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关于网站域名变更的通知
查看: 651|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行为准则] 为什么华为拒绝了客户需求,却让客户更满意?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1-3-1 09:4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EDA365欢迎您登录!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任正非曾说过,在进行多产品布局时,要学会在非战略目标上,拒绝客户需求,集中优势资源将一种产品做到极致。, i8 C8 {& `8 m& Q0 Q
3 p0 c; [! L. T
很多人说,拒绝客户好难。其实核心问题是,你用什么方式来拒绝?拒绝之后,你能否用你的方式帮客户解决问题?你能提出超出客户预期的解决方案吗?( h. b6 N0 A) c. {, W
4 a% s. `! n' e! h" D
这一点正是华为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 j" {! c+ s6 }( E
8 Q& m+ y$ Y' W1 X$ A1
: X! Q2 ]0 v. s1 e" \" L& k2 u' `% t6 c* H! I2 f8 m% }* c
华为如何拒绝客户需求
/ ^5 G9 J4 T6 c) X* |* X, J7 q- R
9 L( Q% A2 |, p首先我们要思考:什么是需求?
2 Q" k" k) r9 N1 b+ }- J
# h( T6 ]' x2 q0 z; }9 @需求 = 问题 + 解决方案
5 |  Z# I. w6 V4 B+ H) a
/ F0 M4 _- o! }' x华为早年推出过一个产品叫“C&C08交换机”(简称08机),在手机还不太多的时候,学生用校园卡输密码就可以打电话。推出之后,校方提出一个需求:要求08机在晚上12点自动切断电话,早上7点再自动恢复。
/ i' o1 w! G4 ?3 ^" M' j, Y* z0 d" s4 k/ n
华为的产品运营拿到这个需求之后,首先是分析问题:为什么客户提这个需求?沟通后发现,原来是校方不希望学生在夜晚休息时间打电话,影响同宿舍人员休息。" w3 R- s7 ]; }" C/ X

. P" S$ U9 ~. K% V& @基于这个需求,华为的运营提出了两套方案:! G" x  p2 I# z# v
* q/ E! y$ L0 b  E7 d
在08机上设定一个按键,输几个代码可切断,再输几个代码可打开。但此方案需要人为操作,而大学里的宿管阿姨大多年纪较大,未必能懂怎么用。
& V) W3 A7 M6 Y( n( v: T" d/ h  @9 U, d. A" @" e/ @* f
通过行政纪律规定,要求宿管在晚上12点直接把电话锁起来,第二天再打开。这个方式十分简单易行,最终校方答应采取这种方案。
5 ^/ I2 O- Q8 y# o1 W' L* l7 s+ H8 {3 t
这就是站在客户的角度提出解决方案,让客户自己对需求say no,而且这个方案比他们提的需求还好。关键是华为根本没做任何事,只是帮他们做了分析,然后解决问题。" \4 I- S% Z- N8 p" o0 c$ d$ p9 M
9 K) o1 J5 j4 m+ \. e, X
进行需求管理,需要充分挖掘客户的隐含需求。
+ P4 G& ?& l0 j3 l' U: o4 N5 V8 U# Z0 k+ M, F2 ~
举一个例子,比如,客户提出的需求是:话机听筒的电缆要有10米长。当然,这个需求并不难实现,很多人拿到需求也会照做。) x' R8 A1 ^( s- D3 d

: I2 z4 d) B8 F& ?但华为不会这么做,他们会问:客户的真正意图是什么?而经过反复沟通后,原来客户是想要拿着电话在房间的任何一个地方通话。于是,华为推出无绳电话,完美解决客户需求,甚至超出客户预期。/ X- j( o$ t: R, d

