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关于网站域名变更的通知
查看: 587|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团队合作] 管理的核心是什么?这里有一套科学、高效的团队管理法则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9-11-21 15:51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0-12-11 10:0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EDA365欢迎您登录!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员工就该牢牢约束才能管好?2 V3 \; x$ B% _. g2 _
    对于员工的管理尺度令许多管理者头大。
    2 e! f% T$ M3 P* T* k) C2 e) {; H
    管紧了,容易让员工产生反叛心理,甚至导致人员的流失;
    管的松了,员工好像又不怎么用心工作。$ H7 P) A- m8 v+ q8 P4 Q4 C$ m

    7 B4 N7 o+ p$ }. q
    其实在这里,很多管理者经常有一个误区就是,管理就是控制和约束,但实际上有效的管理是对员工的激发,为员工赋能。

    ! H4 F6 ^) v, u6 B, n2 E; J  X. E1 O; G* M

    $ ^8 A& h* x  f: v& M( q4 a
    这里要提到一个激励的三关联原则

    4 i' x) \$ h7 z+ Q# i" }* A( d
    第一个关联是,员工工作的任务表现和他应该得到的评级要关联起来。

    3 N+ _1 Z2 `. K/ H' X) @/ S
    第二个关联是,当员工知道了他得到的评级和评分以后,他可以获得什么样的奖励,这个关联是清晰的。
    1 i8 \) ^! n. P0 D5 q: o
    第三个关联是,我们给员工的奖励物是他所期望的奖励。
      ~7 g+ y2 K% F4 |
    所以,所谓的员工管理,就是要清楚员工的核心需求,只要能满足这个激励需求,那么他就会发挥自己的最大能力来帮助团队发展。

    " w8 o1 f, ]0 H2 l) R
    这种管理方式比单纯的强压约束要更有成效。

    ( a7 t/ k2 e0 Q) G1 Z" I! o$ i3 D9 U; K$ c' E
    02管理的提升靠照搬也行得通?
    - d" O& A, X  d* N
    我们会看到很多公司企业竞相参观成功企业,希望能通过学习来获得更快捷的管理成果,但是人们往往忽略了,管理的本土化
    . y, Z8 h1 }  t2 P0 i( p
    在许多公司都会看到这样的情形:

    - J9 t4 {: R+ p, b
    听说建设好的团队文化能提升团队执行力,就去找来各种优秀公司的文化手册做参考;
    * |3 x$ \8 Q/ L
    看到有的公司推行OKR很有效,就急忙给公司引入OKR管理;

    % t0 ^7 A4 V: g( K% i/ U$ p6 h
    又或者坚定地跟着同行业优秀团队的脚步,亦步亦趋,最终却发现浪费了时间人力成本,几乎没什么见效。

    7 F" w4 S2 R) q8 N
    模仿确实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方式,但是要聪明的模仿,带有思考的模仿

    ) W# t* W. E4 Y- A7 j$ v+ h
    % o/ v) |* m: t: h" `
    OKR本土化的第一步就是要判断,你的团队适不适合使用OKR。
    1 J9 P5 z5 O- d, S  e: W% c1 h
    首先要明确的是,OKR是一个目标管理工具,和员工薪酬并不挂钩,所以这对员工的主动性要求比较高。

    , K$ d: L+ @* {" k
    如果你对员工的执行能力要求大于自主创新要求,那么OKR也许就不适合在你的公司进行推行。
    7 b( ^7 g7 a6 }9 o0 A
    所以,不论是学习什么,都要记得先判断自己的环境是否适合,然后再去进行本土化,变成自己的团队武器。
    1 `# w# R" ]7 q6 b3 J/ j5 c. `

    $ M& N- Y! A2 q1 d5 e03一种风格就能让管理一顺到底?
    1 N$ A- |+ U$ y8 u# [# y; O5 F/ e& V, S7 b% d4 D  h9 U% X
    有一些管理者会觉得,不管是面对什么类型的员工,不论什么场景,我这一种风格就能Hold住全场!
    + e$ ~/ @9 ^  I# e7 w
    6 f3 a0 Q0 _' N, `. M2 h% M) u( M
    如果你还是这样考虑的,那可能要转变一下自己的思路了。
    6 a( v+ Y) G/ J  x! g& v
    领导和管理的过程中一定要关注两个问题:员工类型和管理场景。员工要分类管理,风格也要随着管理场景的变换做一些变化。

