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A365欢迎您登录!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OKR在谷歌和英特尔已被证明是一个非常成功的目标管理工具,但是那些正在推行或准备实施OKR的中高层管理者依然会特别关心,将这样一个先进的工具引入公司,需要关注哪些关键点,才能避免不犯一些违背基本原则的错误? 这个问题比较难以准确地回答,每一家企业的实际情况都是不一样的。不过要想找到这个问题的答案,企业必须澄清一个前提,那就是:公司推行OKR管理的战略意图是什么? 对于组织而言,应用OKR的关键前提就是组织需要赋能团队和个人,以应对不确定时代的市场挑战。 用好OKR,对于企业和业务领导者而言,需要注意避免掉入下面五个典型的坑: 第一个坑:形式OKR,骨子里还是KPI 大家都知道OKR是由目标(Objectives)和关键结果(Key Results)组成。而KPI指的是关键绩效指标(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它是一种衡量指标,主要用来判定工作做的好坏。 在设置OKR的关键结果KR(Key Results)的时候,原则就是KR必须是“可衡量的”,这就很容易就联想到KPI,KPI的要求也是“量化的”。粗看似乎区别不大,所以对于那些从KPI转到OKR 的公司,就很容易在设定KR的时候,依套用了KPI指标。当然,KR套用KPI也没有问题,因为KR本来就是可以是指标,也可以是里程碑(Milestone)。 但是关键问题在于,在OKR中,KR是围绕目标展开的,需要不断在围绕目标寻找有效的突破路径。在OKR的实操中,需要不断去验证KR的有效性。而KPI一旦确定,员工的工作就是围绕KPI展开,这是OKR与KPI在指标设定上的关键区别。 推行OKR最容易掉入的第一个坑就是“形式OKR,骨子里还是KPI”。本来是目标牵引,做的时候又回到指标牵引。运用OKR管理的核心是关注“我们的目标是什么”,思考“我们要做什么”;而运用 KPI 的核心是关注“我们的指标是什么”,思考“我们的工作会被如何评价”。
" Y) N5 T* J, I: P) m6 i/ h2 Z1 w1 S. i3 W7 r4 Z' }* F
第二个坑:目标制定方式自上而下 在应用OKR的时候,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出发点,那就是激活员工的创造性,所以OKR更强调自下而上的目标设定。以谷歌为例,60%的个人OKR都是员工自我设定,然后自下而上进行沟通。一旦拥有一定的自主性,员工就不仅仅只是提供一双手,更多可以贡献自己的智慧。那有人就会问,怎么保证员工目标和团队目标一致性呢? 其实这个并不困难,首先,每个团队中都存在一部分确定性的OKR,直接由承接公司战略分解为必须完成的OKR。其次,在OKR的设定流程中,团队成员是一起讨论制定团队OKR,然后再思考自己能为这个团队OKR做些什么,制定出个人OKR。 第三个坑:把OKR作为绩效考核的依据 我们都知道,在KPI绩效管理体系中,KPI非常重要的一个价值就是用来衡量,并根据衡量的结果对员工进行考核。正因为KPI要考核业绩,所以几乎所有人都倾向于提出容易实现的低目标。 我来举个例子来描述一下直接将OKR作为绩效考核的达成标准会遇到的问题。如果客户经理A在设定目标的时候制定了一个特别具有挑战性的OKR,比如2019年第一季度销售收入较上一季度翻番。实际结果的销售收入提升了50%,没有达成OKR,请问这个时候员工表现该如何评价呢?有的伙伴会说,目标没有达成,当然是不满意啦!这种评价方式显然就是只看到了目标的完成与否,没有尊重实际贡献。事实上,因为设定的是挑战性目标,100%完成的难度还是比较大的,从实际贡献来看,客户经理A的业绩还是非常不错的,销售额提高了50%。如果一方面希望员工设定挑战性目标,另一方面又以挑战性目标作为绩效考核依据,那么员工会认为公司给自己挖了一个坑。 在运用OKR的时候,我们倾向于主张将考核评价和目标管理分离开来。这样的价值非常大,目标管理的环节专注思考如何实现目标,并思考路径,而绩效考核专注于对所做贡献的公平回报。 第四个坑:OKR不是完全公开透明 在KPI绩效管理模式中,目标是上下级之间的承诺和约定,往往不太会向跨部门公开。通常采取的形式是上下级签订绩效合同或者PBC。这样很容易让每个人仅仅关注自己的KPI ,团队成员之间的协同比较差,而OKR则全然不同。在Google,每个员工的OKR都是公开透明。OKR系统人人都可以用,要求员工撇开职位的差异,调动每个人都可以利用空余时间为其他伙伴的事业出力。 每个人的OKR都能公开看到,就会有很多有点子、有能力的同事利用业务的时间提出独到建议,甚至是高效的解决思路、方法和工具。
. q5 z- H3 u" Z" P" q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