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DA365欢迎您登录!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引 言 2 O6 c# Q/ W, n, K) m
说起传统封装,大家都会想到日月光ASE,安靠Amkor,长电JCET,华天HT,通富微电TF等这些封装大厂OSAT;说起先进封装,当今业界风头最盛的却是台积电TSMC,英特尔Intel,三星SAMSUNG等这些顶尖的半导体晶圆厂IC Foundry,这是为何呢?) l N0 d" G# i
如果你认为这些半导体晶圆大佬们似乎显得有些"不务正业"?那你就大错特错了!: _% J0 n5 f8 N. u4 q1 c9 V
传统封装的功能主要在于芯片保护、尺度放大、电气连接三项功能,先进封装和SiP在此基础上增加了“提升功能密度、缩短互联长度、进行系统重构”三项新功能。请参看:SiP的三个新特点5 a& M9 }9 V. }- h4 ^2 j
正是由于这些新特点,使得先进封装和SiP的业务从OSAT拓展到了包括Foundry、OSAT和System系统厂商。
2 ~! h& a& y! h2 a7 YFoundry由于其先天具有的工艺优势,在先进封装领域可以独领风骚,系统厂商则是为了在封装内实现系统的功能开始重点关注SiP和先进封装。
0 h' t$ }# A5 m9 f0 k5 Z6 r+ n& t* R0 x1 R# @7 j+ w G/ B L
那么,先进封装和传统封装的分界点到底在哪里?如何界定先进封装呢?这就是我们这篇文章要重点讨论的问题:先进封装的“四要素”。
$ R3 r, i( x/ J; _/ y: C
# v! }# w9 V2 H9 o4 ~ 先进封装的 四要素 : \! y3 q. R$ [% {( k0 ]
先进封装的四要素是指:RDL,TSV,Bump,Wafer,任何一款封装,如果具备了四要素中的任意一个,都可以称之为先进封装。( W3 B# t0 T* F2 Z
在先进封装的四要素中,RDL起着XY平面电气延伸的作用,TSV起着Z轴电气延伸的作用,Bump起着界面互联和应力缓冲的作用,Wafer则作为集成电路的载体以及RDL和TSV的介质和载体。/ K0 S& A+ ~, {% r# x t
2 D$ n# f% u+ I8 \4 T+ {/ L- l6 _首先,我们要明确,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先进封装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现在的先进封装在未来可能就是传统封装。% @( ~' a4 C) r% [5 o9 b8 y" u
下图是作者根据四要素内在的先进性做了简单排序,大致如下:Bump → RDL → Wafer → TSV。' d* T. ^# I9 g$ Y3 [# [1 k( w
, ^+ b5 O, z- v" s1 J. `
& Q/ {( T! B! |% b! o一般来说,出现的越早的技术其先进性就相对越低,出现越晚的技术其先进性就相对越高。- g L/ g) d4 |4 s! ~
下面,我们就逐一阐述先进封装的四要素。
: s/ t. F0 ~5 @0 z, G
( W/ f/ f$ c9 t$ s; ]. O1. Bump
- j# F: G: [' B0 ^Bump是一种金属凸点,从倒装焊FlipChip出现就开始普遍应用了,Bump的形状也有多种,最常见的为球状和柱状,也有块状等其他形状,下图所示为各种类型的Bump。
k+ O) K# A! p, |% S3 x2 A/ H# T" a/ S) \$ @# b& ]
1 y+ j4 g/ ]) L3 N* X9 c8 ZBump起着界面之间的电气互联和应力缓冲的作用,从Bondwire工艺发展到FlipChip工艺的过程中,Bump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3 T9 M3 G$ |, }4 i. q0 @随着工艺技术的发展,Bump的尺寸也变得越来越小,下图显示的是Bump尺寸的变化趋势。
: k8 g5 \' H6 O+ w* p- R* n# i5 ^, {
- F- S9 ]8 l; m4 [6 R1 s9 [ ?; i( k2 o! I; |9 W# y. d% I
可以看出, Bump尺寸从最初 Standard FlipChip的100um发展到现在最小的5um。
3 U0 O. q4 Y( Z5 m6 R: L7 A! h
那么,会不会有一天,Bump小到不再需要了呢?
