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关于网站域名变更的通知
查看: 16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移动支付的安全性到底怎么样?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3-2-17 16:29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EDA365欢迎您登录!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2 A% ]/ ]( P& v, ~+ k5 \5 U
: |; y& k- [, j4 V. D" Q1 s' P4 I/ h

( v/ L+ Q1 U# u1 F% z' B1 U最近,Apple Pay进入中国的新闻铺天盖地,很多人都饶有兴致的打探着Apple Pay到底是什么,这也为本就火爆的移动支付又加了一把火。那么移动支付到底是什么呢?各种支付方式的安全性又如何呢?( I: A  K$ g' x% p' z9 y, j) V7 p
  NFC与手机支付4 {9 H  {5 I. t: g# s: C
  NFC(NeaRFieldCommunication,近距离无线通信)由非接触式射频识别(RFID)及互联互通技术整合演变而来,在单一芯片上结合感应式读卡器、感应式卡片和点对点的功能,能在短距离内与兼容设备进行识别和数据交换,以此技术为基础形成了NFC手机支付的市场。手机最早在美国变成电子支付工具,在日本和韩国,NFC支付系统已安装在快餐店、地铁、出租车和自动售货机,中国银联与电信三大运营商也在中国较早开展了手机支付业务。 0 _0 b" @7 b/ k3 h5 g
  Apple Pay是苹果在2014年随着iPhone6和6Plus一道推出的移动支付解决方案。用户将信用卡或借记卡添加入iPhone的 Wallet应用中,进而通过指纹识别技术完成验证,借助NFC近场通讯技术与支持这一技术的支付终端完成交易。因此,这一支付方案只支持2014年之后的iPhone或是iPad;部分较早机型也可以通过AppleWatch实现支付,但缺少了指纹识别验证。
4 _8 e9 |3 g# a* i9 s+ _  从目前功能而言,Apple Pay只是一个卡片包,和中国逐步普及的支付宝和微信支付有着本质区别;后者可以通过网络完成线下支付、转账、网络购物以及储蓄理财等诸多功能。但投行PiperJaffray分析师孟斯特(GeneMunster)上月预计,今年苹果可能会在Apple Pay中加入转账支付等新功能。& F* `: u) o' u6 B, g0 S
  所以,由于Apple Pay并不是独立的第三方支付服务,未来如果谈得拢,完全可以和微信支付、支付宝进行其他形式合作。
6 b, h; b$ }: R& G一直以来,由于手机硬件厂商、通信运营商、银行银联、第三方支付公司等各方利益难以平衡,NFC产业的发展缓慢。
/ M- s% E9 @3 O, E* m  虽然,两年前,银联和运营商对搭载NFC(近场通讯)支付的手机厂商进行过巨额补贴,却因受制国内近场支付生态环境不成熟而发展缓慢,多家手机厂商对NFC支付的布局也就"半途而废"。2 H+ Y' r2 _5 p& k$ \
  然而,伴随着Apple Pay,Samsung Pay的入华,使得一度沉寂的NFC支付技术重新激活,手机厂商俨然成为移动支付市场的重要参与者。0 b! ~* |$ m  M6 A
0 P  B+ ?2 U, s/ O" f& X  记者梳理发现,除了Apple Pay,Samsung Pay之外,对于NFC支付技术,国内手机厂商亦不甘落后,比如早在去年华为在Mate S上也开始搭载Huawei Pay;接着中兴通讯发布NFC移动支付新品"中兴付" 集银行卡公交卡于一身;日前问世的小米5更是配备的全功能NFC支持了读写模式、写卡模式、卡模拟模式以及P2P模式,用户可以使用小米5的NFC实现刷公交卡、为公交卡充值、绑定银行卡、手机刷卡消费、连接NFC硬件设备等全面功能等等。8 [' s  V8 q9 O' ]) B3 t" N/ X. L# q& ?; G
  那么,这是否意味着跟主流手机厂商合作,NFC终于找到一条清晰发展之路?
* x& E* y+ s3 O7 y9 _  "一方面,手机厂商有用户,另一方面,银行也愿意去推动这个事,通过与手机厂商,银行的合作,可以说是一直想推NFC的银联,找到一个合适的方式。" 易观智库金融行业研究中心分析师郝竹婧坦言。1 M1 o% z" @( O9 p2 D: g% o1 J( U# U* P/ y
  长江证券方面人士日前也指出,"Apple Pay入华无疑具有较强的示范效应,将引领手机终端厂商竞相发展移动支付业务,我们判断,2016年在运营商、银行、手机终端、互联网公司的共同推动下,中国移动支付将进入爆发发展期。": t2 o6 f. g# F8 Y$ Y5 D, W7 @
  移动支付虽然方便,但真的安全吗?. X8 k) W5 ?  s! b, A
& E: @: ]; L& q9 ~$ ]; d  移动支付在部分国家逐渐成为了人们的一种习惯,转账、消费非常方便,不用再随身带着钱包和一张又一张的卡片。但是方便的同时也为我们的财产带来了新的威胁。
