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赶在AI穿戴时代,华为迎来了WATCH数字系列的新一代产品——华为WATCH 5。
x
EDA365欢迎您登录!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 p1 q. S. w; ~8 @- X4 C" s( m4 E) c3 _% f, ~8 O9 X- f- d4 s
 
 9 G" D+ a; h7 ]! e: M* Y( t8 R智能手表并非一成不变,即便难以媲美专业医疗仪器的数据,大家也对智能手表的监测精确度、监测效率有着不低的要求。而在这个追求智能手表成为个人健康助手的当下,“微体检”的概念开始变得流行,短平快的体检功能,似乎更对得上这群“养生年轻人”的喜好。0 \  o: M5 ^/ u( g0 v! p+ u9 O- r
 9 G' q% G, t) x! x+ t& x
 # X# C7 }9 F: r! a5 _
 
 (图片来自雷科技摄制)$ M- ~% _6 s, D  Y: t+ f1 J3 y ; T: X" u. c0 }, o
 * J( m# P- T6 ]+ N# R
 有朋友最近在问小雷有没有健康监测比较好的智能手表推荐一下,刚好借这次体验机会,看看华为WATCH 5能否延续以往数字系列的竞争优势,以及又有哪些新的玩法和惊喜。
 . t, ]% H& ^& \  N  r  \* C( ]1 m
 & y2 r3 ^! \6 u' a" N& N) j5 q4 w, \! b* _: D; ^/ j
 不锈钢+球面蓝宝石,设计够味了
 - ~. w4 f# z3 ?8 ~% R! y4 s& i: h
 % K/ j; K: D+ j* K2 x- w2 h- x0 ~( ~7 b& T5 {% A
 5 u$ }  j7 Y1 o1 O8 F, `
 华为的WATCH数字系列和WATCH GT系列,在外观设计语言上依旧有相当显著的区分,前者更注重科技时尚元素,后者则更符合经典腕表的审美。华为的穿戴产品布局十分广泛,那如果对方形表盘设计更有兴趣,华为也有对应的可选产品。- a/ ~( Z) a# T! j- |
 3 ^% R% L1 o( J3 a, j) T" w
 
 - D+ r- ^+ ]+ L5 \5 L! S+ E" `. J3 U" E8 K, u0 S7 A8 w* _
 
 (图片来自雷科技摄制)7 i" i1 o# Y/ M) U/ [- U; x % @6 E. r  e" \  j7 P2 Z
 
 * [8 J) G) |8 J* F" M回到这块华为WATCH 5上,小雷拿到的是46mm苍穹黑版本,表壳用的是不锈钢材质,表带同样是黑色,氟橡胶材质,算是相当经典的智能表组合了。但小雷手上这块WATCH 5只是整个系列的“冰山一角”,46mm版本往上还有航天级钛合金表壳可选,42mm全系只有904L和316L不锈钢。" h1 ?6 ~' P# m6 n; |$ t; j& Q  v1 _
 
 & U( G  ?4 R/ d9 \9 p) F1 I5 o: c
 2 }. y1 I+ l/ P9 ]) `- e/ m! s8 q比起钛合金,不锈钢的表身重量略大一些,氟橡胶表带和不锈钢表壳的组合一定程度上会加重这种分量感,实测46mm不锈钢版本+氟橡胶表带,整机重量91.5克,还是需要适应一下的。
 9 C  S+ P) c! U1 j5 \9 X8 n6 W
 
 & k$ x1 Y9 c7 m6 I) R' ?  T
 (图片来自雷科技摄制) ( K( h, i5 Q$ b; e! ~' |: j0 S
 - L# G5 a' ^0 t0 S, X2 N7 @, W- ?' h3 s9 x. \) Y, d( S* v
 华为WATCH 5全系标配球面蓝宝石表镜,侧看就能看出来一层球面凸起,平添了一点高级感。! b9 e$ ?( ?' g3 H8 S2 {9 \
 
