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A365欢迎您登录!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小小PCB,如何承受100A电流?0 \+ D' J: r; G7 g+ ]2 D% U+ z
通常的PCB设计电流都不会超过10A,甚至5A。尤其是在家用、消费级电子中,通常PCB上持续的工作电流不会超过2A。但是最近要给公司的产品设计动力走线,持续电流能达到80A左右,考虑瞬时电流以及为整个系统留下余量,动力走线的持续电流应该能够承受100A以上。- F& E- p/ m0 N3 _' E
' ]1 s8 q8 D* d2 p) _那么问题就来了,怎么样的PCB才能承受住100 A的电流? % Q4 a$ q0 @9 P" t
方法一:PCB上走线
5 M/ |- s2 y! `+ b0 `2 N" t0 a要弄清楚PCB的过流能力,我们首先从PCB结构下手。
5 P$ W z# E2 I) p- _以双层PCB为例,这种电路板通常是三层式结构:铜皮、板材、铜皮。
+ a9 n9 P3 J7 T2 n1 t: _5 k铜皮也就是PCB中电流、信号要通过的路径。 根据中学物理知识可以知道一个物体的电阻与材料、横截面积、长度有关。 * y x) y. b$ V. U
由于我们的电流是在铜皮上走,所以电阻率是固定的。横截面积可以看作铜皮的厚度,也就是PCB加工选项中的铜厚。
6 v) U* Y5 c* X5 b$ M 通常铜厚以OZ来表示,1OZ的铜厚换算过来就是35 um,2OZ是70um,依此类推。 那么可以很轻易地得出结论:在PCB上要通过大电流时,布线就要又短又粗,同时PCB的铜厚越厚越好。7 c# i( o" O' Z0 G# s3 ^% s5 ?7 a
实际在工程上,对于布线的长度没有一个严格的标准。工程上通常会用:铜厚/温升/线径,这三个指标来衡量PCB板的载流能力。5 y6 a1 x% K: Y! U3 y
以下两个表可以参考: 从表中可以大约知道1OZ铜厚的电路板,在10℃温升时,100mil (2.5mm) 宽度的导线能够通过4.5A的电流。
. {9 O& E5 J$ ^, w& u& F1 z( m并且,随着宽度的增加,PCB载流能力并不是严格按照线性增加,而是增加幅度慢慢减小,这也是和实际工程里的情况一致。
1 f2 {( w: ]/ ], ? b2 C) G如果提高温升,导线的载流能力也能够得到提高。8 ?" @) O- y$ f& K! p: T
通过这两个表,能得到的PCB布线经验是:增加铜厚、加宽线径、提高PCB散热能够增强PCB的载流能力。
t/ S9 G* i7 K% w: ^" Q. g) O& Z( w& o/ R那么如果要走100A的电流,可以选择4OZ的铜厚,走线宽度设置为15mm,双面走线,并且增加散热装置,降低PCB的温升,提高稳定性。
2 @2 l+ I3 K% ?. S7 i/ T) s* Y方法二:接线柱线柱
. W( N" x5 \( W5 B/ L- V除了在PCB上走线之外,还可以采用接线柱的方式走线。 - i# q" b8 L x8 `
在PCB上或产品外壳上固定几个能够耐受100A的接线柱如:表贴螺母、PCB接线端子、铜柱等。
S8 U& S" `/ X, \8 T然后采用铜鼻子等接线端子将能承受100A的导线接到接线柱上。
3 _. K# z8 b% s1 q0 E这样大电流就可以通过导线来走。 4 Y# \) O4 D* j9 u3 ?" L
方法三:定做铜排 0 Z# q0 j6 _+ F2 v# Q+ r0 |& K/ k l
甚至,还可以定做铜排。
/ `! M" `/ s S7 ~( D使用铜排来走大电流是工业上常见的做法,例如变压器,服务器机柜等应用都是用铜排来走大电流。
9 b3 i4 _1 j* _! O 附铜排载流能力表:
7 A/ O( f6 [; T
; G) {+ r# P1 `+ m& X5 ]+ Z! z, G& w方法四:特殊工艺 另外还有一些比较特殊的PCB工艺,国内不一定能找得到加工的厂家。 5 K0 v& f; ? N" l7 h) D
例如英飞凌就有一种PCB,采用3层铜层设计,顶层和底层是信号布线层,中间层是厚度为1.5mm的铜层,专门用于布置电源,这种PCB可以轻易做到小体积过流100A以上。 ; L5 i6 u/ h2 b- N3 y
" z1 m1 b# M4 Y7 i+ }$ {# S1 M, e/ \3 T$ d( J
% _+ C, d6 J$ Q& Y1 M9 O, x
) D& m/ `* i, i. t3 u |7 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