. I0 w) c0 u1 N/ ?2 m不是客户说什么,我们就要做什么。我们要找到根源问题,通过分析提出更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这才是我们面对需求的态度。
9 R( P& T$ T* u2 g8 g6 \7 z% [* {& D8 r6 t/ J) S) o
2
6 x8 d0 o0 {. C9 }1 j+ S% |/ |0 Q! W0 j, X9 h2 ^
华为如何挖掘客户需求
, a6 [9 A+ `3 Q0 ]1 g% `# O& O4 G6 A  X2 R8 p
把客户需求做完了,就算是把产品开发做到位了吗?0 A& |1 O2 X: U9 @% G
! C5 ~+ F/ c" v2 q' x
很多企业的回答是yes,尤其是代工制造类企业。但这是错误的。满足客户需求,只是产品商业成功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3 C( p" j0 _6 [5 }
6 D8 ]* L2 L$ z& K, u" ]
华为早期曾拿产品与爱立信对比。同样的产品,爱立信需要上千人开发,华为只用不到一半的人就开发出来了。功能都差不多,但客户体验就存在差异。  u2 r2 C8 J7 `) k

, b, F, Y+ [" c+ f- c  k客户说,华为的东西功能很全,但用起来不舒服,不如爱立信的稳定可靠。原因就在于,很多时候我们都聚焦于产品开发,对于可靠性这样的DFx(Design for x)属性关注太少,导致产品问题层出不穷。
6 J) }# e+ g( V9 V6 b. C' j% q7 R  o$ n! {. Q' G
华为往前梳理,才发现,爱立信同一款产品的需求是条目化的,高达上千条甚至近万条,而华为的需求才一千条出头,这就是差距。
3 e* \" J' v+ N8 X% l/ h+ m: ~
; U1 o7 T) ^/ u3 r* j4 i4 R  c9 ^而经过改变,华为的需求也达到了上千条。. G' ^4 z0 S9 i* Z0 H

5 r! t$ D+ b% `) d0 x. G' V$ L# d一个产品有三大重要需求来源:一是客户和市场需求;二是标准约束,不满足行业标准,你的产品没法卖;三是来自内部的DFx需求,比如远程升级,无论客户提不提,华为都会去做,这也是在经验教训中沉淀出来的。
. W- ]7 `" K' O3 s( M4 A8 Q# L
0 P& W. I  x2 \) R/ G3 @从数据来看,一个产品包的需求,客户需求占到30-50%,内部需求也占到40-50%,标准约束占到20-30%。当然,不同行业不一样,但大体是这样。除了客户需求之外,我们还要重点关注内部需求。
, Y  j7 A. |: q0 S
: |9 B' c. y7 @1 T0 h6 O# l! k8 i1 C接下来我们着重理解一下什么是内部的DFx需求。
8 W8 C* ?" q: n# D/ X# ?6 g6 L+ H* O! _8 S9 h  m
DFx是产品需求实现的除功能外的各种质量属性,如可靠性、可服务性、可制造/供应性、可行销性、节能减排等。这些需求,即使客户不提,我们也要做。9 H+ G  W- v# [2 x- M
/ m( A) W: l$ l( H+ \
做DFx需求,需要召集供应链、研发、制造、服务等各部门人员。要保证在生产过程中快速高效,降低成本,提升产品质量;要在结构设计上保证调试高效、安装高效、装配顺畅;还要考虑后期维护的便利。) N& [+ G( d* Z. s& `1 o; Z5 U
( f5 }) x" N- p+ t& @( v$ i
完成内部需求,考验的是一个企业的产品组织能力。你可能根据过往经验和案例获得了沉淀积累,提出内部需求,但也要从组织层面进行保存,这样后面的产品在收集内部需求时,可以直接参考使用。
) z& e' E9 L  ~# Y( \0 w& I& ]  E4 A. m- `% K
所以,尽管有那么多需求,但因为有了组织能力,这些方法都可以复用。( k3 v) U. G' b. l, E0 \1 a0 \

