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关于网站域名变更的通知
查看: 533|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电感器件的失效分析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2-5-20 10:4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EDA365欢迎您登录!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finishedabc 于 2022-5-20 10:43 编辑 . a' l8 E0 W  `& r' X% r

8 k; k8 m; a( r* `1、电感本质! h5 j, t, I$ k: L
我们通常所说的电感指的是电感器件,它是用绝缘导线(例如漆包线,沙包线等)绕制而成的电磁感应元件。
5 ?; b" O) H7 y" k5 M- w0 a
在电路中,当电流流过导体时,会产生电磁场,电磁场的大小除以电流的大小就是电感。       电感是衡量线圈产生电磁感应能力的物理量。给一个线圈通入电流,线圈周围就会产生磁场,线圈就有磁通量通过。通入线圈的电源越大,磁场就越强,通过线圈的磁通量就越大。实验证明,通过线圈的磁通量和通入的电流是成正比的,它们的比值叫做自感系数,也叫做电感。( E) v& y# h( v+ W5 Z& h, W5 |
1.2 电感分类
1 I8 B0 Y/ X5 M# q; z4 o
" z( C+ {* l8 X( Q, M* b4 N; W/ v
按电感形式 分类:固定电感、可变电感。按导磁体性质分类:空芯线圈、铁氧体线圈、铁芯线圈、铜芯线圈。按工作性质 分类:天线线圈、振荡线圈、扼流线圈、陷波线圈、偏转线圈。按绕线结构 分类:单层线圈、多层线圈、蜂房式线圈。按工作频率 分类:高频线圈、低频线圈。按结构特点 分类:磁芯线圈、可变电感线圈、色码电感线圈、无磁芯线圈等。
$ I: d/ @4 C+ m+ w$ S# e8 ^2 O2 m8 {, P( l

( L) m6 s! O% o, K( Z空心电感,磁芯电感和铜芯电感一般为中频或高频电感而铁心电感多数为低频电感8 h& r4 f5 {8 _1 V
# [, A6 Q8 \+ v/ E
1.3电感的材质及工艺       * i2 T6 p. A- S1 h

, m) v! i) p( x) {" L

+ q; C9 K) ^' N! \3 ~9 q电感器一般由骨架、绕组、屏蔽罩、封装材料、磁心等组成。
# Y; M* t+ g+ [$ l! e* b- ^0 \7 Z% H1 a

0 S8 e  b9 p/ S2 R/ M) |! d% J6 s1)骨架:泛指绕制线圈的支架。通常是采用塑料、胶木、陶瓷制成,根据实际需要可以制成不同的形状。小型电感器一般不使用骨架,而是直接将漆包线绕在磁心上。空心电感器不用磁心、骨架和屏蔽罩等,而是先在模具上绕好后再  脱去模具,并将线圈各圈之间拉开一定距离。
: r" g, w$ N6 B1 ?# n& ?4 E7 \4 w5 w# S7 l3 T6 l* y
2)绕组:指具有规定功能的一组线圈,有单层和多层之分。单层有密绕和间绕两种形式;多层有分层平绕、乱绕、蜂 房式绕法等多种。
2 C+ I/ \* S/ M* r* l! g! A5 b0 Q( H% `
3)磁心:一般采用镍锌铁氧体或锰锌铁氧体等材料,它有“工”字形、柱形、帽形、“E”形、罐形等多种形状。  ]0 A$ E- {0 _1 ]$ d
铁心:主要有硅钢片、坡莫合金等,其外形多为“E”型。! D, O, F6 x2 P( e* n- |% j& _
4)屏蔽罩:用于为避免有些电感器在工作时产生的磁场影响其它电路及元器件正常工作。采用屏蔽罩的电感器,会增加线圈的损耗,使Q值降低。0 W/ l( c8 q9 j, O& t
0 I* E: }4 P4 V0 {8 ^+ Y
5)封装材料:有些电感器(如色码电感器、色环电感器等)绕制好后,用封装材料将线圈和磁心等密封起来。封装材料采用塑料或环氧树脂等。
* T# y; c/ f5 A! L# q3 a. d/ ?0 Z! d
; F5 f2 n9 c  A4 y$ m
1.4 电感主要参数
8 ~8 h. O, l; r/ G: ]7 R9 v/ B. Y3 e' A& E
( }! u$ F+ o! I
1)电感量:也称自感系数,是表示电感器产生自感应能力的一个物理量。电感量的大小,主要取决于线圈的圈数、绕制方式、有无磁心及磁心的材料等等。通常,线圈圈数越多、绕制的线圈越密集,电感量就越大。有磁心的线圈比无磁心的线圈电感量大;磁心导磁率越大的线圈,电感量也越大。( Y6 n$ D4 Y. z& {/ G. Z0 _
应用的工作频率越高电感的尺寸可以越小5 z% D3 ^) g! u$ y% U0 l. p
同样的阻抗值,频率越高,感值越小感值小,圈数可减小,电感的尺寸就可以做小感值小,材质的导磁率亦不用太高(材质的导磁率越高,越不适合在高频工作)( \) `: m/ n5 Q# w2 W$ l' ~
2)允许偏差:指电感上标称的电感量与实际电感的允许误差值。一般用于振荡或滤波等电路中的电感要求精度较高, 允许偏差为±0.2%~±0.5%;而用于耦合、高频阻流等线圈的精度要求不高;允许偏差为±10%~15%。
5 `  ?$ O! D' g, y& B5 v
! G' P( Y& ^- U/ ]3 s/ a
/ @5 I. m4 Y% o; `' A$ |, K' c
3)固有频率:电感的等效电路实际上是电感与电容的并联谐振电路,其震荡频率f0=   即是固有频率。也定义为感抗和容抗相等时对应的自谐振频率。使用电感线圈时,为保障线圈的电感量稳定,应使线 圈的工作频率远低于固有频率。
" h. R: Y  t' x$ H) K! ~9 ^7 a& g8 t+ j3 K1 t

