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于2014年对《电磁辐射防护规定》(GB 8702-88)和《环境电磁波卫生标准》(GB 9175-88)进行整合修订,出台了《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8702—2014),并于2015年1月1日起正式实行。根据标准,通信频段的功率密度应小于40微瓦/平方厘米,美国标准为600微瓦/平方厘米,两者相差15倍。业内人士表示,考虑到基站信号将出现重叠水平,移动通信基站建设时执行的都是国标五分之一的标准,即小于8微瓦/平方厘米。国家标准是依据长期接触情形而制定的,人体暴露在辐射场中无论多长时间都是安全的,不存在辐射累积效应。2 O. L! B' X1 M: e
进过多名专业人士借助narda设备测试,5G基站1m范围内的辐射大小不超过0.05uW/cm2。' l1 T1 ]; b0 X: d; q* l
请教大家一个问题,国家电磁辐射防护规定的通信频段的限制是距离基站1m的功率密度小于0.4W/ m2,计算得出PtGt=0.4*4* pi=5W=37dBm。% t: h2 \* M' J" K9 c
问题1:宏基站的发射功率EIPR= Pt* Gt,其中Pt是发射功率大约为40dBm,Gt为定向高增益天线的增益为20dBi左右,计算下来EIPR为60dBm左右,那是怎么保证电磁辐射小于0.4W/ m2的国标要求的呢? + ^( [" ^: P5 d, O* D2 f. n问题2:看过很多专业人士测试距离基站不同距离下的辐射值,在宏基站正下方测得的大小居然大多在0.1W/ m2以下,那岂不是基站功放的输出功率是远小于40dBm,是什么原因引起这个现象的呢?" o. a4 G, H# m6 g2 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