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iPhone 26 还要再等好久,但 iOS 26 可能快来了。0 ^. G$ _& Z1 q( E# L  A" ~, Z: S/ g
x
EDA365欢迎您登录!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 j; p. y: L2 D
 - F+ h! [3 K* L  Q" U% S
 在 WWDC 2025 即将召开之际,彭博社记者 Mark Gurman 突然爆料,苹果计划在即将到来的 WWDC 大会上,对操作系统版本号进行一次大调整—— iOS 版本都将直接从 18 跨越到 26(对应 2026 年)。不仅是 iPhone,这项变更还会同步覆盖 iPadOS、macOS、watchOS、tvOS 与 visionOS,形成统一的版本命名体系。
 5 `# P0 \; i5 w5 Z8 L
 6 p& }+ R0 l- K. y7 B1 O! z! t* j' \
 尽管苹果方面还没有确认,但它已经在开发者与果粉社群中引发热议。版本号的突变,往往可能意味着某种「断代式」的革新。而过去这一年,苹果在 AI 领域的动作,特别是 Apple Intelligence 在 WWDC 2024 后的迟滞与反响不一,似乎也让它需要一个新的姿态、新的命名,来表明它想重新定义新版本系统的决心。
 " W5 F0 l0 B, q  B* m4 Y, I2 ^: i  Z* Q8 I' w( w2 V; }
 
 4 G( J# A( T2 x1 P5 y# K9 c当然不只在软件,硬件上,博主 Magin Bu 放出了一段视频展示最新的 iPhone 16 Pro Max 机模,与之前爆料基本一致,采用了新的 Deco 设计,也采用了类似小米 15 中框包裹正方面的设计,手感在理论上会有明显提升。
 * V. W1 S, k+ R. J9 U$ `$ L, A9 v/ @/ B+ ?
 / Y( \' _  G9 i
 
 ' L7 b; w1 O0 \6 ?! B7 Y6 w$ r
 图/ X / K! q) ^% X/ A/ d! v5 \" w: C# t& m
 
 . n6 H5 q# K6 f8 @: ]4 A! L3 u0 a但与此同时,苹果的野心可能还藏在 iPhone 用户每天点亮手机都离不开「注视」的——灵动岛。本周二,美国专利商标局正式授予苹果一项专利,显示苹果正在研究一种基于「超表面光学元件(MOEs)」的新型 Face ID 系统,这项技术可能彻底改写 iPhone 正面光学模组的结构。
 2 b# p( q8 S1 u# v' n, f6 w& J& L! t3 N
 # W  M; j9 m5 y7 V$ @% }
 而这个用于承载 Face ID 与前摄模组的「灵动岛」,可以说是过去几年苹果为数不多的交互革新,并且成为了所有手机厂商效仿的对象,整个行业的趋势。但不管是前身「刘海」,还是现在的「灵动岛」,苹果的终极目标都是让它彻底消失在屏幕之中。
 ! U- V7 r  D* m4 [) f( u
 & B7 M8 k0 B4 O8 S
 7 D" M4 O+ T- V* r+ [+ F苹果要用「MOE」,让「灵动岛」隐形+ Q7 G/ e5 F& ^" V8 a. V
 
 , X/ X/ t8 _# V! q0 Y
 1 u2 G9 c8 a0 o% g
 ; _7 T9 X* T1 X2 b& m9 d3 y3 h根据新专利透露出的信息,苹果正在研究一种新型 Face ID 投射与接收系统,核心是引入了「超表面光学元件(MetasuRFace Optical Elements,简称 MOEs)」,这是一种颠覆传统的光学方案,不再依赖之前的曲面透镜或衍射光学元件(DOE),而是通过平面结构对光线进行精准调控,具备更小体积、更高光学效率与更强集成性的优势。
 + A+ j" ?+ Y/ D: _5 \* j
 . ^* w9 F) B4 r- W
 6 _, S8 i, _5 [5 S这听起来像是一次对 iPhone 正面模组结构的「瘦身」,但从技术原理来看,它还是对传统光学系统架构的推翻。
 ' D. x& j' @0 P8 W/ u" f* ^9 ^( z; ?
 - ?$ Q" b* P$ M  x8 B
 在现有的 Face ID 系统中,苹果使用结构光(structured light)投影方式对用户面部进行 3D 建模。一个完整的点阵投射模组通常包括两个光学元件:一个衍射光学元件(DOE),用于将红外光束分裂成多个子光束;再配合一个准直透镜,使这些光束精准投射成整齐分布的点阵,照射在用户面部,实现 3D 成像和识别。
 : `0 N5 u$ B% c8 f' T, r
 3 W; T- d5 q% l, a% h2 `% s( V( K, e+ Y  \$ D4 @
 