# ~/ a8 i1 W( {  u- b( D 4)分布电容:指线圈的匝与匝之间、线圈与磁心之间存在的电容。电感的分布电容越小,其稳定性越好。
1 Q/ g; E7 \  D* y' A8 [2 @8 }$ l
- m7 X2 F% H: ~3 A- K' O5 _

4 i" \9 Q! ]3 `# u$ x& E减小分布电容的方法:9 N+ ^6 R7 C; P5 R3 h- g

: e( [3 Y# d, B8 M$ U& `
7 l3 Y1 u( [# p0 A: N1 }+ q
1)如果磁性是导体,用介电常数低的材料& L. ]) s6 R8 U

% E' @. P/ E5 `" u0 ?
# `+ q% q- E2 R) L  M
2)起始端与终止端远离(夹角>40°)
) h" m$ _3 i; |* x0 s
5 j9 P/ w" W( w5 G, G+ N
# l$ I; J; Q3 f' @: E7 [# B
3)尽量单层绕制,并增加匝间距离: R7 X3 L4 q) D' _+ k/ j. l9 H" v
2 {' p$ H7 @8 x; L" v
( s9 {& v+ w+ M3 K% o
4)多层绕制时,采用渐进方式绕,避免来回绕制
# q) [, y4 J, v" x" }- U/ O- j! S1 x& q8 u
' p+ W% ?( H. L; {9 n  S
5)直流电阻Rdc:指直流状态下测量器件的电阻值为直流电阻,表征器件内部线圈的质量状况。 / I, D, {7 ~& z8 ]2 k5 v

* S/ x4 x) O' i3 N" |9 ]

1 `7 P" n  i! S7 r& ]# M  }- h6)阻抗Z:表征的是给定频率下元件对流经其本身的交流电流的总抵抗能力。
: [0 Z6 b% M+ r. ^; b9 G5 a& r! \( F, T  M" y0 a
% q* N7 z# d, {) T1 K- v
7)品质因数:也称Q值,是衡量电感质量的主要参数。它是指电感器在某一频率的交流电压下工作时,所呈现的感抗与其等效损耗电阻之比。 电感器的Q值越高,其损耗越小,效率越高。在实际当中,Q不仅只与线圈的 直流电阻有关,还包括线圈骨架的介质损耗,铁芯和屏蔽的损耗以及在高频条件下工作时的趋肤效应等因素有关,提高线圈的Q值,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实际电感的应用选择必须同时兼顾较小的电感量波动与较高的Q值。/ D; `) a/ U$ a9 W0 H5 ?6 ?" a
( j% e/ c4 _4 ^- ?2 A1 H

