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关于网站域名变更的通知
查看: 335|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二极管到底为何不能并联?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1-5-13 14:23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EDA365欢迎您登录!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串联
  在串联时,需要注意静态截止电压和动态截止电压的对称分布。
- E2 w5 L0 e* y; K" `
在静态时,由于串联各元件的截止漏电流具有不同的制造偏差,导致具有  漏电流的元件承受了  的电压,甚至达到擎住状态。但只要元件具有足够的擎住稳定性,则无必要在线路中采用均压电阻。只有当截止电压大于 1200V 的元件串联时,一般来说才有必要外加一个并联电阻。
  假设截止漏电流不随电压变化,同时忽略电阻的误差,则对于 n 个具有给定截止电压 VR 的二极管的串联电路,我们可以得到一个简化的计算电阻的公式:
  以上 Vm 是串联电路中电压的  值,△Ir 是二极管漏电流的  偏差,条件是运行温度为  值。我们可以做一个安全的假设:
  上式中,Irm 是由制造商所给定的。利用以上估计,电阻中的电流大约是二极管漏电流的六倍。
  经验表明,当流经电阻的电流约为  截止电压下二极管漏电流的三倍时,该电阻值便是足够的。但即使在此条件下,电阻中仍会出现可观的损耗。
  原则上,动态的电压分布不同于静态的电压分布。如果一个二极管 pn 结的载流子小时得比另外一个要快,那么它也就更早地承受电压。
  如果忽略电容的偏差,那么在 n 个给定截止电压值 Vr 的二极管相串联时,我们可以采用一个简化的计算并联电容的方法:

/ ~' w$ k" m% B/ P9 r8 L6 O
8 I! J) T  O( n
以上△QRR 是二极管存储电量的  偏差。我们可以做一个充分安全的假设:
  条件是所有的二极管均出自同一个制造批号。△QRR 由半导体制造商所给出。除
  了续流二极管关断时出现的存储电量之外,在电容中存储的电量也同样需要由正在开通的 IGBT 来接替。根据上述设计公式,我们发现总的存储电量值可能会达到单个二极管的存储电量的两倍。
  一般来说,续流二极管的串联电流并不多见,原因还在于存在下列附件的损耗源:
  1、pn 结的 n 重扩散电压;
  2、并联电阻中的损耗;
  3,需要由 IGBT 接替的附加存储电量
  4、由 RC 电路而导致的元件的增加。
  所以在高截止电压的二极管可以被采用时,一般不采用串联方案。
    的例外是当应用电路要求很短的开关时间和很低的存储电量时,这两点正好是地奈亚二极管所具备的。当然此时系统的通态损耗也会大大增加。
  并联
  并联并不需要附加的 RC 缓冲电路。重要的是在并联时通态电压的偏差应尽可能小。
  一个判断二极管是否适合并联的重要参数是其通态电压对温度的依赖性。如果通态电压随温度的增加而下降,则它具有负的温度系数。对于损耗来说,这是一个优点。
  如果通态电压随温度的增加而增加,则温度系数为正。
  在典型的并联应用中,这是一个优点,其原因在于,较热的二极管将承受较低电流,从而导致系统的稳定。因为二极管总是存在一定的制造偏差,所以在二极管并联时,一个较大的负温度系数(>2mV/K)则有可能产生温升失衡的危险。
  并联的二极管会产生热耦合
  1、在多个芯片并联的模块中通过基片;
  2、在多个模块并联于一块散热片时通过散热器
  一般对于较弱的负温度系数来说,这类热偶合足以避免具有  通态电压的二极管走向温度失衡。但对于负温度系数值>2mM/K 的二极管,我们则建议降额使用,即总的额定电流应当小于各二极管额定电流的总和。
& m4 F0 ?, l- l. n$ C
6 c% U0 P! _: E( A$ i2 n! V3 D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3-1-11 15:38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2#
    发表于 2021-5-13 15:53 | 只看该作者
    并联的二极管会产生热耦合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2-12-26 15:46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3#
    发表于 2021-5-13 16:54 | 只看该作者
    还是串联吧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2-11-22 15:53
  • 签到天数: 2 天

    [LV.1]初来乍到

    4#
    发表于 2021-5-13 17:21 | 只看该作者
    并联并不需要附加的 RC 缓冲电路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推荐内容上一条 /1 下一条

    EDA365公众号

    关于我们|手机版|EDA365电子论坛网 ( 粤ICP备18020198号-1 )

    GMT+8, 2025-7-31 09:05 , Processed in 0.125000 second(s), 26 queries , Gzip On.

    深圳市墨知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深圳市南山区科技生态园2栋A座805 电话:19926409050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