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DA365欢迎您登录!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big_gun 于 2022-11-9 10:43 编辑 % T$ |0 @, \9 D7 I l z/ F# m7 O
: ]* Q% ^- W1 z6 i一、元器件选型基本原则:
@% A. ]# s$ G+ N$ N a)普遍性原则:所选的元器件要是被广泛使用验证过的,尽量少使用冷门、偏门芯片,减少开发风险。6 k: D1 m1 W+ {1 n2 j- L* y
b)高性价比原则:在功能、性能、使用率都相近的情况下,尽量选择价格比较好的元器件,降低成本。
) h" M+ X. L$ G c)采购方便原则:尽量选择容易买到、供货周期短的元器件。
! }' k5 C; ?$ G' Z1 [8 d7 d& M d)持续发展原则:尽量选择在可预见的时间内不会停产的元器件。( y3 e3 T5 h, a
e)可替代原则:尽量选择pin to pin兼容芯片品牌比较多的元器件。
& L3 v$ f) L. F f)向上兼容原则:尽量选择以前老产品用过的元器件。' ^' X" E( ]6 n4 b
g)资源节约原则:尽量用上元器件的全部功能和管脚。) l9 P9 t7 A7 U& t- \& k! Q6 R
( o4 V: n( D3 H2 a' m! v
芯片的选型过程是对各个维度考量的折衷。; I: e# ~! h! M0 U/ V. o
2 _6 u! t3 T) R- f0 R- G! j
+ I2 r: {& d6 N' p- m0 B) ~
1 K. y6 m6 v1 R! P6 v' Q% P, g
0 r+ x' |% i- m/ ^
二、全流程关注芯片属性& L0 p: S! h. R, Y" X* @9 G5 D
1、我们在选型的时候,需要考虑试产的情况、同时需要考虑批量生产时的情况。7 |+ L% L8 k5 B$ I
0 Y0 _6 j# n" W- H8 U
小批量采购的价格、供货周期、样片申请;同时需要关注,大批量之后的价格和供货周期。有可能批量变大之后,供货的价格没有优势、或者批量大了之后,产能不足。4 N& |) ]+ M* ]
; G1 k$ }, r) e- k. K8 O" d% _, t
8 v! h9 D7 Y# {; p7 n 另外,根据自己的实际采购情况,找对应的量级的供应商。例如,原厂往往不直接供货,需要通过代理商。有些代理商的供货量级都是有要求的。
1 }( j8 |) R" ]6 B. w
. t# P, g/ U) m 之前,有一个选型,选择了ST的STM32F427IGT6,原厂很给力帮忙申请样片。但是在采购的过程中碰到的困难,虽然我们希望整盘采购,但是由于其代理商出货量都有一定的要求,导致价格跟一开始通过原厂了解到的价格不一致。要高出很多。
( k: t+ x* `2 V% Z& j$ `
# X5 |2 u7 J _) p! Q1 ` 同时由于整个行业使用该芯片的场景不是很多,所以导致淘宝价格非常贵,根本没法接受。同时,有做芯片销售的朋友说是由于无人机厂家大量使用,导致有人在炒这颗芯片的价格,所以导致很难买到。* H; j! }9 l7 R7 H
- u$ h& c# _) R) e4 p 2、关注器件本身的生命周期与产品生命周期的匹配6 p6 t& f: f& f! W
) t, A6 D: f. U& q3 D R
对于通信设备一般要求我们选用的器件要有5年以上的生命周期,并且有后续完整的产品发展路标。* F6 {& m: G* Q6 E- k4 k" W" n; u