0 r" u2 R7 a$ ]. L5 J* _1 g7 q
# ~8 _7 J% g1 T

& U! r- a, p9 L: S5 l" | 8)额定电流Ir:指电感正常工作时反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若工作电流超过额定电流,则电感器就会因发热而使性能参数发生改变,甚至还会因过流而烧毁。
6 u' Y0 e* h- n5 }: d; N3 G# g" A& ]  _, v; ~

, T$ w" j' f* W0 I% O电感失效分析电感器失效模式:电感量和其他性能的超差、开路、短路 模压绕线片式电感失效机理:( i( e# F4 V+ S& }& J3 t

6 }& [# E2 L4 C

/ U! o) S& p8 R: [( `0 S% \. ]1.磁芯在加工过程中产生的机械应力较大,未得到释放
- T6 v% q* s8 {5 w4 e1 o% D; D' Q- f; n

. R9 u, [/ h' ^) i% Y2.磁芯内有杂质或空洞磁芯材料本身不均匀,影响磁芯的磁场状况,使磁芯的磁导率发生了偏差;# |' t% @' K" u2 W6 Q! A' O3 f8 [

; }+ S: X% {* W

6 n2 I! ~" p) L: }5 ?3.由于烧结后产生的烧结裂纹;5 }, N9 l2 Y  S8 u' W# A& u
9 v: L" A* ]) v4 V/ }$ v) i- i
. z1 Q  u' S* f2 z% X. O$ H: f
4.铜线与铜带浸焊连接时,线圈部分溅到锡液,融化了漆包线的绝缘层,造成短路;" g2 r* p5 c: P9 x4 d) J
& J- _1 t* ~& V! a
/ G( M% r$ Z0 c/ B" K& R$ [) f
5.铜线纤细,在与铜带连接时,造成假焊,开路失效
9 l2 k" v- W! f* A7 s
! Q' d8 J7 m2 j( N" B3 z

  ^3 D( x7 Y- E- z( k" q% Q1 Z1、耐焊性低频片感经回流焊后感量上升   <  20由于回流焊的温度超过了低频片感材料的居里温度,出现退磁现象。片感退磁后,片感材料的磁导率恢复到最大值,感量上升。一般要求的控制范围是片感耐焊接热后,感量上升幅度小于20%。耐焊性可能造成的问题是有时小批量手工焊时,电路性能全部合格(此时片感未整体加热,感量上升小)。但大批量贴片时,发现有部分电路性能下降。这可能是由于过回流焊后,片感感量会上升,影响了线路的性能。在对片感感量精度要求较严格的地方(如信号接收发射电路),应加大对片感耐焊性的关注。: L! ]& x* T3 S+ n7 O  p
; d' t- P1 F1 r! Q
4 N8 w' {3 \) h/ o9 o/ d4 C
检测方法:先测量片感在常温时的感量值,再将片感浸入熔化的焊锡罐里10秒钟左右,取出。待片感彻底冷却后,测量片感新的感量值。感量增大的百分比既为该片感的耐焊性大小
" W. ^5 B; p* K; w6 g1 E3 P% p- O' |" X: b9 a. {4 \7 n' p

