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关于网站域名变更的通知
查看: 855|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如何评价中国首款 64 层 3D NAND 闪存开始量产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1-8-4 14:3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EDA365欢迎您登录!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如何评价中国首款 64 层 3D NAND 闪存开始量产6 [& D) `7 \$ i& ?

该用户从未签到

2#
发表于 2021-8-4 15:04 | 只看该作者
已经发布了128层研发成功的信息了,64也终将成为过渡产品,未来的128,192,256...才是主角。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3-6-2 15:15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3#
    发表于 2021-8-4 15:26 | 只看该作者
    21世纪初,湖北省、武汉市就意识到了存储器的重要性,决定发展存储芯片。2006年,省市两级投资100亿成立武汉新芯。一开始是准备主攻DRAM,但由于技术落后,管理经验不足,不久就陷入严重的亏损。到了2010年,就到了破产的边缘。本来想卖给台积电或者美光,但由于还是技术自主,省市找到了中芯国际,在三方注资下,算是保住了武汉新芯。没过多久,中芯国际也陷入严重的困难,严重亏损的武汉新芯更是雪上加霜。在又一次面临倒闭的时候,2014年紫光收购了武汉新芯,在其基础上成立长江存储,主攻容易一点的NAND。2016年,国家存储器基地项目寻找标的。一时间很多城市积极争取,最终落户长江存储。虽然一直亏损了这么多钱,但积累了技术,锻炼了人才,总算是打下了基础。2017年研制32层闪存成功。2019年量产64层三维闪存成功。但目前世界主流是96层闪存。最艰难的还是2020年,准备跳过96层,直接量产128层三维闪存,追平国际先进水平。即使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也很难赚到太多钱。因为NAND供应量增加,价格会长时间承受压力。  真正想赚到钱,恐怕还得再等5到10年。金山银山砸下去,一晃十几年也过去了,还是在追赶的路上。但还要加把劲,投入更多,才能看到丰收的季节。

    该用户从未签到

    4#
    发表于 2021-8-4 16:11 | 只看该作者
    64L 3D NAND属于意料之中,而长江的任务重点在于明年跳过96L,加紧冲击128L。切莫洋洋自得,差距还很大,我们仍然无法在产能上取得巨大优势,代表着在价格上也不能。半导体技术的攻关是艰苦卓绝的,且不像航天、国防等事业,它是不容易收到鲜花与掌声的。用比竞争对手少的资金,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追赶看似越来越小、实则越来越难追的差距,这种决心是一般人难以体会的) q9 e" d9 @$ _) J$ X  I+ @, T, U

    9 {& l) f6 |9 m  i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推荐内容上一条 /1 下一条

    EDA365公众号

    关于我们|手机版|EDA365电子论坛网 ( 粤ICP备18020198号-1 )

    GMT+8, 2025-8-11 19:10 , Processed in 0.109375 second(s), 23 queries , Gzip On.

    深圳市墨知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深圳市南山区科技生态园2栋A座805 电话:19926409050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