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关于网站域名变更的通知
查看: 8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日本剥离DRAM业务重组,尔必达临危受命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3-1-31 17:0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EDA365欢迎您登录!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受困于经济衰退引起的DRAM价格急剧下滑,到了90年代末,各大日本半导体企业已无法承受DRAM业务带来的亏损,单个公司生产也不再具备规模经济。1999年,在日本通商产业省(经济产业省前身)的主导下,NEC和日立分别剥离旗下DRAM业务,成立了新公司尔必达(Elpida),2004年三菱电机的DRAM业务部门也被并入,自此,曾在IC Insights 1993年的全球十大半导体厂商排名中分别位列第二、第五和第八的三家日本半导体厂商的DRAM业务汇集在了一起。
4 _, `$ n6 T' S" x" b' C
# W# h+ ?3 P# c! Q1 j* v. r3 jElpida是希腊语“希望”的意思,这个公司名体现了日本半导体产业对这最后的DRAM制造商所寄予的厚望。
9 k# P3 K) T# U/ U1 s% A5 w9 \0 Q9 _+ `: F6 P* ?1 V
# ?" r- N$ l( R尔必达组建后迎来了一段短暂的回暖期。2004年,尔必达在东京证券交易所上市,在经历了早期的大举扩张后,尔必达市场占有率和产能均大幅提升,并在2006年进入全球半导体厂商排名前20强。2008年左右时,尔必达还在积极投资扩产,并表示将在未来三年保持每年2座12英寸厂的扩增速度。9 u0 v3 c8 T- b7 l. K! T5 n$ G2 M; ?9 R
! a$ ?2 z7 b4 i" _5 e
尔必达体现了日本民族对高品质追求的极致,也充分暴露了重组型企业的弊端。日立系擅长新技术研发,NEC系擅长高成品率的量产,三菱系则擅长集成统筹。派系斗争中NEC系最终占据了上风,之后一直停留在日本半导体“技术第一”的自满循环里面,无心于DRAM的低成本生产技术。他们对DRAM芯片精益求精的心态,使得尔必达在1999年重组成立到破产的13年间,一直没有掌握用低成本制造技术来制造廉价DRAM的方法。( Z8 L  t3 J  J; Z* J$ j* M& s+ L! Y+ R2 h
5 i$ k( m3 y" ^3 H) w6 W  ^" v9 [1 d) Q4 q. R
昔日日立、NEC、三菱等公司未能抓住大型机向个人电脑时代的转换,后来的尔必达,也没有把握住从个人电脑转向智能移动终端的变迁对DRAM市场带来的影响。1 |4 m. ~. R+ z

4 m% J' z3 p0 S2 ?/ R  h# \而在隔海相望的韩国那边,三星在1983年接受夏普的技术转让,建立了DRAM一厂,初步尝到了甜头,并更注重全局的成本优化,因而能更快、更低成本地生产出面积更小的DRAM,在市场从个人电脑时代转向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时代之时后发制人,悄悄坐大。
: m+ F6 j% Q7 C. m0 I+ d4 i9 A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推荐内容上一条 /1 下一条

EDA365公众号

关于我们|手机版|EDA365电子论坛网 ( 粤ICP备18020198号-1 )

GMT+8, 2025-10-1 23:38 , Processed in 0.125000 second(s), 24 queries , Gzip On.

深圳市墨知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深圳市南山区科技生态园2栋A座805 电话:19926409050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