" A& j# O0 ~! m; |; ?2、可焊性电镀简介当达到回流焊的温度时,金属银(Ag)会跟金属锡(Sn)反应形成共熔物,因此不能在片感的银端头上直接镀锡。而是在银端头上先镀镍(2um 左右) ,形成隔绝层,然后再镀锡(4-8um )。
0 @3 G# ?# ]9 ]可焊性检测将待检测的片感的端头用酒精清洗干净,将片感在熔化的焊锡罐中浸入4秒钟左右,取出。如果片感端头的焊锡覆盖率达到90%以上,则可焊性合格。
8 ~. r+ T6 r+ X* ~% ?; ~- m* w
8 }3 q7 w8 _( D  \
可焊性不良9 O) @, O6 q* x
* y! k" i. [# l" a
, B" Y& B8 ^/ @1 s# o
1)端头氧化:当片感受高温、潮湿、化学品、氧化性气体(SO2、NO2等)的影响, 或保存时间过长,造成片感端头上的金属Sn氧化成SnO2,片感端头变暗。由于SnO2不和Sn、 Ag、Cu等生成共熔物,导致片感可焊性下降。片感产品保质期:半年。如果片感端头被污染,比如油性物质,溶剂等,也会造成可焊性下降4 }. o% h( ~0 J: u
& W2 x0 f2 F  k% |: P: v
$ f6 Z0 c) m/ B! d7 E$ L. @; t) ?+ U
2)镀镍层太薄,吃银:如果镀镍时,镍层太薄不能起隔离作用。回流焊时,片感端头上的Sn和自身的Ag首先反应,而影响了片感端头上的Sn和焊盘上的焊膏共熔,造成吃银现象,片感的可焊性下降。判断方法:将片感浸入熔化的焊锡罐中几秒钟,取出。如发现端头出现坑洼情况,甚至出现瓷体外露,则可判断是出现吃银现象的。
& J. T  m& D5 \1 z/ E' |- U0 T4 m2 K
: E  k3 `; N. f/ }* J4 j0 [1 D
3、焊接不良内应力( T3 Z$ b' l# j9 X" B

% \) P0 P6 s1 ^$ N$ R# A! {' Q
3 ^$ ]2 [* n1 M, G* j$ g& S
    如果片感在制作过程中产生了较大的内部应力,且未采取措施消除应力,在回流焊过程中,贴好的片感会因为内应力的影响产生立片,俗称立碑效应。 判断片感是否存在较大的内应力,可采取一个较简便的方法:取几百只的片感,放入一般的烤箱或低温炉中,升温至230℃左右,保温,观察炉内情况。如听见噼噼叭叭的响声,甚至有片子跳起来的声音,说明产品有较大的内应力。& i4 |5 I1 C/ c$ g; b4 [% D$ E1 _

' p6 b& y+ c& t$ M! S% s# J- l
4 l- h2 W6 `0 l  E4 ^' ^5 g

3 r! J+ {4 ^6 y/ w0 H
元件变形  
, P3 c+ ~) J) {4 W  r; ?4 c" Q/ g( g5 x$ f3 F; l9 n0 c4 X$ x! A
3 f- ]. c, Q( X3 Q$ N
如果片感产品有弯曲变形,焊接时会有放大效应。
3 N( z+ w+ _! S1 G* X' f9 Ka.焊盘两端应对称设计,避免大小不一,否则两端的熔融时间和润湿力会不同7 g* ?% ^. s4 e  |! e! R5 ], `3 ^

) A8 ^: G3 A* z: c4 I

' V7 p% e* i( _& U# ]b.焊合的长度在0.3mm以上(即片感的金属端头和焊盘的重合长度)
' y/ N: e1 G) B8 s3 B' D2 y) Q0 b% [" h' r& r1 {

! K" Y% s3 D" ?5 t' e, O: a3 V" K' Dc.焊盘余地的长度尽量小,一般不超过0.5mm。# L1 q1 E! a# r! v# @

: U  I9 I9 [2 r
# h4 o8 `3 R+ K! @# b
d.焊盘的本身宽度不宜太宽,其合理宽度和MLCI宽度相比,不宜超过0.25mm
* ]6 ?; ^! ^6 K
  p- q1 k. n5 E% T: n+ m
) F; b% Q/ t( [
贴片不良3 k! Y: b, d$ V

  Z+ r7 [6 @, }: n2 a4 S

( O# [! i8 h. R) [; z. l" X+ {7 X当贴片时,由于焊垫的不平或焊膏的滑动,造成片感偏移了θ角。由于焊垫熔融时产生的润湿力,可能形成以上三种情况,其中自行归正为主,但有时会出现拉的更斜,或者单点拉正的情况,片感被拉到一个焊盘上,甚至被拉起来,斜立或直立(立碑现象)。目前带θ角偏移视觉检测的贴片机可减少此类失效的发生# O  ]1 a8 z: u. P! o6 `