 6 X$ ~. m, ^5 z* _- ?' O+ T, K7 x$ ]$ A% M9 u' }  s
 配备传统玻璃的智能手表,如果不贴保护膜,表镜长期暴露在外难免会留下各种不能修复的划痕,贴膜看着掉价,不贴膜又会让手表“伤痕累累”。蓝宝石表镜的莫氏硬度达到9,仅次于钻石(10),理论上可以避免手链、沙砾、戒指等硬物划伤。
 / B; z( |+ i4 W: `0 P
 - D4 z7 a" e! E1 X) _/ b) \3 g. T- ^
 
 (图片来自雷科技摄制) * C. [0 W* \( t9 x" {) j
 : n. k* t7 a' f8 `
 6 q$ }2 V) A; C: Q% r) J6 m6 b表镜之下是一块最新的LTPO 2.0大屏,小雷手上的这块46mm版本,官方黑边数据为2.2mm。比起高级感更重要的是,这块屏幕的局部峰值亮度可以达到3000nits,按照华为的说法,这是目前业界最亮的屏幕。6 E2 ?9 b" Z  k0 f4 g, B4 V
 
 ! @! l. a- }- K# c# u3 H) l5 c
 & m' o& S+ ]  q: t屏幕亮度对于经常佩戴智能手表,或者是经常用智能手表获取信息的人应该算是个痛点,甚至可能已经习惯了户外看不清屏幕内容这样的“设定”。小雷拿着华为WATCH 5到户外走了走,实测它在户外场景时,屏幕亮度比起同事的WATCH GT4的确好了不少。
 8 d+ h+ W, y& X1 g8 ?
 ! A! L0 ~2 e' y* D% w! U, j) J( s5 O* U! A
 
 (图片来自雷科技摄制)' [1 v& w, C, n/ A2 Y8 X: i: a 
 , ~% n! j% f6 G' ?1 U3 J- [4 r& Z7 G& o, W9 O7 v; U
 除了能看一些简单的微信消息,甚至连手表内的导航和地图都可以用起来了。不过因为球面表镜设计,再加上屏幕没有配备AR抗反射涂层,如果不是正对视线阅读,屏幕的一部分难免会被外部反光遮挡。
 - r0 c1 `( L" R; S" C
 ) P- x- f9 y5 w: G  C1 O" d. \1 x: v: Y9 B* m' V
 外观的部分就这么多,毕竟华为造智能手表绝对算得上炉火纯青,质感和高端制造工艺的拿捏基本上挑不出什么毛病,各种零部件的组装严丝合缝,喜欢WATCH数字系列设计的小伙伴自然是不需要担心太多。要是你正缺一块有科技感还能给自己的穿搭加分的手表,小雷可以冲着这个外观将华为WATCH 5推荐给你。0 H0 ?& Y0 P3 Q6 N7 B; T
 
 ) u1 D! ~7 \, M
 - V- ?9 S  K+ B4 h4 I" y+ z" [2 N# c首发智感窗,健康监测更精确了
 7 m0 o. m6 }+ p7 s. l+ S' ^
 , T. Z: a( L, T! X
 0 t! q# Y. F) s# O9 v5 i+ S1 t" |" ~1 }, p' x* {. \. P% t
 撇开外观,我们来讲讲华为WATCH 5身上一些与众不同的地方。
 ) I1 _8 F5 W4 p" b' ?0 t6 @
 3 |: H: n3 C. T$ v$ H/ O$ u! a5 H  x0 G1 R' l! v; x+ Z
 如果你刚买到华为WATCH 5,注意力大概会被侧边的“新东西”吸引。除了华为WATCH系列经典的可旋转表冠和下按键之外,这次WATCH 5首发了一点新技术,就是“多感知X-TAP智感窗”,它由压感传感器、ECG电极和指尖PPG组成。5 }- Y5 a( M- ?- p
 
