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关于网站域名变更的通知
查看: 931|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仿真讨论] PCB设计时,需要遵循“3W原则”的信号分析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20-9-2 15:07
  • 签到天数: 3 天

    [LV.2]偶尔看看I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1-4-21 11:04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EDA365欢迎您登录!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在PCB设计时,为了减少线间串扰,经常会听说“3W原则”、“20H原则”、“五五规则”等,下面就具体来介绍一下3W原则。3W原则其实就是为了减小串扰,让走线与走线之间保持3倍线宽的间距,这就是所谓的3W规则。

      为什么选择“3W”

      正常情况下,如果可以保证两条走线的间距足够大,是可以消除串扰的,但是实际设计中没法实现线间距足够大,因此就出现了“走线间距与串扰”之间的平衡,而当线中心间距不小于3倍线宽时,就可保持大部分电场不互相干扰了,满足3W原则能使信号间的串扰减少65~70%,而满足10W则能使信号间的串扰减少近98%.

      下面是针对NEXT和FEXT相对于走线间距的仿真,线宽均为5mil。

      从串扰成因的角度考虑,要有效防止串扰,该间距与叠层高度、导线线宽均有关系。 对于下面的1.6mm的常规四层板,中间两层为平面层,走线与参考平面间的距离约为(5~10mil),对于5mil线宽,3W是可以满足的; 但对于1.6mm的两层板,走线与参考层的距离可能得到(50~60mil),对于5mil的线宽,3W对高速信号走线显然是不够的。

      因此3W原则是基于一定条件的一个折中选择,有时可能3W就足够了,有时可能需要更宽的间距。

      为了将串扰限制在可接受的范围内,对于带状线,一般要求走线的间距  大于走线到参考平面的距离;对于微带线,一般要求走线的间距  大于走线到参考平面距离的两倍。

      哪些信号需要遵循“3W原则”

      根据上面的分析,那么在实际PCB设计时,到底哪些信号需要满足“3W原则”呢,哪些信号又不需要呢?

      对于两层板,由于密度不大,信号速率不高(如果不是,那肯定不会选两层板了),在满足工艺及阻抗的情况下,走线尽量粗,间距尽量远即可。

      对于多层板,3W原则是指多个高速信号线长距离走线的时候,其间距应该遵循3W原则,例如时钟线,差分线,高速信号线,复位信号线及其他系统关键信号线需要遵循3W原则,对于某些要求较高的信号线,可能还需要满足5W原则,而对于普通的信号线,则根据布线密度适时调整走线间距,并不是板上所有的布线都要强制符合3W原则

    $ N# @% A3 L/ S4 n; B% T: Y- G* l

    该用户从未签到

    推荐
    发表于 2021-5-6 16:15 | 只看该作者
    实际真正应该遵循的是3H原则,即走线到参考层面3倍间距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20-8-27 15:56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2#
    发表于 2021-4-21 13:11 | 只看该作者
    “3W原则”

    该用户从未签到

    3#
    发表于 2021-4-22 19:58 | 只看该作者
    为了将串扰限制在可接受的范围内,对于带状线,一般要求走线的间距  大于走线到参考平面的距离;对于微带线,一般要求走线的间距  大于走线到参考平面距离的两倍
    ' w! Y* L1 \' L+ d1 A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推荐内容上一条 /1 下一条

    EDA365公众号

    关于我们|手机版|EDA365电子论坛网 ( 粤ICP备18020198号-1 )

    GMT+8, 2025-7-21 08:38 , Processed in 0.140625 second(s), 27 queries , Gzip On.

    深圳市墨知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深圳市南山区科技生态园2栋A座805 电话:19926409050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