, u5 N3 a- X: ]) ?7 F
焊接温度
  ^- b# C' L0 g$ V. |, |: n回流焊机的焊接温度曲线须根据焊料的要求设定,应该尽量保证片感两端的焊料同时熔融,以避免两端产生润湿力的时间不同,导致片感在焊接过程中出现移位。如出现焊接不良,可先确认一下,回流焊机温度是否出现异常,或者焊料有所变更。 电感在急冷、急热或局部加热的情况下易破损,因此焊接时应特别注意焊接温度的控制,同时尽可能缩短焊接接触时间
$ n+ G. V& n$ e. A' @: m$ |0 r 4、上机开路虚焊、焊接接触不良+ o7 r2 B1 I7 L5 P( l$ u6 p' z3 }

9 Q1 q) t8 T8 A
' S. R% m& `8 m8 H6 F0 x0 P3 k) a
从线路板上取下片感测试,片感性能是否正常 9 C+ k8 K* a. J3 C0 r% T* w) ]
0 C( q% W7 f4 M; S% M

+ x. S* G% `5 g( W: {' f. k& K! z% I8 c电流烧穿
* o- V% v$ T+ q' Q7 q. I6 ?% v  b4 \, x4 G0 r" Y- U5 |( X6 n4 |% g
! d* d. q) i# ?
       如选取的片感,磁珠的额定电流较小,或电路中存在大的冲击电流会造成电流烧穿,片感或磁珠   失效,导致电路开路。从线路板上取下片感测试,片感失效,有时有烧坏的痕迹。如果出现电流烧穿,失效的产品数量会较多,同批次中失效产品一般达到百分级以上。! V- o; ^% l8 X3 ~! m* }
* ~( A8 ~) |1 h5 j4 ]: P
焊接开路3 F/ ]9 j4 ?! n
       回流焊时急冷急热,使片感内部产生应力,导致有极少部分的内部存在开路隐患的片感的缺陷变大,造成片感开路。从线路板上取下片感测试,片感失效。如果出现焊接开路,失效的产品数量一般较少,同批次中失效产品一般小于千分级。
, x) x" q( r  f  R: a& P2 w& R2 {. S" S7 R" ~6 I

) H% e$ b) d* x" c 5、磁体破损 磁体强度0 y" U" H( \1 ^# O2 i2 S
" x& b' e  @; G- p. I

7 ^) a) v) S+ D0 L  Y" s片感烧结不好或其它原因,造成瓷体强度不够,脆性大,在贴片时,或产品受外力冲击造成瓷体破损        
4 A( x( Q  u/ m( C6 @# K/ O* g/ h( `( g5 _8 H/ u
: f4 n* B6 f' i# |1 \5 W+ J$ N
& X; `/ e4 E) P. f& a; w

% M) |* @) h% O7 o. i1 H; h7 a. t附着力
$ }- e+ K- @/ }, i
) V( Y3 ^6 D$ g9 C8 C  _: u

1 s+ i+ G( C0 S       如果片感端头银层的附着力差,回流焊时,片感急冷急热,热胀冷缩产生应力,以及瓷体受外力冲击,均有可能会造成片感端头和瓷体分离、脱落;或者焊盘太大,回流焊时,焊膏熔融和端头反应时产生的润湿力大于端头附着力,造成端头破坏。片感过烧或生烧,或者制造过程中,内部产生微裂纹。回流焊时急冷急热,使片感内部产生应力,出现晶裂,或微裂纹扩大,造成瓷体破损。
6 p8 v# ^# ~/ M% o
+ S! A  s8 T/ E* k
8 w, e4 @0 O$ t9 W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2-11-22 15:53
  • 签到天数: 2 天

    [LV.1]初来乍到

    2#
    发表于 2022-5-20 13:11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很棒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3-1-3 15:10
  • 签到天数: 2 天

    [LV.1]初来乍到

    3#
    发表于 2022-5-26 17:57 | 只看该作者
    片感退磁后,片感材料的磁导率恢复到最大值,感量上升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5-9-2 15:14
  • 签到天数: 1158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4#
    发表于 2022-5-26 18:10 | 只看该作者
    这个资料比较稀有,很好的美味,尝鲜一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推荐内容上一条 /1 下一条

    EDA365公众号

    关于我们|手机版|EDA365电子论坛网 ( 粤ICP备18020198号-1 )

    GMT+8, 2025-9-3 09:44 , Processed in 0.125000 second(s), 24 queries , Gzip On.

    深圳市墨知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深圳市南山区科技生态园2栋A座805 电话:19926409050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