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关于网站域名变更的通知
查看: 477|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员工激励] 如何提高研发效能?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1-9-13 10: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EDA365欢迎您登录!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为什么要提高研发效能,因为技术本身是为业务服务的,产品的价值体现在业务上,技术的所有价值最终都要通过业务结果来呈现,我们的根本目的是帮助业务成功,促进业务腾飞。
8 }3 W, d$ J: z& e, P, K7 o1 Q7 z; E/ i( I) h' ^
那技术就不重要了吗!重要,因为所有的业务价值最终都要通过软件服务来变现,两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  b% A& d8 C) M: e" r
$ {, d; [" d* G5 p
那如何提高研发效能?3 B$ ~* W1 o8 U6 H
9 M+ F# ?0 P8 W" x, Q9 a: D
一个项目从立项到上线涉及到角色包含客户、运营、客服、产品、技术、测试。2 e  F* R: u) H3 i) ^1 A: B* C

$ u9 W# y2 P5 Q2 B; y/ { 涉及到关键流程如下。+ y8 i2 p/ M3 N0 Y5 p8 q

! i/ d& q6 T. S4 d% F) ^' ^1 H/ T; Z需求收集,运营/老板 -> 产品,关键产出:想法/idea/业务需求文档% O/ k, i2 K3 K

; Q$ b( f" i6 E% M需求评审,产品 -> 运营/老板/技术,关键产出:产品需求文档
/ ~7 ]8 H$ G4 W; b
. \1 N7 c% U  F3 ?需求内部评审,产品 -> 运营/老板/技术/若干项目负责人,关键产出:产品需求文档0 d9 T+ e& b0 w- p: {- c
4 D$ ~  H" E+ \% u
需求宣讲,产品 -> 研发/测试,关键产出:大家对于问题,目标,需求的理解达成一致' q  {/ D7 c1 i. j$ Y

" ~$ J2 L5 e8 b% X  x9 @/ i. u技术方案评审,研发 -> 产品/测试,关键产出:技术架构/代码
1 y. Y8 W- s6 L0 b: X6 \% \. O& N9 W  e# Y" b
测试用例评审,测试 -> 研发/产品,关键产出:测试用例/需求逻辑测试case全覆盖
' O2 A! H% T( H8 m; K3 }
. Q3 R7 o4 n. s8 V# X- `系统上线,产品/研发/测试 -> 客户
% F0 t) i+ y/ |4 a/ J" W9 G
! @! ~7 h% n1 A" X: x* M2 z需求复盘,客户->运营/老板/产品/技术,关键产出:需求客户满意度" t4 l' X5 f# B, V

7 X9 O- ^$ j: O1 b
/ _0 I) e, z1 }  vDo things right还是Do right things?
9 s" z* x9 ~& e; G  R' W$ _) |7 Q: _( H3 m& P' ]% J; T2 D, s
6 z. Z4 M5 a7 }1 E
接下来主要从需求管理,研发,测试三个维度描述,如何Do right things。
+ J- Q1 S, j/ R3 B- E( G1 e0 b' B9 W2 {2 B- ]
: g1 Y& J; q% U- Q7 f
1.需求管理) l! a6 P3 d7 ?, W$ b/ g

( f2 o+ c3 O3 q6 Q: F9 M团队什么时候对需求的理解最充分、最多?项目结束的时候!但项目中的绝大部分决策是什么时间做出的呢?项目开始的时候,这就导致了一个悖论,我们在最无知的时刻,做出了最重要而且是绝大部分决策,并把它作为随后执行的依据。! [( z' I* P$ {4 g- B$ Y

# ?* p* L8 A/ ]6 t) H* c这个需求是运营提的,做!这个需求是老板提的,做!
& }. A3 X# |' M* w# e* b/ C0 M0 F5 I% D7 d% C2 V
为什么要提这个需求,这个需求的目的是什么,有什么价值,凭什么这样做可以达到目标,哪些数据可以证明,上线后如何衡量此需求真实效果。4 j+ V& W: n  [7 Y! f
3 {/ z3 [- l# g# a4 v7 k
我们不是乙方外包公司,是和老板站在一条船上的人,有理由有义务搞清楚老板为什么要提这个需求,需求背景是什么,为了解决什么问题,达到什么既定目标,目标结果如何衡量,尝试下”5问法“。
7 b- k$ X- o( z4 B4 {  q0 d* U+ [8 b! T2 q' z
5 K; L9 f4 p; R: o
需求是泥沙俱下,如果不能正确的分析需求,把握需求的本质,就会沉浸在永无止境的接收需求状态,机械的干活却没有结果。/ ]! A/ `7 e/ ~5 ?5 ~( v& h
6 \: ]; j! a- f, W+ c% T- Y
我们是有思想的手艺人,不是等待老板投食的宠物。
$ K* J" u( J0 G( t3 O" d% e1 O2 z8 s: x: f0 u2 J8 \

