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A365欢迎您登录!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5 B, l+ F; I% }: AEDA365原创 作者:巢影字幕组 " m7 [4 f$ t i' X/ l: \. Q7 A
- c3 l! Q1 E2 D, |7 V, K, @1 {' e' d- K3 o2 }
- c2 P- M3 n7 a# J; B& V
5 t' M3 Y3 I+ ?. N' v3 B: E3 G6 q
, t. e' l" ]5 ^ n5 W
4 } ^ {$ {! M0 W
1 l& A _5 S, V# B T
生活中你一定有过这样的困扰,一到冬天脱个毛衣,摸下水龙头,甚至跟别人握个手,都可能突然被一阵噼里啪啦的静电给电到。那么为什么冬天静电这么多,有没有什么方法可以减少静电呢?首先你得知道静电是怎么产生的。
2 f' O8 E+ s6 s- n
% [2 A5 `" L+ w" a8 w" E
我们这个世界是由原子构成的,这些原子中存在着大量的正电荷和负电荷。一般情况下,原子中的正负电荷数量相等,处于平衡状态。因此,他们构成的物体不带电。但由于不同原子中电子的活跃程度不同,如果两个本来不带电的不同物体,比如人体和地毯之间发生了接触和摩擦,使它们原子中的电子获得足够的能量。那么本来在人体上的一些电子就会逃离人体,跑到地毯上去。这时候一旦人体和地毯分开,那些活跃的电子就都被拽到了地毯这一边。由于地毯的绝缘性,这些电子就被牢牢的困在地毯上,很难再转移到其他地方。这样人体表面和地毯就分别积累了过剩的正电荷或负电荷,从而呈现出带电的性质。所谓静电,其实也就是这些积累下来的静止的电荷。这个积累电荷的过程也就是静电产生的过程。 & c. N+ N3 `( W0 m1 i
* a9 Q8 p6 o; J; h; ~; e
除了在地毯上走路以外,脱毛衣、挤地铁、用塑料梳子梳头、在跑步机上跑步等各种各样再正常不过的动作都可能让你的体表在不知不觉中就带上了正电。实际上如果这些电荷积累下来之后,就这么乖乖的待在人的体表,我们是感受不到静电存在的。而我们平时说的被电到其实是人体积累的静电被释放了出来,也叫静电放电。
8 T7 f0 Y& }, l* n' n. x
8 W; M$ A- N# T3 ]# _
当带电的人体遇到了水龙头、汽车、车门,这些不带电的导体,人体和其他导体之间的强电场会迫使大量的电荷开始运动,形成一股强大的瞬间电流,并把你身上积累的电荷导向空气、导体和大地。而我们被电到的时候看到的火花其实就是这个瞬间电流所经过的路线。现在我们再来回答开始的问题。冬天静电多一句话就是因为空气干燥。静电本质上就是电荷的积累。夏天相对湿润,空气中漂浮着的大量微小液滴,可以通过和皮肤的接触转移部分电荷,从而减少静电的积累。而冬天天气相对干燥,空气中可以转移电荷的液滴非常少,因此静电就更容易积累下来了。另外冬天我们也会接触到更多的高分子化纤材料和皮毛制品,它们就像地毯一样,绝缘性强,可以牢牢的困住电子,不让电子转移到其他地方。和棉制品比起来,这些化纤材料和皮毛制品也更容易产生静电。所以妈妈总让你买纯棉的衣服,其实是有科学依据的。 ' g; s9 }! i0 F( S) A* q1 R4 b
e% J4 F7 r' _1 ]& f# e9 P
2 E D$ \7 Z( {& G6 C1 h
根据我们刚才讲的原理,防静电其实就两招。第一招是避免积累静电,纯棉制品以及现在的一些防静电材料,比化纤材料和皮毛材料更不容易积累静电;第二招是及时转移积累的静电,具体来说就是可以用加湿器或防静电喷雾增加湿度,或者随身携带防静电钥匙扣安全别针。还有一个办法就是在接触水龙头之前,先整个手掌紧紧捏住钥匙,再用钥匙去接触水龙头,或者先摸墙,再去接触水龙头。 & d4 ^0 T/ o; t. j& Y9 V, z
* ?% K! J- b/ |
出品|EDA365 作者|巢影字幕组 : j B& F7 l* w1 ]
% I) x6 ]' H9 w
注:本文为EDA365电子论坛原创文章,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u. Y0 u0 y- e0 e4 k8 t9 y: C" S) S# g& p! ?) I _
$ y3 n, z3 u( D2 B5 c1 W: m
9 f. _. [$ |0 L0 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