 8 F6 _7 a1 u: a9 B& s5 O7 M2 x0 N/ j/ a" T+ R  k7 `
 
 (图片来自雷科技摄制) : B  t: d. O3 x$ s# g7 Y# {. L* Q  h  F3 N
 , J) ^5 D$ H+ T3 a6 S3 V* F& A* A
 这套系统的加入给华为WATCH 5增加了不少功能,同时也能让手表收集到更准确的身体信息,包含指尖实时血氧、血管健康,以及更精确的ECG数据。同时还包括目前智能手表比较流行的一分钟微体检,都是借助智感窗实现的。& f# A% M. u" i$ x' G
 
 ( k0 x5 G6 X0 U
 & V& V5 X8 G! P% F: X2 P血氧检测功能在智能手表上并不少见,但传统智能手表的检测方式,是依靠腕部传感器收集信息。但要想获得更准确的实时血氧指标,一般是借助指尖血氧仪,收集指尖数据获得。血氧指标也是人体健康的重要指标之一,感冒、发烧、肺部疾病,以及高海拔低氧地区等影响,都会体现在血氧上,95%-100%是正常水平。
 0 f' l3 N4 X0 o5 j# D3 `% N; d" T+ X/ N: r" i( g
 * v5 O# N0 t. w( i- X: N* R4 {
 # x  \2 Q7 z. o$ r2 k6 M. n
 
 (图片来自雷科技)- E/ V5 g& o- J5 n# y 0 ?, D/ u! `+ b$ S
 
 3 ^6 A! a9 R$ d5 o4 M1 @1 s但按照华为的做法,显然不会只在监测层面“秀肌肉”,之前的AI实时人眼监测,以及隔空投送,华为都做了一定的交互玩法,WATCH 5也不例外,为了让你更多地和智感窗交互,它引入了几个玩法:第一是新的表盘;第二是按压3秒进入微体检模式;第三就是跳一跳游戏。+ h. Z4 ]3 S6 G$ m) @
 : `' g* X1 Z& a; b7 m
 1 z3 n* X7 ?- u! |1 F5 N/ f& ~& W( ]
 双击屏幕进入表盘的交互模式,当你按压智感窗,表盘就会根据你的按压力度做出反应。
 ! f4 h6 w7 _( ~1 @% l' G2 g' T1 t$ q5 P
 
 , H0 X- T. `. Z% n+ [* F5 ?0 t! T6 W) ^6 I8 J8 Z: o, A. J* ?. V' _
 
 (图片来自雷科技摄制) ! _! l5 ~) P# v  @9 B7 o6 u: s- P, v
 & t) h6 o3 ]% a( D& v  h0 E  e6 P  r2 E0 y: n/ k% J! y
 非表盘交互下,持续按压智感窗,则会快捷进入微体检模式。( _; {) S$ @- S$ D; U# C, q
 / i& i2 i5 Y' X1 X* H
 : Z& v: k! R7 D" d
 
 6 p& N7 M/ ^2 V# h. D
 (图片来自雷科技摄制)9 X4 ^6 T. x# K$ |* `4 K 
 2 v! _, M4 Y/ W% h) k# ]! L' x
 5 ^) v) N' X, Z6 n# S2 w$ [8 s- Q当然还有通过感知按压力度进行的跳一跳游戏,谁也没想到一款在手机端“过时”多年的小游戏,竟然还能配合这种交互方式重新出现。
 , X" d& l. G0 l# G2 }4 y& Q/ F0 h( b2 u; Z. C
 
 / D$ i0 ~, [) F) l8 {0 p
 # u! S% q) o6 a5 ]
 (图片来自雷科技摄制) 9 W+ \# C% L& u
 ) C) Z1 {5 l  c% `
 5 _" |* }( x! f( V4 o这些玩法在日常生活中其实没有特别多的实用意义,除了快捷进入体检模式之外,像玩游戏、和表盘交互,本质上还是华为希望通过这种交互方式,让你记住智感窗这种方案,说白了就是多用。
 ! r+ J$ Y$ W+ W5 E
 + W, h+ J! i7 _6 v1 ]7 i" F7 d9 X
 好用归好用,密集的交互和游戏一定程度上是以牺牲续航为代价,几款支持智感窗按压交互的表盘,耗电等级都是3级,玩倒是没问题,就是注意一下充电。0 J, b8 j9 y) _7 c; W3 k% H0 R! ]
 