 " ?" @5 G0 A/ U$ x
 图/苹果 6 Y7 l4 F0 l& B% Z
 * |% ]% ^1 c1 Y# l5 _" Y
 4 V5 X  {  W9 D# _' q7 U这种设计虽然在过去几年中已足够小型化,可以嵌入到 iPhone 的灵动岛中,但它本质仍然是一个多组件光路系统,在设计复杂度、装配精度与模组体积控制方面存在天然瓶颈。, A3 c& R9 c$ [, E) ~4 D
 2 o. \) G9 g: c. U- e
 
 - q# u2 Q: w: w, ~8 c苹果提出的 MOEs 解决方案则截然不同。根据专利描述,MOEs 是一个单层的平面光学元件,通过在其表面构建亚波长尺度的纳米结构,能够同时完成光束的准直、分裂与方向偏移功能。也就是说,用一个扁平的 MOEs,就可以替代现有系统中两个甚至三个光学元件的功能。4 d' y: _0 z9 o5 k% e) X
 
 - `6 t$ a. _- `7 Q4 D+ r0 s/ @8 k* H: W/ E$ y8 `3 L2 ~+ Q* e' Z
 
 ![]() 4 \3 {! j7 R: R 
 图/美国专利商标局' ?$ B4 t" Y8 F 
 4 [/ H. q6 ?! o/ }  H3 `; M' ~+ w# M  b8 w- P
 同时引人注目的是,这项专利与另一个越来越多被报道的技术关键词——Metalens(超透镜)还有呼应。2 f. N; P/ h: r- ?: p2 T: s+ k
 u0 X/ E8 B# S" ]4 _3 K5 E
 : N& v4 N) g- v
 早在几年前,郭明錤、Jeff Pu 等分析师就爆料过苹果在开发一项 Metalens 技术,分别对应苹果的 AR 眼镜和 iPhone。到了 2025 年初,又有新消息传出 Metalens 将首发应用在 iPhone 17 Pro Max 上。. |. c# G7 h8 V
 
 ) f- s' |: ]7 }7 n
 & ]( E( L3 b9 v$ P4 c: W! [0 v实际上,MOEs 与 Metalens 同属「超表面光学(Metasurface Optics)」的范畴,都依赖亚波长纳米结构对光的传播路径进行控制。但两者的功能定位有所不同,Metalens 更强调将传统曲面透镜的聚焦功能在超薄平面结构中实现,常用于取代相机镜头、红外透镜。MOEs 则是一个更复杂的集成方案,不仅能聚焦光,还能准直、分束、偏转,是一种为结构光/ 3D 识别任务专门设计的「光学多功能平面」。
 & n; X6 w& i) C: h  s0 w2 \5 H1 _% m- d$ |; Z3 m( W0 B
 
 d1 f1 S9 A6 b# d& [& B% ~( a' W你也可以理解为 Metalens 是 MOEs 的一种可能实现方式,现阶段更容易落地,但 MOEs 的功能远超「透镜」本身,它本质上是苹果在结构光投射器件上的系统级再设计。' v# [2 s! t$ [( z" H0 v  Z
 - X6 d5 J+ y* c. V# z+ F: m
 
 4 u1 _5 G( w- t1 u8 v! U& K' n  t如果这项技术最终成功商用,不仅 Face ID 速度更快,最大的变化是灵动岛可以进一步缩小,甚至完全「隐形」,Face ID 有望走向真正的屏下形态。iPhone 正面交互,或将进入下一个阶段。
 / T: x. ]+ ?7 G! h5 ?$ ^0 V) P0 M+ n
 7 @3 G' k, w% D& M
 iPhone 17是MOE融入苹果生态的起点?- N2 ~" K; F1 Y2 i# {' |! N
 ( d4 P: T- |& G, I, v' s) d
 
 " r, Y7 o+ s5 F
 ; {  ^/ y4 X0 a( o5 |( k5 T目前关于 iPhone 17 系列的爆料已经不少,其中最值得关注的,不仅是摄像头模组的横向排列以及 Air 款的超薄机身,还有「灵动岛」缩小。数码闲聊站等多位爆料博主,早在年初就有透露 iPhone 17 Pro Max 的灵动岛面积得到了进一步的缩小。
 ! u. [9 a" f" q# b  ^5 m
 $ \" L" H) n; n6 ^! S
 ! Z8 ~9 y& B# S1 x3 p8 [
 ![]() - S' s; e# Q' e, p
 图/ X * S+ b% Z2 y% Y6 q5 x* @' a1 a0 d7 C% z& V  d" M
 1 O; c$ u; {( Y0 {
 而这背后的关键,则是一个看似不起眼、但意义深远的变化:Metalens 可能会首次在 iPhone 17 Pro Max 上实装,用于取代现有 Face ID 模组中的部分光学组件。3 p! a  N4 z( m6 U
 ! |) a1 Z: G8 u8 I, p5 A
 