9 d) ]& g+ C/ w; u
# S! G( [7 p+ e# j) k7 _确实有这种可能,TSMC发布的SoIC技术中,最鲜明的特点是没有凸点(no-Bump)的键合结构,因此,该技术具有有更高的集成密度和更佳的运行性能。
4 s" a# W& F1 h2 R% X" ^# f9 c6 s m
详细请参看:“先进封装”一文打尽
7 K& H0 N7 `2 g0 Q s' f
1 J0 [7 b' ?% C6 ^! K6 t* X- N# N0 g4 W/ W) ^6 u# Q- O7 [9 I- ?
2. RDL ) }* g E6 r: e% R6 B% I' _. n* {
RDL(ReDistribution Layer)重布线层,起着XY平面电气延伸和互联的作用。
; B$ d$ J; F6 Y8 I4 Q在芯片设计和制造时,IO Pad一般分布在芯片的边沿或者四周,这对于Bond Wire工艺来说自然很方便,但对于Flip Chip来说就有些勉为其难了。
# A, C) L6 [0 H5 r" x3 d因此,RDL就派上用场了,在晶元表面沉积金属层和相应的介质层,并形成金属布线,对IO 端口进行重新布局,将其布局到新的,占位更为宽松的区域,并形成面阵列排布。
' M& y* X+ _% c
7 H" o4 m* P7 L( r+ U8 Y/ R在先进封装的FIWLP (Fan-In Wafer Level Package) ,FOWLP (Fan-Out Wafer Level Package) 中,RDL是最为关键的技术,通过RDL将IO Pad进行扇入Fan-In或者扇出Fan-Out,形成不同类型的晶圆级封装。' S5 S& H+ E0 m
在2.5D IC集成中,除了硅基板上的TSV,RDL同样不可或缺,通过RDL将网络互联并分布到不同的位置,从而将硅基板上方芯片的Bump和基板下方的Bump连接。
' E# H" S1 ]/ w4 b+ g; j3 ? R2 h在3D IC集成中,对于上下堆叠是同一种芯片,通常TSV就可以直接完成电气互联功能了,而堆叠上下如果是不同类型芯片,则需要通过RDL重布线层将上下层芯片的IO进行对准,从而完成电气互联。& h" b8 n6 ?; t6 c
随着工艺技术的发展,通过RDL形成的金属布线的线宽和线间距也会越来越小,从而提供更高的互联密度。
7 n* d) [0 Y- _4 U% G5 `2 L' P, `. ?8 [) P# ^* c6 u
3. Wafer : R" I! g6 I N; x
Wafer晶圆在当今半导体行业具有广泛的用途,既可以作为芯片制造的基底,也可以在Wafer上制作硅基板实现2.5D集成,同时可用于WLP晶圆级封装,作为WLP的承载晶圆。
$ M7 b7 k( q1 u: ?1 z" E( G% ^
( @# }7 Q, I5 s% K: {* v3 cWafer最初仅用在芯片制造上,作为集成电路生产的载体,在Wafer上进行光刻、刻蚀、气相沉积、离子注入、研磨等工序,反复操作,精密控制,最终制造出集成电路芯片。3 W3 ?% w" |5 t3 n5 d3 o
随着先进封装技术的快速发展,Wafer的用途也变得越来越广泛。% {5 x9 u) w, P
传统封装是先进行裸芯片的切割分片,然后进行封装,而晶圆级封装WLP是在Wafer基础上先封装,然后切割分片。这就提高了封装效率,节省了成本,从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详细内容可参考新书《基于SiP技术的微系统》' ]; ~% ~. t2 }0 p7 w7 x7 a1 l
前面,我们讨论了,随着技术的发展,Bump和RDL会变得越来越细小,Bump甚至最终会消失,而Wafer则会变得越来越大,从早先的6英寸到8英寸到现在普遍应用的12英寸以及将来要广泛应用的18英寸,都体现了这样的特点。0 Q- D. c) h: }. d$ r
