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DA365欢迎您登录!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顾通信的发展历史,可以看到通信技术发展迅速。其原因除了在于" ?& \- p9 H# Q5 H. G
生活实际、社会要求和新器件发明的推动之外,通信理论的指导也起着十/ _* K4 E' c7 s- c3 J# [$ {: g( q# G
分重要的作用。在 20 世纪 40 年代至 50 年代通信理论的发展出现了高峰,1 S) W7 J+ p# S1 n( F/ l) M
过滤和预测理论、香农信息论、纠错编码理论、信号和噪声理论、调制理4 D3 [; K, p" j- S# z/ r
论及信号检测理论等使通信理论在有效性和可靠性等方面的研究出现了突2 W; @$ |: m' S* C* ^8 Y/ L0 t e" F! ?
破。
+ C. S- b* j1 e( K2 a& M7 X当今,随着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和集成电路制作工艺的发展,现代通信
& `1 t" p8 J6 z* @% J! Q( K C; o正朝着数字化方向发展,并融入计算机技术。当前广播电视领域的数字化9 Z+ G$ i/ Z- O" T
革命也充分说明了这一点,而且它对人们的生活方式影响深远。# u% K0 o3 C* r' v1 i% W
移动通信发展到现在,出现了多种通信制式、多种通信标准并存的现3 u& S9 J* h5 t; M* E' \5 ?
象。例如第二代移动通信就有 GSM、窄带 CDMA等,第三代移动通信的主流
8 Y. S1 ~# A0 B6 [7 X5 H$ c标准有 WCDMA、 TD-SCDMA和 CDMA-2000。现有系统标准众多,新旧体制并
3 K# Q* E/ C8 C. p- p; j' c2 }存,而通信技术发展日新月异,新的制式、标准又不断涌现,运营商和移; [' O! n# o; T% V4 C' W' q6 [* l6 U
动用户对多模式的需求不断增长。
% O1 D( G# z/ B) K/ q7 }4 |目前第三代移动通通信系统已在我国实施。第三代移动通信的三种主
1 r: f5 s* ?" m, S1 R! V. S流标准的调制解调方式都涉及到了 QPSK,这就要求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最2 x" V! N+ k8 a3 Q
好能与 GSM移动通信系统, CDMA通信系统相兼容。8 f+ B' H( z C) p x* p# F# q3 `
这就需要研究两种或两种以上模式 (或称为多模式) 的调制解调问题。
% O! |0 Y, q) e( ~, d如果仍像以前完全用硬件来实现移动通信的多模式调制解调,就会给用户. O8 N5 I1 ?6 f4 J2 `1 ^
和运营商带来许多问题。 一是就硬件方面来实现多模式调制解调难度很大,) }0 {! N7 O3 ~# `
二是通信技术迅速的升级换代也给运营商和用户的投资带来很大的损失,
$ V2 Q$ {- I( |1 V三是用硬件实现缺少灵活性。针对这种情况,可以在移动通信的调制解调- W }, | N: @* h+ B
中引入软件无线电, 充分利用软件无线电技术带来的系统灵活性和通用性,0 c" }, \" {8 O& D4 B" l
实现移动通信中多种调制方式的并存,以及实现与先前的移动通信系统调' R" b& V9 w* U
制解调方式的兼容,并对将来新的通信所采用的调制解调方式的引入和升3 [" R7 f: n& y, x9 t
级带来非常大的便利,保护了运营商和用户的利益。显然,研究软件无线电
& a. R( }- d0 Q中的调制解调技术对于现代移动通信技术发展的非常必要。4 `& k6 }$ S- g
9 d- i/ {0 K6 N) p
1 ?1 ^; S* U3 N6 I
: v9 E) H+ v0 m. Z
( O G6 o3 |& U) T* x. b) G+ L
9 i0 W) f- W- U2 X# H
1 X+ ^. h4 J3 R. k5 l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