# a& U! l  m# o4 ]! p& @  威胁一:电商App染毒最多  f# G3 ~/ E/ k: s
+ `& b% V. T6 f  随着移动支付的进一步普及,手机用户针对手机网银类、第三方支付类、电商类、团购类、理财类这五大手机购物支付类App的下载量在迅猛增长。其中,手机支付购物类软件共有364款,其下载量占全部软件下载量的30.38%。0 e* M2 i; B0 J5 i7 r7 O' l* f# n
  在五大类手机支付购物类软件中,共有320款软件被植入恶意病毒代码。其中,电商类App感染病毒的软件款数占39.69%,位居第一。其次是理财类 App和第三方支付类App,感染病毒的软件款数比例分别占27.19%、13.44%,分别位居第二和第三。团购类、银行类、航空类App染毒占比分别为11.25%、7.19%、1.25%。
$ m: ]) N" I$ L6 Z$ m' l+ M! N: O- k  威胁二:超六成手机支付病毒会联网' h; ~( J% q( l8 L" K
  手机支付病毒的13大特征当中,最大特征是表现为静默联网、删除短信、发送短信、读短信、开机自启动。其中,静默联网比例高达61.09%、位居第一,静默删除短信、静默发送短信、开机自启动、读短信的病毒行为分别占比37.3%与36.51%、30.1%、19.74%,分别位居第二和第三、第四、第五。“静默联网”会导致手机用户资费消耗,同时病毒还会通过联网功能将用户手机上的隐私信息,包括手机网银、支付相关账号密码等内容上传至指定位置,导致用户隐私泄露和财产风险。
: P4 U3 d7 ~3 |7 ]3 d9 Y  威胁三:二维码成支付病毒传播关键渠道# G/ d+ t; ?( k6 |. y. ~
  了解手机支付病毒的传播渠道对于用户防范病毒至关重要。手机支付类病毒除了通过二次打包到手机网购、支付等五大类应用,散布在一些电子市场、手机论坛传播外,二维码已经成为手机支付病毒传播的关键渠道,此类案件也发生过多次。
  @: w7 `6 c* W4 d; V  一些诈骗分子通过淘宝卖家身份,欺骗用户扫描二维码获得折扣,在用户扫描二维码之后便将手机支付病毒安装到用户手机中,然后病毒通过监控用户手机短信,获取手机支付短信验证码,最后窃取用户资金。: B' _! V& Y( _; j/ v' Z
9 ~$ K: s$ @/ O, I0 m: e7 F0 t  威胁四:功能太人性化太方便而带来安全隐患- w' A! b6 ^$ \
* k- A5 i" y) d  D7 a3 j' f  很多使用手机支付宝的朋友应该知道,手机支付宝有诸如小额免密码支付、绑定银行卡快捷支付等功能,这些功能确实很方便,却可能给支付宝安全带来麻烦。虽然这些功能也可以被关闭,但很多意识淡薄的用户并不会注意这一点,一旦出问题,就可能造成不小的损失。比如,一个人支付宝里面可能只有1000块,但是绑定快捷支付的银行卡里面可能有几万块,黑客如果能盗取支付宝里面的1000块,它也可以直接盗取银行卡里面的几万块。因为快捷支付是绕过了银行的安全防线,少一道防线,安全系数自然弱了很多。
2 L1 k& ^: Q4 Z: @# j  移动支付识别技术的应用7 S9 Y  u( @& [  R+ I3 @, F! H( i9 ?. j) L
  随着移动支付的兴起,支付时也不单单用密码这一形式了。近些年手机渐渐地开始了人脸识别、指纹识别等方式。这种生物识别的方式除了可以提高效率之外,往往比数字摩玛更加安全。据支付宝的相关负责人表示:传统的数字密码容易被黑客盗取,但这些新支付技术的使用将大大提升移动支付的安全性。除此之外,掌纹识别、声纹识别、笔迹识别和击键识别都将在未来逐渐应用在移动支付的场景之中。( V" V% \) u+ I. r" @6 }" K8 d% \2 c
  结语:0 |5 n" Z( U0 v$ N( h7 L; ?* c2 p. A
  移动支付在其发展道路上还处于刚刚起步阶段,在今后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必然会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那么安全问题就是我们必须跨过的坎,只有得到了足够的保障,移动支付才会获得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才能拥有更广大,更坚实的用户群体。我们需要发现移动支付的各种隐患和不足,并对其进行一一修复填补,才能更好的跟紧时代的步伐。

9 u# |$ A* w; E/ c2 A; K$ A4 r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推荐内容上一条 /1 下一条

EDA365公众号

关于我们|手机版|EDA365电子论坛网 ( 粤ICP备18020198号-1 )

GMT+8, 2025-8-2 12:58 , Processed in 0.125000 second(s), 27 queries , Gzip On.

深圳市墨知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深圳市南山区科技生态园2栋A座805 电话:19926409050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