - g3 E; ]& C" Q6 p4 D6 G7 _6 i
 奥迪的四环标志则是从银色立体感变成了黑色扁平化。另外,在2024年11月,奥迪还发布新品牌AUDI以及全新AUDI字母标识。这是奥迪115年历史上首次发布新品牌。' Q; g4 `; l# N! G
 
 ![]() 6 q; Q$ h. F; j* A! R. { 
 图源:小红书1 j$ a" h' |( ^ 
 3 ]; r, e, t$ o7 ^别克同样迅速跟进这股风潮,对其经典的盾形徽章进行了大刀阔斧的简化革新。 原本繁复立体的盾牌轮廓与内部细节被彻底剥离,最终演化为三条简洁的平行斜杠。就是这造型确实像“指甲刀”。
 9 v6 {3 r/ M. G' e. c- `4 P. P  i8 s% f" V0 P4 e  e: J
 
 ![]() 6 [3 U- w" H' i2 G7 K3 o 
 图源:小红书1 ~  T: n+ C2 k ) R4 n" T1 B4 o7 p0 s
 丰田皇冠新logo也从昔日的立体浮雕质感彻底转向扁平化设计,当然,毫无意外被网友调侃成像“垃圾桶”和“厨师帽”。
 9 U, |% V  x& f- r7 @4 Z. ~# ^) q; T
 $ {3 x, e2 q+ _7 R3 R0 f
 
 % Y9 a5 ~! W4 \3 c8 `![]()  图源:小红书9 @$ d, I9 S" W6 w! D$ v
 中国品牌同样深谙此道,紧跟国际潮流,不过,在视觉进化之外,中国车企换标还往往承载着更强烈的品牌向上或战略转型信号。8 \4 x( n2 |1 f" B. N+ d
 8 U* }/ N+ ^$ a& |6 D! U& D
 例如,比亚迪从饱受争议的蓝白椭圆标,到极具中国韵味和现代感的“BYD”字母标,再到如今高端车型采用的更具设计感的发光标识,映射了品牌从入门到技术领先、冲击高端的蜕变之路。
 ! Z! m* C; j% r4 C* z0 M
 # r, a0 }7 u" |5 T吉利在收购沃尔沃后,也不断优化标识,最终形成简洁的盾形六块宝石设计,既保留家族传承,又更具国际化和精致感,为其多品牌战略奠定了统一的视觉基础。
 9 N* p& }$ |) E $ W# Z0 `. U- s: A* d
 新势力代表中的蔚来、小鹏、理想等则是从诞生之初就采用了高度简洁、抽象的扁平化标识,直接面向数字原生代用户,强调科技感和未来感。  e/ ~" s( L7 ^# Z
 
 & O5 k- D) I( U3 `- u) l3 C换标不等于换命,“里子”比“面子”更重要  p/ y: v+ u( a" C3 ~8 H2 r' H: f
 ; o# a4 |* N+ @& e' p' J/ L
 
 3 m' f; C1 M0 m换标只是品牌升级的“面子”,是战略意图的视觉进化。它确实能在短期内吸引眼球,制造话题,甚至提振些许士气。6 S6 X6 s4 p# S& F/ S+ u/ o( \
 # O7 W. a! d+ f- X# X- T3 [
 然而,如果缺乏核心技术突破、产品力提升等“里子”的强力支撑,换标很容易沦为一场自嗨,如果无法真正解决根本问题,消费者和市场最终还是会用脚投票。
 3 L& M: h. t6 E0 B7 Q+ U , o! r: C  d* p5 P  c5 \) ]% i
 回到开头,智界换标传递了品牌寻求改变的决心,是一个积极的起点。但“换标”本身并非解药,智界的销量困境,最终还得从产品身上找原因。3 w! T  A: ?% _! H# q. E
 
 1 O7 ?' d3 g* ^! M- _  ^, u  V在此,电车通向智界发起三问:
 : j' p0 u' T- j- v! X 4 T! t6 t$ d0 E$ x4 {. b; ?
 
 # O' ]5 \& l+ a* o5 |9 e
 换标后能否获得更专注、更充足的资源投入?确保研发、生产、供应链、销售服务体系的顺畅高效。$ M. i2 n" {! ]$ u$ w: h% [% U
能否建立清晰、差异化的品牌定位和产品策略?避免与问界同质化竞争,找到属于自己的细分市场和用户价值。+ `9 x: w* q  P( C% h! `
能否彻底解决历史遗留的交付、品控、服务问题?重建用户和渠道信心。) |% ?) E/ v/ L  b- a" z
 , p9 C0 M  a0 J/ F换标并不等于换命,前车之鉴比比皆是,哪吒汽车曾高调更换品牌标识并进行大规模品牌升级,投入巨资营销,围绕logo投入的费用高达5亿元,但最终未能挽救其因产品竞争力不足、市场竞争加剧而陷入的销量与经营困境,最后不也成为黄粱一梦。# k9 S+ j0 f' r0 y) A
 
 / o  a9 H7 B; s! i可见,没有坚实的产品力、核心技术、用户口碑和健康的商业模式作为根基,再炫目的标识都只是空中楼阁。最恰当的例子就是劳斯莱斯,并非车标赋予了劳斯莱斯无上的价值,而是劳斯莱斯百年积淀的极致工艺、顶尖性能、尊贵体验和品牌文化,让其双R徽章成为了全球公认的顶级象征。
 ! x% T# k7 `4 A3 T * B. [# Q( Q2 ]
 对于智界,乃至所有寻求通过换标焕新的品牌而言,新标识只是发起冲锋的号角,而不是宣布胜利的宣言,通往成功的道路,必须用扎实的“里子”一寸一寸铺就。智界能否借换标之机,真正夯实内功,解决痼疾,跑赢这场艰难的马拉松,时间会给出答案。$ i; f/ L; m* `7 h+ W( z5 X
 
 * j/ g2 c4 g% a" [# T. A7 T+ ?『本文转载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