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DA365欢迎您登录!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一、为什么要国产化替代' a5 q4 q! K9 a4 j; n% B0 S
电子元器件是航空航天等高端装备的基本单元,所以,电子元器件的可靠性是保证航空航天装备可靠性的基础。目前国内还有很多航空航天装备采用的是进口电子元器件。这些进口的元器件的使用主要有一下问题存在。9 q" b: Q4 E+ }
1.研制生产没有保障
: X3 r7 M+ u6 I8 a目前,电子元器件更新换代周期越来越短。以集成电路为例,按照摩尔定律,每18个月其尺寸缩小一半,而集成度提升一倍。由于元器件的升级换代速度越来越快,以及国外厂商合并重组等原因导致的元器件停产,就给很多已服役和仍在生产的航空航天等高端装备的维护和生产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h5 u- P8 M2 l- O: b
另外,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形成联盟,长期对我国实行严格的出口限制政策。以美国为例,制定了严格的政策和相关措施限制高新技术及产品出口。美国商务部制定了商品管制清单,严禁将清单内的电子元器件出口到相关国家和地区。这种电子元器件的禁运政策也给我国高性能的航空航天装备的研制和生产造成了较大影响。
8 Y2 g7 g& {+ F1 v5 A! J( m3 M2.信息安全隐患0 x/ N" P2 k- c# O
山于西方国家的技术先进性和国家间利益冲突,进口l电子元器件可能会在设计、制造、封装、测试等环节被人为植入后门,如IP核可能被嵌入后门、掩膜制版及高端封装也可植入后门。这些后门可窃取我国装备的数据甚至摧毁设备,并可能进一步通过网络传播病毒和木马,严重影响我国的信息安全。比如,2008年,美国国家安全局的一台发电机控制系统受到攻击后造成物理损坏。2010年,德国发现首个专门针对工业控制系统芯片的破坏性病毒。可见,在国防和信息安全建设中如果不能实现电子元器件的自主可控,则会始终处于受制于人、被动挨打的局面。
2 @. q# e1 e4 z% D# Z3.装备质量风险/又古5—一一业言全主工-l上门由于各种客观因素,航空航天装备使用了部分工业级元器件,这些工业级元器件大多通过代理商购买,无法获取相关的质量证明文件,个别已停产元器件甚至是翻新件。同时,部分大规模集成电路国内也无相应的测试手段。因此,部分进口电子元器件的性能参数、可靠性水平等往往只能随设备进行测试,无法预先开展检测和筛选工作,导致在设备使用过程中可能存在参数异常、早期失效等情况。进口电子元器件存在的质量风险已严重影响了航空航天装备的研制、生产、以及使用。, f: W4 z E- j8 U) V |
二、元器件国产化替代中的问题0 h, r- n" A, m q
由于航空航天装备使用进口电子元器件的保障困难,在安全隐患、质量风险等方面的诸多问题,因此,大力推进进口电子元器件的国产化替代,已经成为一项构筑国家信息安全、保卫国家独立外交能力的紧迫而艰巨的任务。虽然,我国已在元器件国产化替代方面加大投入并取得了很大进展,但是由于各单位在元器
9 B0 f+ B* f4 z9 }4 p I4 K$ R
$ o; p5 f, I. c) O P }3 d9 ? O; }9 C% S g5 M! n) k
: D5 G3 g4 ]' G9 j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