' }6 F7 V( F' d8 ~0 h" B; D! I9 E% E$ g! c3, K) i  @% L8 ?2 T; R3 f
2 f6 x4 G- F8 P
华为如何对需求进行分级4 W% ]8 t0 X% E) J
8 Z8 A9 e, w' V
按照华为的分级,需求有三大层次:项目需求,产品包需求,组织级需求。  Z0 X+ i" [  Q2 r
& g$ V0 d; f, n  {8 K
项目的需求库,是产品需求库的一部分,包含该项目的所有需求。它由SE(系统工程师)统一管理,主要涉及从需求实现及验证子流程。& _, I" _, @1 D8 {* g( d

4 O, D8 E: O: j产品的需求库,包含一个系列产品的所有需求。它由PM(产品经理)负责管理,主要涉及产品路标规划流程、任务书开发流程、概念阶段流程。产品级需求会输入到项目级需求。) x. T7 P, ^# {  W& A6 e( j
8 x2 y" ]9 a" R7 z, J6 ]* b, w' _# [
组织级的需求库,包含所有的内外部需求。它由MKTG(市场营销)部门统一管理,覆盖整个需求管理流程。
- j( X) z; }; s8 x2 g% R; \- c" R  R3 e) F7 \& ^
4
, H4 d7 Z! Q" N
1 f4 h' R4 {1 }9 o: Q" [# h. e华为如何收集需求
) q8 L8 a- d1 h; T3 m
( u& W& v+ ?" C. X- ?需求收集,是需求管理中的重要一步。
$ ^5 Q8 ?" y% }# x0 u
. ~! C4 t6 G4 I在华为,客户需求收集分为五个层次。4 _* U1 r: x+ g2 M, o: s9 J" C+ Z; e

9 ?- i; w+ J1 y4 X6 G$ ~第一层次,从标书中收集。# z1 X: G+ b/ j
* ~! l  L+ {, ?
第二层次,在标书制定时进行引导和参与。前两个都是短期需求,大多企业都停留在这个两个层次。4 v2 l* K! D  z3 \- H& r
+ k( V% \. w/ V+ s
第三层次,参与制定客户的年度规划,从而了解客户的更多需求,产生新的产品,这就涉及到了中期需求。
+ r% K9 U$ `0 Y1 k) Y
" N7 T" r! M1 ~/ |* f8 t第四层次,参与战略规划,这需要两个团队相互配合,发掘长期需求,并相应地构建技术和模型。3 i! A! `5 V# `& T

5 R# u- J  G% U; j* G第五层次,帮客户制定3—5年战略规划。
6 X+ C. B6 y# [" }4 W& e7 r6 Q2 E5 b/ W0 [+ G
优秀的企业是很欢迎长期战略规划的。对华为来说,供应商越早了解他们的长期规划,越能提前做好技术储备,在未来的产品上构建出竞争优势。收集需求,不仅要考虑当期需求,还要考虑未来需求。
0 [4 [! M3 h  R- y/ ?8 H" {  W( A% f. S- V7 v9 V+ |
当然,我们还可以通过行业分析、竞争对手分析来收集需求。供应商也是我们了解市场信息的重要来源,大家要善于喝咖啡,交朋友。此外,需求收集还包括专项调查、专家顾问团、高层拜访、用户访谈等各种方法。) r; N" R. b& y9 |/ e5 b

& G9 I/ M0 m4 p) ?需求收集中,还有一些技巧。比如,多问多听;及时做出回应,确保理解对方的意思;语言要中性;表现得“无知”一些,让客户多说;注意倾听大家不一样的地方;注意引导,倾听“话外音”;聚焦于人们的期望;没有十足把握,不将你了解到的东西与他人交流;不要完全相信任何人。
) r/ v  o2 I" v9 R6 d8 O' W+ @; ?! m
5& L- \/ p1 X4 I* @! p
4 [- R( `) a0 d
华为用来收集客户需求的工具
7 O* K+ _5 z* A5 M$ e$ Z  w
4 W# S% A' W/ a/ F0 B7 B" v很多企业在做产品的过程中,发现总要改需求,这可能就是前面需求收集不够完整。如何保证立项的时候,你的需求收集已经足够完整?3 K, u$ K# K" e+ C  l