6 ?5 t5 `' j0 f' q# I; j6 w$ y$ l 我们的当时的一个新硬件平台,产品规划的时候是用于替代发货量在百万级单板数量的成熟平台。由于切换周期比较长。新产品在完成开发后1~2年之后,才逐步上量。其中一个DSP电路板,外设存储是SDRAM。正在产品准备铺量的时候,镁光等几大 内存芯片厂家,宣布停产。导致产品刚上量,就大量囤积库存芯片,并且寻找台湾的小厂进行器件替代。
# a- r/ _3 m% Z% | \, |: K1 J
; C" y' `/ w# | 所以在器件选型的时候,充分体现了“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7 C* d |9 o3 s( R# r# u* W ( h0 U& a2 |6 _# Y5 ~$ O7 o
3、除了考虑功能和实验室环境,还需要考虑整个生命周期的场景。) F; q, P( R @$ z' y( F% L
0 G" Z5 \4 e, a
' X& ^2 |/ D5 y& {% L5 z
1 Y+ `4 G& P$ w# T
+ ?# M' Y9 t8 ?6 n3 ^/ @! z 三、具体选型,处理器选型
M9 `& T0 b; w2 C 要选好一款处理器,要考虑的因素很多,不单单是纯粹的硬件接口,还需要考虑相关的操作系统、配套的开发工具、仿真器,以及工程师微处理器的经验和软件支持情况等。3 @2 T3 L0 U" ]( {7 t
% m9 k: {' k0 E- T4 T7 M 嵌入式微处理器选型的考虑因素
/ n m( E1 L- m+ m; m* t 在产品开发中,作为核心芯片的微处理器,其自身的功能、性能、可靠性被寄予厚望,因为它的资源越丰富、自带功能越强大,产品开发周期就越短,项目成功率就越高。但是,任何一款微处理器都不可能尽善尽美,满足每个用户的需要,所以这就涉及选型的问题。# h/ q. f& ~5 C! P$ d* r! d J
- W l; o7 c/ i% R! O8 } (1)应用领域- w4 N7 n7 `$ M! M2 g9 r
一个产品的功能、性能一旦定制下来,其所在的应用领域也随之确定。应用领域的确定将缩小选型的范围,例如:工业控制领域产品的工作条件通常比较苛刻,因此对芯片的工作温度通常是宽温的,这样就得选择工业级的芯片,民用级的就被排除在外。目前,比较常见的应用领域分类有航天航空、通信、计算机、工业控制、医疗系统、消费电子、汽车电子等。4 W; I N. Y' t7 f
3 E4 ^, |2 B0 y
(2)自带资源) d u, O2 x- w/ c7 F
经常会看到或听到这样的问题:主频是多少?有无内置的以太网MAC?有多少个I/O口?自带哪些接口?支持在线仿真吗?是否支持OS,能支持哪些OS?是否有外部存储接口?……以上都涉及芯片资源的问题,微处理器自带什么样的资源是选型的一个重要考虑因素。芯片自带资源越接近产品的需求,产品开发相对就越简单。* w& S. }' g$ u- k
- ?1 [& A$ t, I, i) v! ~
(3)可扩展资源8 K; i4 k7 J6 B6 i9 a! h
硬件平台要支持OS、RAM和ROM,对资源的要求就比较高。芯片一般都有内置RAM和ROM,但其容量一般都很小,内置512KB就算很大了,但是运行OS一般都是兆级以上。这就要求芯片可扩展存储器。
/ f) B) o, \0 H/ ^ 0 H( n, C: D: K" o# C. s7 j$ Y
(4)功 耗! H9 x# I/ D7 o
单看“功耗”是一个较为抽象的名词。低功耗的产品即节能又节财,甚至可以减少环境污染,还能增加可靠性,它有如此多的优点,因此低功耗也成了芯片选型时的一个重要指标。% @; y0 j6 b# Y" C, ^$ ?+ Y
. b$ |: B: R# [/ X( g- [( P% c
(5)封 装( N7 S) T( U$ w2 i1 W$ F
常见的微处理器芯片封装主要有QFP、BGA两大类型。BGA类型的封装焊接比较麻烦,一般的小公司都不会焊,但BGA封装的芯片体积会小很多。如果产品对芯片体积要求不严格,选型时最好选择QFP封装。. m c' J0 `' H
