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关于网站域名变更的通知
查看: 1516|回复: 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讨论:自动布线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4-26 11:16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EDA365欢迎您登录!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jimmy 于 2011-4-27 12:15 编辑 % w( [  ^" h2 |* L

$ j: Q' g( K# s(1)LOGIC在线指示LAYOUT布局。+ f) o* w$ S( [
(2)ROUTER动态布线,使人的手指/大脑/眼力得到部分解放。
- C7 ~' V9 D, R$ M
" A( t; z8 o/ m- x: |/ n我最想讨论的问题是,自动布线。因为自动布线意味着进一步解放。
  • TA的每日心情
    郁闷
    2025-4-28 15:02
  • 签到天数: 13 天

    [LV.3]偶尔看看II

    2#
    发表于 2011-4-26 11:33 | 只看该作者
    国内大多是手工布线!

    该用户从未签到

    3#
    发表于 2011-4-27 08:13 | 只看该作者
    自动布线可以用的话,那layout都去喝西北风了哦,也许将来可以。。。

    该用户从未签到

    4#
     楼主| 发表于 2011-4-27 11:20 | 只看该作者
    我基本上是布的是双面板,发现自动布线功能还不错,不知SPECCTRA自动布线功能是不是更好一些。手动布线都布了七八年了,所以更想用新技术,再说我的精力想多放在软件上,所以希望硬件设计越自动越好。

    该用户从未签到

    5#
    发表于 2011-4-27 11:32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shp318 的帖子5 Y7 v, V% \! r3 [8 q! K
    ! C$ o7 ?1 {  Q8 o
    双面 网络非常少 密度低的板子 速度慢的板子 可以自动走线感觉不出差别 要是稍微正常点的板子都不能用自动走线
  • TA的每日心情
    无聊
    2021-7-10 15:25
  • 签到天数: 86 天

    [LV.6]常住居民II

    6#
    发表于 2011-4-27 12:20 | 只看该作者
    基本手工布线。。。自动布线不怎么用~~~羡慕之。。。
  • TA的每日心情
    郁闷
    2025-4-28 15:02
  • 签到天数: 13 天

    [LV.3]偶尔看看II

    7#
    发表于 2011-4-27 17:08 | 只看该作者
    我觉得化时间差不多自动与手动,因为自动要设置很多的规则和限制,这些都是需要一定基础才能做得呀!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2-12-29 15:20
  • 签到天数: 10 天

    [LV.3]偶尔看看II

    8#
    发表于 2011-4-27 18:53 | 只看该作者
    自动布线,要对规则很熟的,要不然,布出来的板根本不敢用

    该用户从未签到

    9#
     楼主| 发表于 2011-4-27 20:39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PADS一个星期,视频看了不少,资料也看了不少,板子也布出了几个,论坛大略看过不少。
    , {6 @7 N! C5 q) U. Y9 V( Z) Z觉得PADS也就是这样了。要再让我感人趣再深入的就是自动布线的规则之类的东西还有就是SPECCTRA与PADS配合自动走线之类的。4 W5 Z: x6 M. P. A: E
    近期学习背景如下图:
    / H/ j9 R9 Y5 w0 V, u" K9 X- W% R
    1 y8 J$ W0 h; g7 V  v1 P
    5 L# D; I8 p) g+ S : I3 C, D( M  g& n% W3 l
    8 \7 J8 w) D' P" r: g% ]$ O

    该用户从未签到

    10#
     楼主| 发表于 2011-4-27 20:56 | 只看该作者
    由于学习时间不长,为了快速完成手头的任务,多些时间来思考深入的东西。有一点点心得,抛砖引玉。! @) M& R5 ?9 \# b4 }6 }6 D
    目前我自动布线的主要是两条主线,其一是安全间距,其二是线宽。
    , S, m/ M- R+ Z4 w自动布线策略是先尽量加大全局的安全间距,使线宽都统一成一个板子使用最多的线宽,然后启动自动布线。接下来再解决线宽的问题,可以采用手动或采用二次自动布线的功能。为什么要采用分开解决间距和线宽,要在实践中试一下,便有体会。9 R! z* M0 k, u9 f3 v1 y: H
    在一次自动布线中,把线宽分开有利于软件精中精力放在走线上,不会因为线宽而的原因而采用别的不优的路径。
    ) O, B2 I% p8 n1 ]1 P! b/ S在二次布线中,要加大线宽的的网络而布不下时,这样可以手动调整线路或是调整元件的布局。
    % x  z. c( W9 [) C0 l/ y( J上面这些只是我个人初学者的一点小小的经验,发表出来让大家讨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推荐内容上一条 /1 下一条

    EDA365公众号

    关于我们|手机版|EDA365电子论坛网 ( 粤ICP备18020198号-1 )

    GMT+8, 2025-7-8 22:53 , Processed in 0.140625 second(s), 27 queries , Gzip On.

    深圳市墨知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深圳市南山区科技生态园2栋A座805 电话:19926409050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