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A365欢迎您登录!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Heaven_1 于 2021-8-13 14:35 编辑 , _- w5 ]! ?3 t& Y, S( [' \
4 G; ?1 r0 Q* A) t 对于高频信号测量时,探头的鳄鱼接地线是万恶之源,无论多好的仪器都无法发挥价值,这是为什么呢? 1、高频晶振实测对比 我们先来感受一下,探头地线长与短其测量结果有何不同。 以晶振信号测量为例,如图1所示为常规的鳄鱼线接地测量方法,可看到信号过冲严重伴随振荡,和想像中的方波不一样。而图2所示的短地线弹簧接地测量方法,波形端正不少,显然资深工程师的方法没错。 ![]()
- }2 H8 b- ?- [$ k& p& [+ ?图1 常规(鳄鱼线)测量方法(错误) * p- M/ L. ~- h, S$ ~
图2 短地(弹簧地)测量方法(正确 2、核心区别:电感 种种迹象表明凶手就是“地线” 如图3所示为示波器使用探头进行信号测量理论上的等效模型。探头与示波器组成具有一定输入电阻和输入电容的测试设备;被测量信号等效为具有一定内阻与工作负载的源 ![]()
1 q& Z7 z& H3 W/ U$ L( J( M5 Z图3 理论测量等效模型 由于地线是一根导线,因此它有一定数量的分布式电感,线越长电感则越大。常规的测量方法就会由鳄鱼线引入分布式感,此时它的等效模型如图4所示的LG电感,这一电感将与探头电容相互影响,在LG和CP值确定的某个频点上形成谐振,导致减幅振荡现象的产生。 ![]()
" k/ M6 q7 [% J" G图4 长地线(鳄鱼线)测量等效模型 谐振点在频域及时域的影响如表1中所列图示。其中短地线(弹簧地)测量用图3所示模型分析;长地线(鳄鱼线)测量用图4所示模型分析。 可以发现,长地线测量对应的时域响应,其特征和我们前面常规(鳄鱼线)测量的波形相似,也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探头地线在电路中增加了分布电感;地线越长,电感越大,与探头的电容形成谐振频点,会在快沿脉冲上产生明显过冲减幅振荡。因此测量高频信号时,探头接地线越短越好。
# }0 X2 a6 J C# X% M0 v
$ L8 m) v) L% I. 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