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A365欢迎您登录!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zmmdmn 于 2020-12-11 13:39 编辑 - q0 b# ~, Q$ n8 t! i
, f+ l. c/ L+ V$ l n% X% t( _1:以前一直没搞IC芯片的温度问题,今天在公司花了半天的时间(人笨,花的时间就长!)仔细学习了。 以下资料大部分摘自网络。 那最常用的二极管来说,若流过二极管的电流是1A,二极管压降0.5V,很容易算出来二极管消耗的功率是0.5W, 那么二极管的温度是多? 2:其实这里我们应该关心得是二极管的内部温度,核心温度;专业的叫法是:硅核温度。 硅核温度一般不能超过125℃/150℃, 若长时间超过,则会损坏IC。 3:查看IC的datasheet 的Rφja 参数,可以快速的知道IC 的温度是多少。如下面这个SS54二极管的参数表。 看下表Rφja的值是50℃/W, 如果二极管消耗的功率是0.5W,那么二极管的硅核温度就是50℃/W*0.5W=25℃,当然了还要加上当前环境的温度。如果当前室温30℃,那么硅核温度就是55℃。 Rφja 表示:芯片内部硅核到四周空气的热阻系数。 在看下表中,有个参数Tj -50℃ to 125℃, 这就是硅核的极限温度,超过这个温度极限,就会损坏二极管。
4:学一些名词解释。 ; y3 `. V2 Z6 B' o
7 ?. l0 o. @3 X3 Z
D w$ f" S! H/ C
3 O2 I- f: g6 ?. K
7 w _# f; \% [; `" t4 g
![]()
# K$ V7 o+ ~6 J6 o, s' A: A4 t, |. Q6 S! a! r
6 F6 l6 }! D% A3 U/ `) [) _& _" m
6 Y5 U; H8 R! h0 b Y* a
& t9 w. D: R8 y" t* W f
! f' E) h6 b& M) M$ Z4 p3 h4 K
![]()
5:我自己的一些理解。 Rφjc 硅核到芯片封装表面的热阻 ![]()
Rφjc 值节点到芯片表面封装的热阻,其值越小,说明芯片内部的热很容传导芯片封装的表面。 这里值时2℃/W , 解释如下: 设IC的消耗功率为1W, 设IC封装表面处的 温度是 Tc 那么芯片内核温度Tj= Tc + 2℃/W * 1W = Tc+2℃
/ ~' `8 n9 ~, }( U! ]知道了Rφjc 也没啥鸟用,因为还是不知道芯片硅核温度多少,我们一般比较关心硅核温度,硅核温度一般是120℃或150℃,超过这个温度,就会损坏IC。 对于贴片,不能加装散热器的IC ,其IC厂家在ds 中只给出 Rφjc, 就是耍流氓啊。 6 [- {9 C+ s9 V
j8 f, n- B$ }$ t6 s$ h
Rφja 硅核到空气的热阻 这个才是我们需要了解和关心的参数。看如下的例子: ![]()
英文解释:Thermal resistance 热电阻 Junction- 节点,这里值硅核 Ambient- 周围,环境,这里值空气 Thermal resistance from junction to ambient : 芯片硅核到空气的热阻 设Ic 的功耗时1W, 那么此时芯片的温度T= 50℃/w * 1W + 室温。若此时室温时25度,那么芯片硅核的温度是75度。 当IC消耗功率2W时,芯片硅核温度是2*50+25=125度。 7 M5 z5 d. [6 O/ f! C
上表中可以看到,此IC的功耗设计 是2W, Tj 节点温度-即硅核温度正好是125℃。
% \1 W+ q6 u5 |9 w! z在IC消耗功率为2W时,若环境温度升高到50度,那么其硅核温度时 50*2+50=150度,实际上不大会到150℃,不是简单的加法计算。 但肯定是会超过125℃的,肯定会损坏IC。 此时就应该给IC加装散热器啦。 加装散热器,能减小Rφja的值,将芯片温度传导到散热器,散热器的体积大,更好散热。 ![]() 4 [: R2 o- k [! O p4 H+ J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