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DA365欢迎您登录!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问题一:我们小功率用到最多的反激电源,为什么我们常常选择65K或者100K(这些频率段附近)作为开关频率?有哪些原因制约了?或者哪些情况下我们可以增大开关频率?或者减小开关频率?
' j! A* S7 J) U! k$ v开关电源为什么常常选择65K或者100K左右范围作为开关频率,有的人会说IC厂家都是生产这样的IC,当然这也有原因。每个电源的开关频率会决定什么?
, x# b% E8 S, [& W9 [" \" P" l% J, N, |6 i# \ i0 S5 n" _1 Q7 Y
应该从这里去思考原因。还会有人说频率高了EMC不好过,一般来说是这样,但这不是必然,EMC与频率有关系,但不是必然。想象我们的电源开关频率提高了,直接带来的影响是什么?当然是MOS开关损耗增大,因为单位时间开关次数增多了。如果频率减小了会带来什么?开关损耗是减小了,但是我们的储能器件单周期提供的能量就要增多,势必需要的变压器磁性要更大,储能电感要更大了。选取在65K到100K左右就是一个比较合适的经验折中,电源就是在折中合理化折中进行。
, c% p+ w/ M7 P" w. d3 \: `! @, q+ o! l5 I5 w9 ?
假如在特殊情形下,输入电压比较低,开关损耗已经很小了,不在乎这点开关损耗吗,那我们就可以提高开关频率,起到减小磁性器件体积的目的。# q P2 z& y }- k+ V. W
0 G y3 |" |; a [' A6 j v本贴关键:如何选择合适IC的开关频率?主流IC的开关频率为什么是大概是这么一些范围?开关频率和什么有关,说的是普遍情况,不是想钻牛角尖好多IC还有什么不同的频率。更多的想发散大家思维去注意到这些问题! # ^) f b: H+ _# i
0 K! X# F; m$ \5 a2 ~我这里想说的普遍情况,主要想提的是开关频率和什么有关,如何去选择合适开关频率,为什么主流IC以及开关频率是这么多,注意不是一定,是普遍情况,让新手区理解一般行为,当然开关电源想怎么做都可以,要能合理使用。
/ A* S8 f2 v5 Y- y' ?. A% I C/ i/ [2 Q7 L+ g( u: n, S- f
1、你是如何知道一般选择65或者100KHZ,作为开关电源的开关频率的?(调研普遍的大厂家主流IC,这二个会比较多,当然也有一些在这附近,还有一些是可调的开关频率); e! w( I% A% D" X" m
) o+ x& Q: g* _- c `6 r; o2、又是如何在工作中发现开关电源开关频率确实工作在65KHZ,或100KHZ的。(从设计角度考量,普遍电源使用这个范围)8 o- N0 l/ Y6 y) e
4 U7 Y7 C; K3 U; N
3、有两张以上的测试65KHZ100KHZ频率的图片说明吗?(何止二张图片,毫无意义)) c% U" e, K; D y" j# y: C" I
1 k* v2 F( S F$ R* e1 T! q
$ ?) E9 e- c+ d* R. w$ Q$ I; {4、你是否知道开关电源可以工作在1.5HZ.(你觉得这样谈有必要,工作没有什么不可以,纯熟钻牛角尖,做技术切记钻牛角尖,那你能谈谈为什么普遍电源不工作在1.5HZ,说这个才有意义,你做出1.5HZ的电源纯属毫无意义的事情) 7 `# U8 V; i% P9 o( o5 x! {6 |
4 @- v/ k7 ?7 Q" X9 ~. [! ~
提醒:做技术人员切记钻牛角尖,咱们不是校园研究派,是需要将理论与实践现结合起来,做出来的产品才是有意义的产品!
5 n" c6 v3 B5 k# M' S* v$ O* t2 t( l* o" {$ [
$ [: n' s, P4 G- F# z' q1 K3 l& A9 x7 J
& I5 N2 [* y1 a' n! B! i问题二:LLC中为什么我们常在二区设计开关频率?一区和三区为什么不可以?有哪些因素制约呢?或者如果选取一区和三区作为开关频率会有什么后果呢?: Z$ n: O/ X: q
$ O/ C9 C! G: s' p! S) x, D
* R: V) [* {0 N5 }# c, sLLC的原理是利用感性负载随开关频率的增大而感抗增大,来进行调节输出电压的,也就是PFM调制。并且MOS管开通损耗ZVS比ZCS小,一区是容性负载区,自然不可取。那么三区,开关频率大于谐振频率,这个仍是感性负载区,按道理MOS实现ZVS没有问题,确实如此。但是我们不能忽略副边的输出二极管关断。也就是原边MOS管关断时,谐振电流并没有减小到和励磁电流相等,实现副边整流二极管软关断。这也是我们通常也不选择三区的原因。. u( g5 ]! Q3 C
9 n3 R- K+ I. P, K1 X6 k( B# X5 b& [0 j( F' x8 r' G
我们不能只按前人的经验去设计,而要知道只所以这样设计是有其必然的道理的! 1 P, m1 p O" ]' x6 y
0 k0 u% e; t/ c# O( Q% L' U6 k* ]7 U+ [: d: Q) F4 z- j; Z8 Y# C F9 N" b' T7 }
问题三:当我们反激的占空比大于50%会带来什么?好的方面有哪些?不好的方面有哪些?