) F, [- s" m2 j5 M) J
. b3 G: B* S! f: k0 S, b+ _# Y& g
晶圆尺寸越大,同一圆片上可生产的IC就越多,可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但对材料技术和生产技术的要求也会更高。
1 w( i3 t# o2 q; I% R; L从FIWLP、FOWLP到2.5D集成、3D集成,基本都是在Wafer基础上进行的。% v0 b0 f( ?. l. Y# b: a
$ _2 _# }; b, U* L4. TSV
9 r0 g6 q) Y2 jTSV(Through Silicon Via )硅通孔,其主要功能是Z轴电气延伸和互联的作用。/ U8 Z1 T6 q' V2 Q3 V
TSV按照集成类型的不同分为2.5D TSV和3D TSV,2.5D TSV是指的位于硅转接板Inteposer上的TSV,3D TSV 是指贯穿芯片体之中,连接上下层芯片的TSV。2 F- O% S' u" l5 a' u; v: i
3 J6 I3 q+ B1 D
TSV的制作可以集成到生产工艺的不同阶段,通常放在晶元制造阶段的叫 Via-first,放在封装阶段的叫Via-last。- J6 `7 |0 ~8 I( Q: H* U% U
将TSV在晶圆制造过程中完成,此类硅通孔被称作Via-first。Via-first TSV又可分为两种阶段,一种是在Foundry厂前端金属互连之前进行,实现core-to-core的连接。该方案目前在微处理器等高性能器件领域研究较多,主要作为SoC的替代方案。另外一种是在CMOS完成之后再进行TSV的制作,然后完成器件制造和后端的封装。
( h% ^5 F% h0 V8 x k- b将TSV放在封装生产阶段,通常被称作Via-last,该方案可以不改变现有集成电路流程和设计。目前,业界已开始在高端的Flash和DRAM领域采用Via-last技术,即在芯片的周边进行硅通孔TSV制作,然后进行芯片或晶圆的层叠。
8 U9 i: P2 C- \ o* v: STSV的尺寸范围比较大,大的TSV直径可以超过100um,小的TSV直径小于1um。! t0 T3 s0 s% S5 D; Q
1 v2 {! W: Z% _/ ]
随着工艺水平的提升,TSV可以做的越来越小,密度也越来越大,目前最先进的TSV工艺,可以在芝麻粒大小的1平方毫米硅片上制作高达10万~100万个TSV。' q3 n. x6 e- K- H$ l4 V( I# v
4 ?9 |( A( J3 V) s+ X和 Bump以及RDL类似,TSV的尺寸也会随着工艺的提高变得越来越小,从而支撑更高密度的互联。) E% v. W/ F) V) F1 Z
" }$ ]3 @/ k# U1 U
6 _4 a9 J* I: j! ?/ o! ~, ?& j0 D& X5 p
总 结 * [3 k+ ~3 i5 f6 E/ v
RDL,TSV,Bump,Wafer是先进封装的四要素,任何一款封装,如果具备了四要素中的任意一个,都可以称之为先进封装。0 p0 i. s/ D& w' V% q q' U
在先进封装四要素中,Wafer是载体和基底,RDL负责XY平面的延伸,TSV负责Z轴的延伸,Bump负责Wafer界面间的连接和应力缓冲。
8 {( Z |. `2 t& `& h( x3 |& r! y9 o& f0 C( y% i; ^
这四要素中,一大三小,一大是指Wafer,三小是指Bump、RDL、TSV。, E0 q! a+ z* Q' R0 e4 _
随着技术和工艺的发展,大要素会越来越大,而小要素则会越来越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