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A365欢迎您登录!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陆妹 于 2022-1-26 17:58 编辑 6 n6 G4 j9 \* M: o0 C
8 Q. T; c6 p8 g/ R
9 E) K# H) r, W4 F2 m3 q- U5 o" I8 X( K8 C9 D
. k% }- g5 m' C+ `0 D$ I原华为EMC设计专家 0 g1 j6 M6 K2 w0 T
20年EMC设计与整改研发经验,曾任华三、华为等高科技企业工程师、高级工程师、设计经理等职务,设计过的产品涵盖通信、服务器、台式/笔记本电脑、电源适配等多种跨行业产品研发设计经验。曾负责支撑完成25G速率网络平台产品EMC设计。 : }+ Q" p& e: B0 N, u8 ?
1、在您职业生涯中从事时间最长的职位是什么?目前该行业发展前景如何? # H( ]+ \5 _- s- i
小华老师: 首先来介绍一下我自己会比较好。我的大学专业是电子技术,故毕业后我就从事电子行业的工作。起初是在工厂内从事质量检测方面,干了一年之后进入电子产品的研发设计,即产品的电磁兼容设计(EMC)。这样一干就是20多年的这个技术领域,我的主要工作内容就是围绕公司产品做好电磁兼容的一切事务。 为更好地学习电磁兼容这个专业,建议大家可以先了解电磁兼容为何存在,存在的必要性是什么?这个是基础,更是自己去理解这个专业的动力。了解了电磁兼容之后,那么就可以看当前比较热的行业来,例如汽车电子的电磁兼容、物联网的电磁兼容、更为前卫的就是芯片的电磁兼容以及军方产品的电磁兼容等。
- [, x$ |) H4 ?. D2 ]5 ~" i0 r电磁兼容对于产品来说,不仅仅是一个认证证书,也是产品质量可靠性的保障,更是产品质量品牌的捍卫者和守护者。
8 [5 u) R( n! r; q( P, y ! j& c1 o! a/ R' X5 ^$ a& \( q! v
2、您在做这份工作时,日常面临的问题是什么?什么事最有挑战性?在此期间您是如何学习到更多知识和技能的? : T8 }2 Y" u3 S$ Z. e
小华老师: 电磁兼容设计工作,面临最大的问题就是:大家对于其认识存在严重的偏差,认为产品电磁兼容是电磁兼容工程师的EMC,而不是产品的。然而,要想做好电磁兼容工作,又是需要每个领域的配合和协助的,如果没有这样的基础,做好这份工作难。所以,需要有相关的流程或者制度来保障,或者沟通协调能力要强。现在不少大学有电磁兼容这个专业,但与实际研发之间还存在很大出入,故只有慢慢边学边用,边用边学的体系化思维去进行比较快,有师傅带徒弟的方式就更好,这样可以传承和掌握相应的知识。 要想做好电磁兼容设计,一是需要了解电磁兼容的基础知识,二是需要了解所服务的产品其产品知 识,三是如何把两者融合起来,这种融合是整体性的融合,未必需要技术多么先进,但一定是最为恰当的。
8 V7 ]; P1 c2 N' Z% t& W5 I) E5 b3、您认为什么样的个人品质对做好这份工作来讲是重要的?同时在这份工作中,您个人的主要成就是什么?0 }# O+ G/ v& |" C8 Q" B {- q
$ Y# A: @* ]3 |' E9 v: H
+ H: \" s; [7 p" _小华老师:
# V5 z0 \* t5 x
什么样的品质对做好电磁兼容很重要?就是工程师文化素养,不仅仅是电磁兼容专业需要,也是任何工程师都需要的。多年的工作,让我感到自豪是每一次产品上市的技术壁垒的通关必须是良好的,而且在网运行是好的,甚至几年没有任何网上事故,这就是最大的成就。对于专业的提升要求,就是不折腾自己,高效率做好电磁兼容设计就是最好的奖励,这也是我自己的追求。
! E" Y! j: ?' U7 q8 e& }7 I( `) f
$ o# o; f) M+ c: Z) D4 H! s EMC是指设备或系统在其电磁环境中符合要求运行并不对其环境中的任何设备产生无法忍受的电磁干扰的能力。因此,EMC包括EMI(电磁干扰)及EMS(电磁耐受性)两部分,所谓EMI电磁干扰,乃为机器本身在执行应有功能的过程中所产生不利于其它系统的电磁噪声;而EMS乃指机器在执行应有功能的过程中不受周围电磁环境影响的能力。
) u: l8 ~1 y' x- E% s, J$ H; R) n
电磁兼容的研究是随着电子技术逐步向高频、高速、高精度、高可靠性、高灵敏度、高密度(小型化、大规模集成化),大功率、小信号运用、复杂化等方面的需要而逐步发展的。特别是在人造地球卫星、导弹、计算机、通信设备和潜艇中大量采用现代电子技术后,使电磁兼容更加重要 。
: D6 U8 d$ F* d8 q# O) Y
0 v* C5 N: K6 b% d" w
出品|EDA365 作者|付小华老师 3 Z3 P7 @; d! S$ D* M
* B3 r: W/ a6 K7 S4 j6 w
注:本文为EDA365电子论坛原创文章,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