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A365欢迎您登录!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电子元器件是电子系统的基础部件,是能够完成预定功能且不能再分割的电路基本单元。由于电子元器件的数量、品种众多,因此它们的性能、可靠性等参数对整个电子产品的系统性能、可靠性、寿命周期等技术指标的影响极大。
. p0 l0 p4 b# A3 |3 k所以正确有效地选择和使用电子元器件是提高电子产品可靠性水平的一项重要工作。电子元器件的可靠性分为固有可靠性和使用可靠性固有可靠性主要由设计和制造工作来保证,这是元器件生产厂商的任务。 ' f& D5 P/ t. J. p
但是国内外失效分析资料表明,有近一半的元器件失效并非由于元器件的固有可靠性不高,而是由于使用者对元器件的选择不当或使用有误造成的。因此为了保证电子产品的可靠性,就必须对电子元器件的选择和应用加以严格控制。 1 e* g9 m# k6 K3 a e5 |* y
芯片的选型过程是对各个维度考量的折衷。
![]()
一、物料选型总则 1. 普遍性原则:所选的元器件要是被广泛使用验证过的,尽量少使用冷门、偏门芯片,减少开发风险。 + K1 f+ i$ r% J! a$ O# l
2. 高性价比原则:在功能、性能、使用率都相近的情况下,尽量选择价格比较好的元器件,降低成本。 # V# S& i+ W R4 ?
3. 采购方便原则:尽量选择容易买到、供货周期短的元器件。 % N+ b& X: j8 b: d7 l. k( B9 c
4.持续发展原则:尽量选择在可预见的时间内不会停产的元器件。 7 n1 `& Z5 M% A0 d: s9 i% f
5.可替代原则:尽量选择pin to pin兼容芯片品牌比较多的元器件。
! u. t7 Y% u1 \7 D# e6. 向上兼容原则:尽量选择以前老产品用过的元器件。
/ ~4 p- i& g3 l7. 资源节约原则:尽量用上元器件的全部功能和管脚。
5 U+ T% ^5 ^0 a# s( Z二、选型时一定要关注芯片属性 1. 在选型的时候,需要考虑试产的情况、同时需要考虑批量生产时的情况。 小批量采购的价格、供货周期、样片申请;同时需要关注,大批量之后的价格和供货周期。有可能批量变大之后,供货的价格没有优势、或者批量大了之后,产能不足。 另外,根据自己的实际采购情况,找对应的量级的供应商。
/ }; m) e% F& d* Q
2. 关注器件本身的生命周期与产品生命周期的匹配 对于通信设备一般要求我们选用的器件要有5年以上的生命周期,并且有后续完整的产品发展路标。
% {8 @2 {0 ]: G; m4 P
3. 除了考虑功能和实验室环境,还需要考虑整个生命周期的场景。
, @ p" \' B L- }4 }三、选型具体考虑因素
: F5 c3 Q/ n% D1. 应用领域 一个产品的功能、性能一旦定制下来,其所在的应用领域也随之确定。应用领域的确定将缩小选型的范围,例如:工业控制领域产品的工作条件通常比较苛刻,因此对芯片的工作温度通常是宽温的,这样就得选择工业级的芯片,民用级的就被排除在外。目前,比较常见的应用领域分类有航天航空、通信、计算机、工业控制、医疗系统、消费电子、汽车电子等。 2. 功耗 单看“功耗”是一个较为抽象的名词。低功耗的产品即节能又节财,甚至可以减少环境污染,还能增加可靠性,它有如此多的优点,因此低功耗也成了芯片选型时的一个重要指标。
" i# |: S& w$ d- ?
3. 封装 常见的封装有TO、STO、SOP、TIP等等类型。封装类型应选择与元件的外观和形状适配的封装,要保证生产商按照相应的封装标准生产。 ) Q$ F: Y+ f( B4 @
4. 芯片的可延续性及技术的可继承性 目前,产品更新换代的速度很快,所以在选型时要考虑芯片的可升级性。如果是同一厂家同一内核系列的芯片,其技术可继承性就较好。应该考虑知名半导体公司,然后查询其相关产品,再作出判断。 - ?! n& I/ w+ [" I* G
5. 价格及供货保证 芯片的价格和供货也是必须考虑的因素。许多芯片目前处于试用阶段(sampling),其价格和供货就会处于不稳定状态,所以选型时尽量选择有量产的芯片。
% ~* y" z0 I/ n- V9 z7 c6. 技术支持 现在的趋势是买服务,也就是买技术支持。一个好的公司的技术支持能力相对比较有保证,所以选芯片时最好选择知名的半导体公司。另外,芯片的成熟度取决于用户的使用规模及使用情况。选择市面上使用较广的芯片,将会有比较多的共享资源,给开发带来许多便利。
% t+ r* E% N1 F& b9 ~2 w! ^5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