    4 i: F3 n# ]* H' p. p( Y
    首先讲到员工类型,这里要提到一个员工分类管理的工具:团队矩阵。团队矩阵将员工分为四大类

    ' a  E3 K* t3 d4 e  |0 q! }- J. f# Y9 d& w- ?) w

    6 b! L* y# F! \' T5 A
    第一类:高能力高忠诚度
    ' E' j8 J0 J1 L- B8 h  u- ?
    这类型的员工听起来就很省心。工作表现好,对团队又有极高的热忱。
    : ~, I: K  e2 w2 N. Y
    第二类:能力好,但是忠诚度有限
    " o6 f" }4 i4 ]1 u+ o. p: s
    这类员工就像《西游记》里的猪八戒,能力水准还算不错,但是很难让人产生信赖感。这类员工是让很多管理者头疼的。
    7 b- d' O, d- a$ w
    第三类:忠诚度较高,但能力平平

    + U% j% M% T# b) W
    这类员工很值得信赖,但是工作产出太少。

    ) m, }1 E/ G, j  [! M
    第四类:能力和忠诚度都不行

    9 ]. m+ h0 ]3 N( i
    不用多想,这类员工几乎没什么生存空间,不会有什么团队能长久保留这样的员工。
    : I/ x7 l9 f: ^2 D4 c
    所以,从上述的员工分类描述中就可以看到,不同员工特性不同,也不能用一样的方法对待。
    . i2 ?1 c" r- j: a# J8 Q# g" ]  y
    对于第一类高能力高忠诚度的员工,你不需要整天盯着他工作有没有完成,只要给他足够的空间,让他尽情发挥,更多地信任他。
    3 @# }! V2 D$ T4 v
    对于第二类员工,对这样的员工的行为要设定底线。使用一定的激励来促使他们发挥能力,促使他们不断前进,然后努力将他们培养成第一类员工。
    , {0 M- z2 v3 ~* H3 [! i
    对于第三类员工,需要给他们更多地培训机会,甚至是换岗。让他们尽快提升自己的能力,去接近第一类员工的水平。

    / k, e3 i7 ^) X* c5 s% }+ _

    1 h' O4 m7 V& [3 }; s. `
    0 u! R$ M, K9 T- y9 {
    关于管理场景要说的是,领导风格多样,但是一个优秀的领导者是能够根据不同情境变换风格的,这就是所谓的情境领导力
    4 E6 Z! S" u# p. O
    在团队中看到的管理者的管理风格有六大类,分别是:命令型、愿景型、亲和型、民主型、标杆型、教练型

    1 ^2 n2 K6 Q/ y' B9 W1 ^$ {
    1.命令型

    % V$ J) f6 M' k
    这个风格的管理者主要的特点是:说一不二。
    ( Y9 F9 X9 U9 i
    命令型领导多数出现在一些比较简单明了的工作场景,如标准化操作的工厂、军队、体育比赛等领域。

    8 o' A7 p0 R( ^4 |5 x  O# \
    2.愿景型
    2 m1 G; E' t7 F* B  q/ h. t5 O
    愿景型的领导会向团队成员去描述团队前往的方向,而且会告诉大家,我们前往的这个方向是多么激动人心和意义非凡。
    ( ]$ T1 m5 A) E& M8 O  w- R
    比如像马云或者史蒂夫乔布斯这样的领导者就是这样的风格。! ~# W8 i4 j0 @) K' a! N

    3 d) C  e, g  U6 A2 `8 L. L) v) ?' J
    3.亲和型

    " n0 d. e: F: i
    亲和型的领导力的风格致力于培养良好的、亲密的团队之间的关系。很多公司的人力资源部管理者,往往倾向于采用亲和型的领导风格。
    * ]+ \) _/ z. }# t5 w: a
    4.民主型

    3 |* N% l# J6 G- K) V( Z9 Z" M
    民主型的领导很愿意花时间与团队的成员以民主的方式建立信任,更加在乎员工的参与感,更加在乎员工的建议和他们在决策中扮演的角色。
      P. G; {: X  a: i" p$ P% r
    民主型的领导风格在需要员工的意见和观点的场景下是比较合适的。

    + F* ^9 v+ A. y7 P
    5.标杆型
    ) Y* {4 Q9 V$ I1 f. }9 g/ Q
    以领导者作为完成任务的标杆。领导者会设定一个非常高的绩效的标准,然后亲自示范,并要求员工依照此种方式来操作。
    + f% Q6 G1 ?) @
    在一些项目制的情境中,我们会比较多地使用标杆型领导风格。
      `6 C( W0 d# ]/ Q  l
    6.教练型
    6 z2 a7 q% V7 r1 d
    顾名思义,教练型领导者能够跟下属一起分析他工作上的能力的长处和短处,或者工作上的优势或不足,把员工的优势、劣势跟他的工作结合起来。

