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A365欢迎您登录!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对于国产元器件的可靠性保证内容而言,其往往包含以下内容:国家就元器件生产线、产品质量与其可靠性的对应认证以及评价;用户重点就元器件供应方做出评价,就产品做出评价与认定,就管理技术标准实施选择及其制定,重点就元器件的全过程进行管理和控制,具体包括选用采购、监制验收、到货检验、补充筛选、特殊试验、运输仓储以及信息管理等。 " f9 g& L5 A3 J1 k- r3 D
1、元器件本身质量和可靠性认证
2 v& {6 m% o% T8 X# q4 d元器件本身质量及可靠性认证主要是指元器件的设计与其生产环节,也有生产线的生产流程、制造技术、管理技术这些对元器件自身质量可靠性存在一些影响。国产元器件通过总装元器件认定委员会对生产线及产品认证和鉴定进行相关可靠性水平的认定工作。利用对产品、生产线实施认定,让它列入总装合格产品目录(QPL)/合格供应商名录。一般而言,元器件的采购规范与其采购技术条件中有对其质量和可靠性的相关要求。
; `# G; u! l5 e- J- D6 p8 I/ X2、元器件本身可靠性的保证措施
) j5 S( s m/ V R% t用户方能够利用监制验收、补充筛选、破坏性物理分析(DPA)等质量保证措施,对不合格的产品或者是存在质量缺陷的产品进行检验并剔除。我们要认清国产元器件无论是在设计、质量还是可靠性水平方面,都和国外发达国家元器件相关技术有所差距,因此,对国产元器件进行监制验收及补充筛选,和国外标准和条件相比要严格得多。比如,美国标准中无需下厂监制,然而国产元器件生产要利用监制验收、补充筛选等措施对元器件本身质量及可靠性水平进行判断。
, f. i: H5 Q3 U: B' o3、元器件的使用可靠性6 [- Z, |5 s8 G8 `7 w) s, r4 a
. r1 j7 D( r" k9 p" R5 {) b5 ^- J
元器件在使用过程中有一个重要标准,就是元器件装机失效率,具体是指元器件使用可靠性的程度。用户可以利用元器件选用控制、 静电防护、降额使用这些措施促进使用可靠性的提升。 4 Y* w0 w3 [4 a( b5 H$ 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