  C1 A% D! R2 C运营/老板讲解需求的时候,主要是和产品对接,研发、测试不知情不了解。这就会导致一定的信息误差,最后评审需求的时候,研发、测试是站在产品需求文档的角度考虑问题。如果这个文档自身就和业务的期望有差别呢?. N+ X" H' T: y* |6 S

7 e- \; C# I/ T1 J我们应该以终为始,聚焦目标,需求前置。在和运营/老板最终需求方案终版的过程中,就应该拉着技术进来,提前介入,预见未来。  ]! o, @! F" b- p( e
6 W$ ^! X- \) q6 R+ y" v% @
在很多人的思维里,认为需求评审就是把需求跟开发详细过一遍,就进入开发阶段。
3 \8 H- t' ]: K# w0 R& n2 x% j2 x: {0 U2 S2 o
严格来讲,这会导致挺多问题,需求逻辑有缺陷,打回重做,浪费大家时间,经常如此造成大家对你个人能力的质疑。
2 w4 [. }% E/ \5 f9 m/ \( @0 ?5 [: D9 J1 g
所以内部评审是有必要也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但是很多产品不重视这个环节,甚至还有很多产品经理并不知道有内部评审这个环节的存在。: Z$ G1 j8 o9 S9 c

' \+ m# f, A' N) R* R. { 产品不需要为单次故障负责,但全年故障数量纳入kpi考核之中,只有屁股在一起,大家才能在一个战壕里更好的思考问题。
- c3 E9 Y4 g9 a. P$ ^, ^8 c, {, \* L  M" y: i+ w6 _7 J
2.研发环节
6 M4 z9 y4 \. e* u! k/ E7 G: V  m! [" P3 K+ r6 [
根据二八定律,20%的需求决定了我们80%的业务价值,它决定了我们的成就,客户的直接反馈,市场竞争力。
3 a2 B6 H1 Z3 u2 x$ l8 @1 y- L# d3 x2 E7 }
“持续快速交付价值的能力“,这个价值指的是需求的多寡吗?
& Y/ @( g0 G+ Z1 e* ?9 W2 r) L1 v: u9 e1 o* E& L% j. J
我们应该聚焦于单位时间内创造价值的效率,这个价值指的是需求上线后对于用户的实际价值。用户价值的流动串起整个系统,促进整体优化的不二选择。为了提高价值的流动效率,组织就必须关注用户价值在系统中端到端的流动过程,改进整个系统,而不仅仅是局部环节。* i) `4 _) d0 Z
- Z( W4 x, A% [0 S: u
所以对于大需求,批量性的需求,最好打散拆开,以2-4周作为研发周期,快速迭代,不断打磨优化上线,给予业务以反馈。# H: a: P  S% }6 y6 d7 d$ D
' s5 k+ ?% U2 I+ Z2 ]0 d  `
不要给业务surprise,要让业务感知到价值在流动,需求在流动,就像巴普洛夫的狗一样,这群人靠谱,值得信任。
9 V4 e, G9 L' ^# |( j( {
& \$ _9 A4 i$ u+ r& e+ ~& t( ^: F
8 |# }9 T1 p3 h6 F1 h( P1 @( R如何保障价值流动的过程质量呢,把交付质量内内建到开发过程中,而不是依赖最后环节的测试。+ t' [6 _. x* W0 R# G6 d) ^6 ]' b( ?4 {
, E9 ?& h2 z4 ]9 u6 [6 H/ r0 E
首先要保证基本的单元测试,其覆盖率至少到50%,覆盖主流程,保证冒烟case是ok的。2 o1 w9 y4 P! j% z% [8 _
4 {" b2 Z% l6 j  |5 X  a% E  T8 N
代码改动提交触发集成测试,编译是否出错,代码静态分析,单元测试覆盖率报告。
4 `% [1 P% u( A4 ^; z
  V; k  ?5 G7 a  [) C
' L4 @  P* G3 Y: X) S每月度工程质量梳理,代码缺陷,产品逻辑缺陷梳理,要让光照亮了问题所在,把问题暴露出来,暴露出来的问题,惦记在心里的问题,就不能在叫问题了,叫待优化需求。+ ~% n# ?' k- n
) y/ O+ `4 J2 v6 b& q0 `8 g' j
研发对于需求要有一定的预见能力,做好适当的扩展。每半年各系统负责人串讲自己所负责系统设计架构,并提出系统最丑陋的三个地方,开发的时间久了,必然会有灰尘和垃圾,如果一个劲儿堆积需求,垃圾越级越厚,就会积重难返。打扫干净好接客。
* o8 v4 {  r5 J, S
8 H2 O8 r" _+ j
0 g" u2 E0 g& g( H$ z0 ~3.测试环节% ^+ N  }# W* [9 n- v8 {: ^* b
( [+ F! S6 ?+ V! V9 v
测试用例评审前置,研发、产品一起参与,把所有的case全部覆盖一遍,对于流程逻辑,直接现场解决,开发在过case的时候,也会不断考虑如何编写更健壮的代码,毕竟我们的目标是提高服务质量,全年无故障,而不是为了给测试冲业绩,比拼bug数量多少。0 q4 }# s9 r+ i( F$ u# j/ O
* c* m8 N# h$ I5 b, r
单元测试,集成测试,接口测试,开发环境,测试环境的搭建,上线前checklist检查点。
& J" A) v& _+ S  ?  k0 f% O! `" M
* u  O4 b. V4 ~5 y( E, u/ y; V测试用例的评审,沉淀,积累,不同测试等级下需覆盖功能范围和测试用例。
0 V- k( T' u: G! t
# l! B* a' h7 |3 L
7 H: }$ H0 G. i4 D* |& q$ x9 I综上
6 g( d% z( q, n6 P; ~
: p- {2 G/ v  i) N! |) g* x  M横截面主要主要聚焦于角色内,产品:搞清楚问题所在,明确的,清晰的,无歧义的,达成一致的需求;研发:代码的健壮性、可维护性、可扩展性;
  b) r! O7 v! Z
- @5 |2 L$ B  Q% q) o: b, ^  j测试:多维度的测试用例,测试系统的方方面面。1 L$ a- R4 v% K6 ^0 Z& S4 e2 S

