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DA365欢迎您登录!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 E: [7 E" ], n- G
x- x- r. ?9 a- {' E
CCS中的2.0版本(实验所用)断点(Break Point) 和探针(Probe Point)之所以能组合使用,是因为我们在实现硬件仿真或软件仿真的过程中需要实现两个功能---1, 将程序在断点处停止;2,读取断点处需要采集的数据并方便使用“view”观察窗口读取可视化信息。
- V' L0 |- k- H6 l! M7 g) d- ^+ B& u& }1 L
事实上,在实际仿真工作中,我们更关心寄存器中的数据变化以及相应地址上存储空间如何被更改和使用的动态场景,通常情况下在单步运行的情况下我们需要留意如实验中“main的入口地址”等相关节点的变化,以判断数据是否正确被DSP系统读取或一次数据通信过程是否正确的进程传输。实现这一目的我们仅需断点即可实现观察各个地址的更改、寄存器数据的改变等内容。 S6 A, c, a: [' K: |6 t0 ? [3 i
9 o0 U5 ~& J5 E& r6 |6 G
然而,为了方便将我们关心的地址和数据以可视化的方法展示,我们需要使用探针帮助我们提取这些数据用于观察并更加直观的描述数据的迁移及我们所关心的事件发生。
! p' z( n$ g j" z7 F, N% G" {2 C8 g% c) N
从本质上说两者具有较强的耦合度,换句话说两者共同使用可以简化我们修改程序及读取信息调试程序的便利程度。因此,为了方便开发者使用,在CCS3.3版本之后,断点和探针选项不再重复出现,而是将探针的读取数据并可视化的过程作为断点当中的一个功能出现,在程序运行需要中断时仅需加入断点即可,并取消了单独的探针选项。
3 r$ b2 t) h9 f% n$ j, g1 T
; k' O. ]' j4 n
) h+ W; q3 I, {- d1 Q
# k: H. J \: j5 S- Y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