 ; u5 u, m7 J+ w% {, }- F' F. v
 5 M" M$ n, N; W" ^; _# }! o作为首款鸿蒙AI智能手表,华为WATCH 5引进了生成式的AI大模型,长按下键唤起,可以向AI助手发起语音提问,主要用途是文生文、指令执行等。根据我们的实测,WATCH 5的AI助手不会给你生成一长串的思考链,就连回答也是尽可能的简约,能不废话绝不多一句。
 0 U9 Y: Z$ S6 W! i1 f* {' b9 H) v- P0 X. G' `6 c8 C+ t/ b
 
 6 A' j2 ^/ m1 A1 m
 (图片来自雷科技摄制) ) k7 ~$ R7 t4 |* Q8 G. Q3 `! P, t
 2 s7 o7 o3 r7 S3 {3 t" K+ o- p& B2 c; s% l
 手表上的AI语音助手肯定不是用来进行复杂的命令推理,它的作用更多是回答一些生活上的问题,比如“苦瓜隔夜可不可以吃”“每天摄入多少盐分比较合适”之类的,这应该才是华为把AI助手搬到智能手表上的初衷。
 8 [3 x' S9 H9 D- V1 M9 e0 Z9 S+ v$ H$ h6 Y2 l! ~% b- b. M" Y  J$ w# v3 Z
 7 q3 l6 f$ g7 n1 M; t2 B( m
 另外就是AI手势识别,这次的华为WATCH 5支持双指敲击和双指滑动切换选项两种。最常见的场景小雷认为应该是敲击展开实况窗看外卖进度,尤其是当你只有一只手能够空出来的时候,抓空看一下外卖到哪了,或者是远程遥控拍照,计时也支持手势操作。4 ?+ `9 r3 C# E
 
 & A" Y1 h  B) U# C/ Y# P8 Y1 H) Z. K* S% P$ Y! l- I
 
 (图片来自雷科技摄制) % ]5 S% }: C# C4 b7 J1 `+ T' Y- Q: s( F+ S  Y4 E# ?
 7 `( s& k" r( K1 F( k& k
 小雷有一位朋友就要经常单手带娃,一只手抱着孩子,另一只手还要忙不过来,接***成了大问题,至少他是对这种隔空AI手势有一定的需要,手机、手表、耳机形成联动闭环,只需要敲两下手指就能接到***,他正需要能满足这么一种场景的解决方案。& |" C/ z$ C; H
 , r* c* v8 Y, Q& G
 
 + o& g6 X: \6 k  _) g6 q不过就目前小雷的体验感受,这套AI手势交互对手势准确度、手表的角度和高低有一定的要求,并不是随意状态就能触发。$ S) r3 `1 A* v
 
 1 Q3 f( P: o, s/ C
 # b& @& @# E2 O* N7 O* ?+ \当然了,小雷体验到的这些功能,有一部分是需要配合华为自家手机才支持的,凸显一波自有生态的必要性。  {3 z' k4 A, U" I5 s7 P' z
 
 # \! Y; _+ J0 p
 9 J! E6 t5 z# x: u; Y1 D最后再说一下手表上的这套鸿蒙系统吧,系统流畅度很高,高斯模糊等动态高级材质渲染做得很到位,并且每个选项卡片都针对圆形表盘做了优化和适配。% `3 u) F9 n4 S7 m/ l
 
 3 M% P/ a2 K- F+ _, w7 O0 w& r' U5 Z1 }1 ^2 e8 b2 x
 老实说,比起高端的外观,鸿蒙AI系统才是WATCH系列手表的内核,要体现智能穿戴在日常生活中的必要性,除了发挥智能穿戴本身的监测属性之外,还要加强监测数据的准确性,还得发挥多设备协同,提供建议,并且将AI能力延续到手表上。
 . m+ u+ M2 J, f; B. A5 X3 x: R+ \0 B
 
