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关于网站域名变更的通知
查看: 1029|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Ansys仿真] 关于S参数和TDR的问题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24-4-22 15:3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EDA365欢迎您登录!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各位大佬,真心请教一个问题:两队MIPI线我想仿真一下它们各自的差分TDR参数。我的操作如下:' E8 j9 Y3 d) i3 Y5 L3 t0 q
1:在siwave里,先设8个PORT(两对MIPI)跑出S参数,导出TOUCHSTONE文件;- |" x+ l' V+ ~# E) H' k
2:在DESIGENER文件中导入TOUCHSTONE文件,然后用DIFFENCE TDR和电阻画好原理图;/ [1 w$ g9 Q" a( A; M
按此方法算出TDR后遇到两个问题不好判断:
0 F$ M. M5 r9 |- w2 _+ o9 @1 j; r1:使用两组TDR源直接跑出的参数与使用一组TDR(另一组OPEN掉)跑出的结果会不一致;; ~9 \  y% q6 z# ^  Q! [6 F% `
2:如果单独从SIWAVE里直接只跑一对MIPI的S参数模型,再导入到DESIGENER里,跑出的TDR与前面
0 C+ ~9 u$ m, l    两种方法又不一样(我是用的是2020R1版本)。这样一来将如何判断哪一种方法是正确的?有同事说2 Q" b5 `6 Q$ N9 O
   因为MIPI信号是同时工作的,故要按实际的来仿真,即两组MIPI同时跑S参数来做才是正确的;又有同事说,
2 T/ v& N+ g, `$ R$ `2 |   TDR反映的是单独差分信号的真实状况,就像做PCB板时,让板厂来做信号线的电阻匹配,也是单独来计算测量的。
' ]3 @' _& l: D& v    哪一种有道理?希望有经验的前辈高手能现身说法一下,不胜感谢!5 ?+ C: W! Z: Q/ n' f  f, a

该用户从未签到

2#
发表于 2024-4-23 11:00 | 只看该作者
我有开始学,这个问题也困惑了好久。同问同问

该用户从未签到

3#
发表于 2024-4-26 17:07 | 只看该作者
mark一下,方便查找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21-4-2 15:00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4#
    发表于 2024-6-25 17:36 | 只看该作者
    第1组线与第2组线之间本身存在耦合,只建1组线的端口的时候,另一组线没有对地50ohm端口的内阻特性,相当于悬空的,两组线都建端口的时候,另一组线不是悬空的,这种差异下第1组线耦合到另一组线的S21也是有差异,所以仿真结果有差异。
    8 e9 A' \. K$ ]另外建端口不同,网格剖分也不一样,计算结果当然有差异。
      k# u' I) y* f% J& j: @1 `" s还有,两组同时做TDR,1组能量耦合到另一组并和另一组TDR叠加,这和单独做有差异也是正常的。
    ; f# w- ^7 r, N! [, }以上误差一般都比较小,没有必要太关注。就像你为了加快仿真速度,把PCB切小块一样,本身就带入了误差。, `' e; G+ a2 b
    9 S1 m! ?6 u# o- @
    理论上正确的做法:
    ) @% a6 ?6 T5 c. G1 j" t一组网络在仿真时,其他网络应该建端口一起提取S参数,串扰小的可以不考虑,或者切PCB后直接删除其他网络6 }; E3 w5 G  q' q) ^; C0 g2 j
    在circuit界面里做TDR的时候,空闲的端口应该用该网络特性阻抗一样的电阻接地,避免悬空
    0 y3 C/ l" ~2 I9 c; V1 w: C8 \% C0 o( a7 m
    关于理论上要不要两组一起仿,个人认为没有必要,. ]% u! f. G3 O0 Z' @
    首先前面说的,误差是必然存在的,这么小的误差可忽略,
    : A+ R0 B$ D- i0 Q, J) `我们在仿TDR的时候如果要考虑两组线同时工作,那为什么不一起考虑整个板子的所有网络都同时工作的情况呢,而且不同网络之间还不同步,是不是每一种同步情况都要做?那就会有无数种信号时差。同样是网络,难道同一类网络同时工作有串扰要考虑进去,其他网络的串扰就不是串扰?这显然不合理。说极端点,MIPI的CLK和Data之间有上升沿重合的情况,也有CLK上升沿和Data下降沿重合的情况,还有Data电压不变的情况,那是不是分很多种结果?而且CLK和Data之间的时差要不要引入?两组同时做但显然不可能CLK和Data同时发信号啊,做这么真实那已经不是TDR仿真了,而是时域仿真
    , }/ q/ A( D, ^/ P: NTDR所反应出来的就是PCB自身的特性,工厂打板出来是什么样就已经是固定了,应排除外来干扰因素。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 收起 理由
    是老雷 + 1

    查看全部评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推荐内容上一条 /1 下一条

    EDA365公众号

    关于我们|手机版|EDA365电子论坛网 ( 粤ICP备18020198号-1 )

    GMT+8, 2025-11-22 07:25 , Processed in 0.156250 second(s), 24 queries , Gzip On.

    深圳市墨知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深圳市南山区科技生态园2栋A座805 电话:19926409050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