 % s( ^7 }% b# i0 U/ Y1 p1 `* V1 l从产业链传出的信息看,这个变化虽然还不彻底,但它背后所代表的,是苹果首次尝试在正面交互系统中融入超表面光学技术。而一旦 Metalens 落地成功,它所依托的 MOEs 技术体系——也就是我们前文提到的那套能够在纳米级结构中完成光束分裂、准直、偏转的集成方案,就不再只是「实验室技术」,而将成为苹果光学架构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5 V/ i7 a( ?8 J9 i8 ]7 f$ b* }7 D, }" K
 
 : u7 q  c; I+ U* P( [& A对 iPhone 来说,最直观的影响是「灵动岛」或将在未来几年快速瘦身,从「显示区域里的功能槽口」,转向「视觉信息背后的硬件承载点」。当其存在感足够弱时,下一步就可能是彻底埋入屏下。
 8 D! X: P5 T0 L. X- P
 6 y/ g; B! Z. ?/ |; P, M8 A6 D' K8 s4 d
 而更深层次的改变在于:这让 Face ID 不再是一个「必须妥协正面空间」的技术方案,而是可以持续演进的、可以和屏幕自然融合的视觉交互方式。
 : @. Y; N& Q. X7 G- A! R. @/ Z9 m& S/ K- C# X8 L5 {
 
 # X3 f) L. v% l/ [) P/ S6 b更重要的是,MOEs 带来的可能是一次对整个人脸识别系统工程路径的重构,从发光、控光、投光,到最终识别,它试图用更统一、更轻量的方式完成视觉任务。同时不只是 Face ID,后置相机模组的厚度控制、光学对焦模组的压缩设计,乃至 AR 眼镜中对视场、深度和红外追踪的微型化模组需求,都可能受益于这项技术。
 ( G& L, K: G; f% z: K$ {8 P) [3 {; f& e$ L2 l+ L
 ( @- a2 {4 A& s8 }( a) F
 如果说 Apple Silicon 重塑了苹果设备的计算架构,那 MOEs 技术的落地,则可能重新定义苹果设备的视觉系统。iPhone 17 系列,或许会是第一步。* `1 V8 G& Z5 g0 t7 A
 3 g6 q; X! K7 s' Y9 P0 [' _* c7 k
 % K4 |2 n/ j: U. H5 ~: i0 ?; Y! p
 
 ' F" M: x  r6 b, ?6 Y
 图/ X 9 i' Y! X- y) L5 ^4 o. V) o5 p. s2 @: B; `  o4 k# x, s6 i
 ' n. C" r- V7 K, F+ x
 苹果创新乏力?其实一直在努力整活
 9 J2 ]0 _$ R0 s9 r
 * y8 ]3 ^4 D  m: q1 g! n" a( S& q5 b5 b% R) h% l- _! Y
 ' M/ x4 E# v! `" p5 F- A) W) |
 过去几年,苹果越来越频繁地被贴上「创新乏力」的标签。外观设计上的多年未变,iPad 和 Mac 产品线的重叠,AI 布局也慢了一大拍,哪怕是「划时代」的 Vision Pro,也因售价和定位「离消费者太远」。
 ! Y# r% Z/ T" L3 a9 z% _8 z+ t& M" x1 ]% D
 
 $ e' m/ L2 ~* c( o但这并不代表苹果真的停止了对产品体验的打磨。相反,它还是会在某些不容易被看见、但影响深远的环节上,做出了坚定而克制的选择——就像当年顶住争议坚持推进 Face ID,再到后来用「灵动岛」重新定义了交互区域的价值,甚至在行业内掀起了又一轮模仿潮。
 : v5 B+ B9 `3 s: a
 # V0 ]/ l6 c% U3 B& {% c- t2 J" X, ?* U
 今天 MOEs 技术的出现,以及 Metalens 将在 iPhone 17 Pro Max 首次实装的可能,意味着苹果在光学系统上的一次系统性重构开始浮出水面。这不是一项爆款功能,可能也不是一场发布会上的「One More Thing」,它更像是苹果一贯风格的技术布阵:用几年时间解决毫米级问题,从细节上悄悄改变你对手机体验的认知。1 U9 {' A0 p0 I+ v3 T
 ' w- |8 \2 @" S. Q0 R
 + v# u" c$ Q( K- \* w
 所以,未来当我们讨论 iOS 26 时,变大的不只是版本号,或许还有苹果想要「卷土重来」,重新定义自己下一个十年的野心。
 9 o1 d# C- J7 g# g& C; b$ l% l$ v  l3 J: ]- B+ P
 『本文转载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