/ e6 | ^3 r7 y @' W (6)芯片的可延续性及技术的可继承性
2 O& t6 H* n* [9 G$ O 目前,产品更新换代的速度很快,所以在选型时要考虑芯片的可升级性。如果是同一厂家同一内核系列的芯片,其技术可继承性就较好。应该考虑知名半导体公司,然后查询其相关产品,再作出判断。8 R3 c) J2 P: E9 z. q
! r5 _8 S/ K V" P* q' C (7)价格及供货保证! T) ]8 _9 Z5 X% {
芯片的价格和供货也是必须考虑的因素。许多芯片目前处于试用阶段(sampling),其价格和供货就会处于不稳定状态,所以选型时尽量选择有量产的芯片。) v+ T/ Q2 z* F: ]9 z+ A2 z
5 y8 y& c- R: n3 t
(8)仿真器7 {5 {5 i( A" ^7 O& O" Q& `
仿真器是硬件和底层软件调试时要用到的工具,开发初期如果没有它基本上会寸步难行。选择配套适合的仿真器,将会给开发带来许多便利。对于已经有仿真器的人们,在选型过程中要考虑它是否支持所选的芯片。
# X- ?6 g/ d( s G+ G. Q# b 9 o6 U$ |/ U) c. ~+ n; |
(9)OS及开发工具
2 E$ g# a9 j: h" q L 作为产品开发,在选型芯片时必须考虑其对软件的支持情况,如支持什么样的OS等。对于已有OS的人们,在选型过程中要考虑所选的芯片是否支持该OS,也可以反过来说,即这种OS是否支持该芯片。
+ \* X% L1 r! d$ m: R 4 |& [& @7 n- T& [1 d/ O0 P
(10)技术支持
- I& B- r, x: Z f* d3 i$ j 现在的趋势是买服务,也就是买技术支持。一个好的公司的技术支持能力相对比较有保证,所以选芯片时最好选择知名的半导体公司。
8 p) H) {# x0 c1 d 3 G+ N, @5 y' C: ~1 n* j
另外,芯片的成熟度取决于用户的使用规模及使用情况。选择市面上使用较广的芯片,将会有比较多的共享资源,给开发带来许多便利。" w7 R Q3 v9 s3 G
" B7 [7 u% r; v4 b/ T
这里再说一点,有些厂家善于做mcu的简单应用,有的厂家善于做工控或者更复杂的MCU和CPU的应用,所以会各有优劣。
" i2 B. ~# _9 _ m2 w# i
0 l* b/ [% W* o1 P. i6 q) ^ CPU按指令集架构体系分主流的有PowerPC、X86、MIPS、ARM四种,X86采用CISC指令集,POWERPC、MIPS、ARM采用RISC指令集,RISC的CPU多应用于嵌入式。
; a% H1 m6 O: { 8 B1 r; r6 I- n) \5 @: a
业界PowerPC主要用于网络通信市场,X86重点在PC、服务器市场,MIPS的目标市场为网络、通信等嵌入式应用以及数字消费类应用,ARM的目标市场为便携及手持计算设备、多媒体、数字消费类产品。
5 t) |4 f2 D+ P9 N" M \3 Z' w- D- Y9 m, r7 ~9 @
高端处理器中x86架构双核处理器和MIPS架构多核处理器业务定位不一样,MIPS处理器容易实现多核和多线程运算,在进行数据平面报文转发时表现出色,但单个处理器内核结构简单,进行复杂运算和报文深度处理时明显不如x86和PowerPC。数据处理选用多核MIPS或NP,控制应用选用PowerPC或嵌入式x86。
( X' e) Y; T3 k! U' G 3 t: D$ x. s9 \# A0 O
ARM器件的业界生态环境比较好,有多家芯片供应商可以提供ARM器件,选型必须经过多家对比分析和竞争评性评估。5 m) _/ Z0 S2 t8 B4 E1 E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