 2 {8 H3 b$ T* o# U! F% w# s8 m6 ?; ^- |" G
 
 (图片来自雷科技摄制)' R- k# @" ?! W: G' S) h 
 0 ^0 e. c2 b2 l% i. z$ F1 u$ ?, U( ?: M  Z. p
 有别于传统的AI算法和检测模式,华为选择在手表上做了一次加法,用更多传感器去收集指尖信息,支撑更精确、更多元的健康数据收集,给系统提供更精确的建议。( r) [3 p4 B8 m$ s) c& ]# U
 
 + w. `' D8 N- y1 r
 1 U# B6 @) d, R" i0 o# D! p就这一点,华为WATCH手表就足以成为华为手机用户的“刚需品”。
 4 }# a5 g( m% _
 4 R0 v0 z- T) f/ ]
 : T/ K1 A' ^7 ~3 o: G雷科技总结:华为智能穿戴的护城河更宽了" c. e+ Q) k8 p$ T" m* ~
 
 1 o) `9 _8 \+ a3 e! ?8 w
 ) ~; K! ^9 W4 `! ]0 l& @# ~; w/ [0 U9 U9 X$ |
 在雷科技看来,华为WATCH 5仍然会是华为智能穿戴护城河的重要一环。7 ~* n, B( m7 g
 
 & h' Q; \0 q/ K6 k: ?3 c% I0 U; i4 B6 w' ^7 ^' ~
 为什么这么说?市面上大多数智能手表的健康监测方案,在技术路线上有一定差异,但总体表现大差不差,都是靠单维的传感器检测外加算法结合。小雷认为“多感知X-TAP智感窗”,让WATCH 5这块手表跳出了智能手表惯有的检测方案,加入指尖数据收集,是为数不多支持PPG和ECG的智能手表。
 # d% ]3 V4 B' V+ n( u( t0 E! Q+ m, G' d2 _
 # a* `+ Q% ]3 N  c  y& E# I6 G
 实际上,小雷问过很多戴着机械表,对智能手表感兴趣朋友,基本上都异口同声地说“这玩意儿检测健康准不准?”不难看出,他们对智能手表的想象并非只是一种没事玩一玩、看看时间的“装饰品”,对于智能手表的核心能力,这一类用户会有更多的期待,希望能用手表记录自己的睡眠、心率、血氧等,“年轻的养生派”大概就是他们吧。
 1 }7 W2 Z; {9 X1 O
 $ n7 n: X, d5 g  k0 P" s
 p( h9 F6 {& v( }/ l+ z! [$ `9 k
 ; d3 P% s' d& O# e2 @
 (图片来自雷科技摄制) , J4 d7 e* b1 s& B2 S% I6 J, ^" W. a: G
 8 v0 G) \, A0 K! e
 华为智能手表之所以会成为一部分用户的“刚需品”,必然有“不得不买”的理由,智能手表作为手机的周边,想要做得成功,一定需要这样的因素。
 ) }5 H& ?3 v% N7 y
 7 _) b5 O- s% J5 i; `
 ! _3 }5 C5 O6 X( o/ L2025年第一季度,华为智能手表以37%的市场份额稳坐国内第一,除了本身软硬件解决方案做得好之外,华为还挺懂消费群体对于健康监测方面的需要:不需要媲美医疗仪器,但监测精度得能给他们带来有用的参考。你以为买华为手表只是为了一块手表?买的当然是手表背后完善的健康监测和算法服务。" f% q2 H9 T  Z6 b+ Y
 
 ; g/ _! Y0 w  ^# m7 F# t" m$ E
 6 f2 t9 S" U; ~: @% f6 O那这套服务好不好?市场已经做出了自己的选择。
 + _* g3 x! K5 `) X5 s% H7 w1 s! v" j# c  o' }( ~5 W/ Z: o4 K
 『本文转载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