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A365欢迎您登录!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之前说过,单片机的拉电流和灌电流有限,即输出驱动能力有限,要驱动继电器这类大功率的器件该怎么办呢,答案很简单:用三极管。器件参数该如何确定呢?
/ Y! Z/ I) v Y/ o! p/ b* `# b* u) d/ }. G
手上有一个HFD23的5V继电器,下面看一下其参数。( t0 t B. O6 L7 E
可以看出: 由此可以计算出继电器的吸合电流,两种计算方式: I=0.2mW/5V=40mA; I=5V/125Ω=40mA;
: S# P: ^( D. F5 n
下面看三极管的参数:, K7 D& ~/ F3 k! B1 g* v
f4 Q9 Y3 R& O0 h$ X3 N参数解释如下: 为了保证电路的稳定性,要求: 三极管的PCM功率至少是继电器额定功率的两倍,PCM≥0.4W; 三极管的ICM电流至少是继电器吸合电流的两倍,ICM≥80mA; 三极管的BV耐压至少是继电器额定电压的两倍,BV≥10V; a! J1 Y6 W" |2 _
由此可以看出这四款三极管都能满足需求,为了稳定性考虑,我们选用NPN的S8050。控制电路图如下所示:9 ]) o% A S- G$ {: J# ~
+ G9 c- C$ p6 B7 u2 A
思考:在实际应用中,上图会不会存在问题?! | n8 ?$ k$ H$ a7 d
由于继电器的线圈是感性器件,变化的电流通过线圈时线圈会产生自感电动势,根据法拉第定律,自感电动势的大小与通过线圈的电流变化率(线圈内磁通变化率)成正比。所以当断开电源瞬间电流变化率很大,线圈将产生高于电源电压数倍的自感电动势,并与电源电压叠加,该电压可能造成三极管极被击穿,从而造成电路崩溃。 解决方案 为了消除这个感生电动势的有害影响,在继电器线圈两端反向并联抑制二极管,以吸收该电动势。自感电压与电源电压之和对二极管来说却是正向偏压,使二极管导通形成环流。感应的高电压就会通过回路释放掉,保证了三极管的安全。这个二极管也叫作续流二极管。正确电路图如下所示:
% x( t9 X8 K! 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