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关于网站域名变更的通知
查看: 277|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通过测试测出三极管的发射极和集电极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1-1-21 13:26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EDA365欢迎您登录!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目前三极管的种类很多,仅从引脚排列很难判断引脚极性,所以常用万用表判别引脚极性。用万用表检测三极管的方法简捷、方便。万用表判别三极管引脚极性的原理是:三极管由两个PN结构成,对于NPN型三极管,其基极是两个PN结的公共正极;对于PNP型三极管,其基极是两个PN结的公共负极,由此可以判别三极管的基极和管极型。根据当加在三极管的发射结电压为正、集电结电压为负时三极管工作在放大状态,此时三极管的穿透电流较大的特点,可以测出三极管的发射极和集电极。

1指针式万用表检测三极管

1.1指针式万用表检测普通三极管

指针式万用表判断普通三极管的三个电极、极性及好坏时,选择R×100挡或R×1k挡位常分两步进行测量判断。

(1)三颠倒,找基极;PN结,定管型

三极管的内部等效图如图1所示,测量时要时刻想着此图,从而达到熟能生巧。

图1三极管的内部等效图

①三颠倒,找基极。任取一个电极,把它定为基极(如这个电极为2),任意一支表笔接这个电极,另一支表笔去测量剩下的两只电极(如电极1、3),记下两次数据;然后,对调表笔,再按上述方法测量一次,记下两次数据。在这三次颠倒测量中(不一定必须测三次),测量结果为两次阻值都很小(正向电阻),两次阻值都很大(反向电阻),那么假定的基极正确。

②PN结,定管型。找出三极管的基极后,就可以根据基极与另外两个电极之间PN结的方向来确定管子的导电类型。在上述测量过程中,黑表笔接基极,测量结果是阻值都很小,则该管为NPN型;反之,红表笔接基极,测量结果是阻值都很小,则该管为PNP型。找基极、定管型的测量示意图如图2示。

图2找基极、定管型的测量示意图

(2)判断基极、集电极——顺箭头,偏转大;测不出,动嘴巴

基极找到之后,判断出PNP型或NPN型,再找发射极和集电极。

①顺箭头,偏转大。这时可以用测量穿透电流ICEO的方法确定集电极和发射极。

对于NPN型三极管,用黑、红表笔颠倒测量两极间的正、反向电阻RCE和REC,虽然两次测量中万用表指针偏转角度都很小,但仔细观察,总会有一次偏转角度稍大,此时电流的流向一定是:黑表笔→C极→B极→E极→红表笔。电流流向正好与三极管符号中的箭头方向一致(“顺箭头”),所以此时黑表笔所接的一定是集电极,红表笔所接的一定是发射极。

对于PNP型三极管,道理也类似于NPN型,其电流流向一定是:黑表笔→E极→B极→C极→红表笔。其电流流向也与三极管符号中的箭头方向一致,所以此时黑表笔所接的一定是发射极,红表笔所接的一定是集电极。

②测不出,动嘴巴。若在“顺箭头,偏转大”的测量过程中,由于颠倒前后的两次测量指针偏转均太小而难以区分时,就要“动嘴巴”了。具体方法是:在“顺箭头,偏转大”的两次测量中,用两只手指分别捏住两表笔与引脚的结合部,用嘴巴含住(或用舌头抵住)基极B,仍用“顺箭头,偏转大”的判别方法即可区分开集电极与发射极。其中人体起到直流偏置电阻的作用,目的是使效果更加明显。判断基极、集电极的测量示意图如图3所示。

图3判断基极、集电极的测量示意图

正常三极管极间正、反向电阻值如表1所示。

表1正常三极管极间正、反向电阻值

1.2带阻三极管的检测

带阻三极管的检测与普通三极管基本类似,但由于其内部接有电阻,故检测出来的阻值大小稍有不同。以图4中的NPN型三极管为例,选用指针式万用表,量程置于R×1k挡,若带阻三极管正常,则有如下规律。

①B、E极之间正、反向电阻都比较小(具体测量值与内接电阻有关),但B、E极之间的正向电阻(黑表笔接B,红表笔接E)会略小一点,因为测正向电阻时发射结会导通。

②B、C极之间正向(黑表笔接B,红表笔接C)电阻小,反向电阻接近无穷大。

③E、C极之间正、反向电阻都接近无穷大。

检测结果与上述不符时,可判断为带阻三极管损坏。

图4带阻三极管的检测

1.3带阻尼三极管的检测

带阻尼三极管的检测与普通三极管基本类似,但由于其内部接有阻尼二极管,故检测出来的阻值大小稍有不同。以图4中的NPN型三极管为例,选用指针式万用表,量程置于R×1k挡,若带阻尼三极管正常,则有如下规律。

①B、E极之间正、反向电阻都比较小,但其正向电阻(黑表笔接B,红表笔接E)会略小一点。

②B、C极之间正向电阻(黑表笔接B,红表笔接C)小,反向电阻接近无穷大。

③E、C极之间正向电阻(黑表笔接C,红表笔接E)接近无穷大,反向电阻很小(因为阻尼二极管会导通)。

检测结果与上述不符时,可判断为带阻尼三极管损坏。

1.4达林顿(复合管)三极管的检测

以图5中的NPN型达林顿三极管为例,选用指针式万用表,量程置于R×10k挡,若达林顿三极管正常,则有如下规律。

①B、E极之间正向电阻(黑表笔接B,红表笔接E)小,但其反向电阻无穷大。

②B、C极之间正向电阻(黑表笔接B,红表笔接C)小,反向电阻接近无穷大。

③E、C极之间正、反向电阻都接近无穷大。

检测结果与上述不符时,可判断为达林顿三极管损坏。


4 W4 H( n& v2 N8 f* a' n5 R" L$ p4 H* o

该用户从未签到

2#
发表于 2021-1-21 14:00 | 只看该作者
对于NPN型三极管,用黑、红表笔颠倒测量两极间的正、反向电阻RCE和REC,虽然两次测量中万用表指针偏转角度都很小,但仔细观察,总会有一次偏转角度稍大,此时电流的流向一定是:黑表笔→C极→B极→E极→红表笔。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推荐内容上一条 /1 下一条

EDA365公众号

关于我们|手机版|EDA365电子论坛网 ( 粤ICP备18020198号-1 )

GMT+8, 2025-8-1 19:04 , Processed in 0.125000 second(s), 26 queries , Gzip On.

深圳市墨知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深圳市南山区科技生态园2栋A座805 电话:19926409050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