% d! m- J0 r0 J纵截面,共性就是组织与制度问题、能力问题、沟通问题、选用育留问题。
, E6 u$ _5 A3 ]' ?5 m
$ [( u, g% ~, F  U" {# v/ A专业培训不足是导致研发效率未达预期的远因之一,既然如此,我们就要在平时加强员工各方面的培训。% r' i$ y0 S# n' }) w9 i

6 X- p5 ^& A/ v. @/ M提升人员能力也是提升员工效率的一种方法,能够有效改善部门之间的沟通问题,减少矛盾。
. G9 i# E- E4 I4 G
, O$ J3 M" T" V
$ V$ g+ s3 ]3 v( @9 |6 C* ]* w

该用户从未签到

2#
发表于 2021-9-13 13:38 | 只看该作者
内部评审是有必要也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 G/ n# Q0 b; |

该用户从未签到

3#
发表于 2021-9-13 13:53 | 只看该作者
如果不能正确的分析需求,把握需求的本质,就会沉浸在永无止境的接收需求状态,机械的干活却没有结果

该用户从未签到

4#
发表于 2021-9-13 16:43 | 只看该作者
学习学习  感谢分享

该用户从未签到

5#
发表于 2021-9-14 16:43 | 只看该作者
单元测试,集成测试,接口测试,开发环境,测试环境的搭建,上线前checklist检查点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3-6-2 15:15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6#
    发表于 2021-9-23 18:20 | 只看该作者
    为什么要提高研发效能,因为技术本身是为业务服务的,产品的价值体现在业务上,技术的所有价值最终都要通过业务结果来呈现,我们的根本目的是帮助业务成功,促进业务腾飞7 ~. f* O5 r: P. I2 k" A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推荐内容上一条 /1 下一条

    EDA365公众号

    关于我们|手机版|EDA365电子论坛网 ( 粤ICP备18020198号-1 )

    GMT+8, 2025-9-10 04:24 , Processed in 0.125000 second(s), 24 queries , Gzip On.

    深圳市墨知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深圳市南山区科技生态园2栋A座805 电话:19926409050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