6 t) K/ ~! Z, b  Q, h4 W华为使用了一个重要工具:$APPEALS——价格、可获得性、包装、性能、易用性、保证、生命周期成本、社会接受程度。
. C  [9 V$ }5 q* L5 Y: t
/ D) R/ R! A$ l% P# ]价格:华为是基于公司的利润期望值,倒推目标成本,然后在设计中构筑成本优势。
' U8 B& |) Y* V4 h% F5 H* m8 C  ~# a/ J9 J7 m7 O" N
可获得性:我们不知要把产品功能做出来,还要让客户买得到,因此要构建营销渠道,从供应体系端保证交期。9 @& r* }# l- D4 R  x
8 k* q# M& ?3 h5 t0 [
包装:包括内外包装,外包装就是结构、运输、包装箱,内包装就是标签、二维码等。
! l6 X+ m+ @+ N1 u  E9 d  a, A
( |4 n! w% }+ E! \- |2 q性能:包括功能、规格、容量、精确度等。这个大家都不会忘,但也要注意完整。* X! K7 g. h; V# z9 _5 Q3 m! B
7 U% f& Z, {; Z3 P
易用性:产品安装可用性如何,使用是不是方便,升级是不是易操作等。- @+ h* V; \0 Y  Z

2 ~0 }# L4 S7 g: E- S2 P, o保证:消除客户顾虑,保证可靠性、可用性、可维修性、安全性、稳定性、完整性。
) T/ {) B4 G# `& X1 B; X8 f5 Z" v0 O& i. Q/ V$ r) e! m4 q1 d
生命周期成本:一个产品对客户来说有两个重要的成本,一是购买成本,一是使用成本。生命周期成本是站在全生命周期角度来看这两个成本综合的比较。
2 i8 _# @% @- [/ \) \* a2 p! w- ?# }- G3 ^% x! f
华为早期在海外竞争不过爱立信,因为一个产品爱立信卖10元,接下来10年只要2元的运营成本,所以生命周期成本是12元;而华为产品卖5元,但10年运营成本却要10元,整个生命周期成本就是15元,客户当然都买爱立信。后来华为也学了这一招,把运营成本做到只要1元,那产品反而可以卖得更贵了。9 A8 O* [7 ?# S: U$ K# ?. d$ o

2 i+ ]" l( `/ M6 J2 o8 M社会接受程度:包括法律关系、知识产权、社会责任、环保安全等。
; m3 T+ ?! ^# o3 _
% n" U' m, o# I: ]1 z基于这个工具,我们可以对产品以及市场上的竞品进行评估,为客户提供更佳的解决方案,提高客户体验。, T# s9 G6 N5 r8 ?! j0 Z: i

4 C3 |7 F7 k1 l  }最后,回到开头的问题:为什么华为拒绝了客户需求,还能让客户更满意?% ~" [$ o  r- v! l5 q; Z5 h
9 d4 H# U0 q: q. K. E$ m
原因在于,华为并不只是简单的拒绝客户需求,而是根据IPD体系中的需求管理流程,对客户表层需求背后的深层需求进行收集、分析、分发、实现和验证,最终完成满足客户需求的交付,甚至超出客户的预期。这才是企业的持久生存之道。

该用户从未签到

2#
发表于 2021-3-1 10:29 | 只看该作者
这就是站在客户的角度提出解决方案,让客户自己对需求say no,而且这个方案比他们提的需求还好。关键是华为根本没做任何事,只是帮他们做了分析,然后解决问题。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推荐内容上一条 /1 下一条

EDA365公众号

关于我们|手机版|EDA365电子论坛网 ( 粤ICP备18020198号-1 )

GMT+8, 2025-11-5 17:04 , Processed in 0.171875 second(s), 24 queries , Gzip On.

深圳市墨知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深圳市南山区科技生态园2栋A座805 电话:19926409050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