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A365欢迎您登录!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PCB板经回流焊和波峰焊组装器件后,在终端客户发现有1%左右的失效,表现为通孔阻值变大,经客户切片分析,发现PCB板的通孔孔铜存在断裂现象。别急,我们进行失效分析,分析出是“谁”的原因! w, h8 }7 Z6 }7 E7 ?7 w' k0 B" E: p
) t8 ^- ?+ ]+ [6 r/ G; [9 f4 h* Y/ W8 X' ~
通过剖面分析可知,造成通孔阻值变大的直接原因为孔铜存在断裂现象,在板材中间位置(其他位置孔铜也存在裂纹),同时孔铜断裂处基材发生开裂现象,断口表现为脆性延晶断裂。
9 ^& J2 d3 S' E( m$ Z+ ]( [
J, z+ w. u% X% l
: }7 r/ k U. {7 `$ F4 F+ J4 G% A$ M: a
通过对铜组织晶粒进行观察,可发现,二次铜铜晶粒成明显的柱状晶结构,且晶界间隙较大,且存在细小孔洞。 失效样品和基板的Tg、Z-CTE均满足要求,T260偏低,失效样品的热分解温度Td也偏低,通过对基板的吸水率进行验证,基板的吸水率合格,表明板材开裂非PCB吸潮所致,是由于PCB板本身耐热性存在不足。 / g) k8 Q2 g. J) B9 ~* z
" n1 z+ u, \4 ?% d
结论:造成该失效样品通孔孔铜断裂的原因为板材的耐热性不足,加之通孔在电镀铜工艺存在问题,使铜晶粒异常,导致孔铜的抗拉强度和延伸能力严重不足,在焊接组装受热过程中,孔铜易受应力开裂。
6 U' S$ A4 ?' r. g9 C+ 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