    $ K1 h9 j9 g: O6 e
    教练型风格不可能对每一个团队成员使用,只可能针对具体的员工来去采用这种风格。

    * z" t0 f, i0 b( B# s% ]
    针对六种管理风格进行一一分析后,你会发现,每种风格都有其最适用的场景。如果你在一个场景中使用了不恰当的管理风格,那么就会获得与期望完全相反的效果。
    7 z) T% G  E% E( B7 h0 l* e& `
    比如你的团队必须在一定时间内完成一个项目,那么这时候你去使用民主型的风格管理,就容易出现效率低下的情况,甚至导致项目的逾期。

    6 F( x( C6 G6 `. ?0 B  m  R
    如果是一个需要大家集思广益的头脑风暴,你却使用了标杆型的管理风格,会让员工无法发挥所长,最终这个头脑风暴就变成了一个人的舞台。
    8 }) H2 p) Z: [* ~$ `
    所以,这也是许多管理者容易忽视的地方。
    ) @% e4 n, D/ C/ w8 I" v# c5 V
    " G$ H7 s( v) J! T2 G$ }
    04管理者,只要管好员工就够了?
    $ S7 Q; J) V/ u1 R
    走上管理岗位就可以放心了?这也许是不少刚踏上管理岗位的管理者的错觉。
    : x5 y0 k; \1 G; X! V5 B2 P3 m
    前面的辛劳换来现在的晋升,是不是你的努力到这里就可以先告一段落了?

    / M6 ^* f2 P* _* R! A9 _( e  s8 n6 q
    有一些管理者可能是之前在公司业务能力非常突出的人,但是走上管理岗位后,突然发现自己很不能适应。

    4 H+ z8 ]' E' }  R1 w& r
    因为管理岗位会对管理者有新的要求,这不是靠扎实的业务能力就能做好的。
    + |) S+ A3 Y8 U/ S& \) j
    所以,对于管理者来说,想要做好员工管理,先要学会管理自己

    ; }9 k+ s; e7 m2 d, U+ k0 x# V/ i4 X
    这里需要管理者了解到的是管理者清单
    # o: v: S: g* j; _: C. m4 q6 u

    9 d! I  E0 L; z2 @7 D9 a  y+ U
    这是一个非常简洁的清单,是一个结构性的图谱,从系统的角度列出了一名管理者需要做的事情。
    ) b6 c! W: O4 @4 b& L
    这个清单把管理者的工作分成了4个类别
    3 p* C" j) [( `, ]! ]" a
    第一类:目标建立和对目标执行的控制

    & A  w. M7 ^/ p0 m& j* J
    建立目标就是说一个团队应该要有自己的使命和愿景,这是非常重要的,这是整个团队前进的方向。

    " L) k1 X' A7 h2 Y. M# E5 T* e
    第二类:运营系统的搭建和优化

    ( l/ d- ?+ w& N' W
    在运营体系中,要有一个比较清晰的团队组织架构,要明确不同的组织架构里的不同职能部门分别需要做什么事,下设哪些岗位
      q+ v, O7 W- [0 D9 y7 V
    第三类:团队的领导和激励
    3 t2 _" ?, a3 C! _
    团队需要招聘合适的员工,并用好的方式去激励他们。正如前文所述,我们可以采用长期激励和短期激励相结合的方式激励员工。
    / c" F; A) G4 h$ B% H
    第四类:对于自我的管理
    2 _! m; N. {; ~
    作为管理者,我们需要持续地进行自我管理自我成长,需要经常对自己的工作内容进行总结和反思,寻找可以提升的地方。

    2 }- U6 i3 |. J1 r. y3 _% D: n
    通过这四个方面,管理者就可以随时来审视自己的能力和不足。
    5 o4 M- @# ^0 a9 u$ o6 Z
    ; Z& Z/ s" q0 H5 m; d8 z6 I5 p& i
    克里奇定理认为:一名真正意义上的领导应该能把他的组织管好,并有足够的智慧,组织才会朝着美好的方向不断完善和进步。

    + ?, S( e0 [) t2 t* L( h
    所以,想要带好一支团队,想要带出一支高绩效团队,管理者的磨炼任重道远。

    1 V9 Y7 z* ?! i; d5 s  r% n# M

    该用户从未签到

    2#
    发表于 2020-12-11 10:48 | 只看该作者
    其实在这里,很多管理者经常有一个误区就是,管理就是控制和约束,但实际上有效的管理是对员工的激发,为员工赋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推荐内容上一条 /1 下一条

    EDA365公众号

    关于我们|手机版|EDA365电子论坛网 ( 粤ICP备18020198号-1 )

    GMT+8, 2025-11-6 04:42 , Processed in 0.156250 second(s), 24 queries , Gzip On.

    深圳市墨知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深圳市南山区科技生态园2栋A座805 电话:19926409050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