" \6 D- C# G+ C+ L- x* o/ O1 n# f: ^) `( s: h, P+ K
反激的占空比大于50%意味着什么,占空比影响哪些因素?第一:占空比设计过大,首先带来的是匝比增大,主MOS管的应力必然提高。一般反激选取600V或650V以下的MOS管,成本考虑。占空比过大势必承受不起。4 Q0 ~7 D5 W6 Y( z
2 y1 i& l' T2 W( e9 }
) P' m- A- f) Y1 ^/ q3 x$ r第二点:很重要的是很多人知道,需要斜坡补偿,否则环路震荡。不过这也是有条件的,右平面零点的产生需要工作在CCM模式下,如果设计在DCM模式下也就不存在这一问题了。这也是小功率为什么设计在DCM模式下的其中一个原因。当然我们设计足够好的环路补偿也能克服这一问题。6 m- _3 {+ O& i2 r8 |" g7 N6 K* A
1 f- q$ m$ J- C8 ~0 O" U. d0 Z6 U
当然在特殊情形下也需要将占空比设计在大于50%,单位周期内传递的能量增加,可以减小开关频率,达到提升效率的目的,如果反激为了效率做高,可以考虑这一方法。; D; l8 Q/ f+ {8 q# V( R
' ^( D1 U) I6 D& g6 ^
* v- |- T4 q5 r: I: Y9 f: F/ ?3 \
: y" E& Q* B3 N, A
7 p9 K1 _* Q% c# k# ^1 g问题四:反激电源如果要做到一定的效率,需要从哪些方面着手?准谐振?同步整流?# y9 o% R" R# ^& c2 t' s
% b( X2 G$ n( H7 W1 g
反激的一大劣势就是效率问题,改善效率有哪些途径可以思考的呢?减小损耗是必然的,损耗的点有开关管,变压器,输出整流管,这是主要的三个部分。
5 D3 m4 V0 o3 p: ]1 U
- E) Z! |6 w9 e2 N. p6 \1 m9 [5 C; b开关管我们知道反激主要是PWM调制的硬开关居多,开关损耗是我们的一大难点,好在软开关的出现看到了希望。反激无法向LLC那样做到全谐振,那只能朝准谐振去发展(部分时间段谐振),这样的IC也有很多问世,我司用的较多是NCP1207,通过在MOS管关断后,下一次开通前1脚检测VCC电压过零后,然后在一个设定时间后开通下一周期。6 l) W1 b4 M, Q: X* ^2 r0 a
' }8 ]5 W' Y" f. \7 h/ y' E L- R8 g" a. h7 p0 w
变压器的损耗如何做到最小,完美使用的变压器后面问题会涉及到。6 X+ ~6 F0 g K# A
( s% I- g& `3 i6 A7 N" C$ I6 N* A: `+ ]* g% W5 A" I# ?& _
" Q' Q& M) d- y( D同步整流一般在输出大电流情况下,副边整流流二极管,哪怕用肖特基损耗依然会很大,这时候采用同步整流MOS替代肖特基二极管。有些人会说这样成本高不如用LLC,或者正激呢,当然没有最好的,只有更合适的。 . s5 Q; a. K' u& `. r7 Q3 t
. i) w% f" T2 b$ D+ N
1 |& a2 V J! d问题五:电源的传导是怎么形成的?传导的途径有哪些?常用的手段?电源的辐射受哪些东西影响?怎么做大功率的EMC。
( n+ n4 _* L; f, e5 u9 L
' x' p, n0 b) ]. S电源传导测量方式是通过接收输入端口L,N,PE来自电源内部的高频干扰(一般150K到30M)。' _* a5 g" k5 m
1 y6 K! j$ L$ A" w1 c& d
7 o: ?$ F7 L4 _" u; @0 j解决传导必须弄清楚通过哪些途径减弱端口接收到的干扰。
% R" G( j9 h3 n+ x5 ~
5 ]2 d* \. y' A' e/ 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