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A365欢迎您登录!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其一:高速板材需要吗? 首先我们得弄明白,什么情况下需要高速板材?简而言之就是当信号速率高,走线长,损耗较大,使用普通材料已经没有裕量或者裕量不多时,请考虑选择高速板材。当然高速板材得使用考虑还是有诸多因素, 了解板材电性能、热性能、可靠性等。并合理使用层叠,设计出一块可靠性高、加工性好的产品,各种因素的考量达到最佳化。 一般高速板材可以从以下方面考虑:1,可制造性,比如低损耗、耐CAF/耐热性及机械韧(粘)性(可靠性好)2,与产品匹配得各种性能,如稳定的Dk/Df参数(随频率及环境变化系数小) 3,材料厚度及胶含量公差小(阻抗控制好) 4,低铜箔表面粗糙度(减小损耗) 5,尽量选择平整开窗小的玻纤布(减小skew和损耗) 6,用一般的制程即可加工(加工性好) 7,材料可及时获得性,提前备料 8,法律法规允许,比如环保要求 9,成本因素,看产品的价格敏感程度,是消费类产品,还是通讯、医疗、工业、军工类的应用等。 那对于PCIE 5.0来说是否需要高速板材了? 其实在PCIE 4.0的时候就已经用到了高速板材;另外从DF上看,Df介于0.01~0.005电路板材比较适合上限为10Gb/S数字电路;Df介于0.005~0.003电路板材比较适合上限为25Gb/S数字电路;Df不超过0.0015的电路板材比较适合50Gb/S甚至更高速数字电路。对于普通板材来说似乎不满足。 我们来看一组图片
) t6 e x! ^" X$ u; g其二:阻抗怎么控? 其三:PCIe可以走多长?走带状线还是微带线? 具体的长度这个影响的因素还是比较多的,我们不能用具体的数值来规定走线长度,毕竟这是不准确的。即使之前有设计工程师说一般10G走6inch没问题之类的话也不是很恰当。芯片的驱动,不同的协议,不同的板材,微带线走线还是带状线走线等都关系着走线的长度。 So Channel simulation to find length is the only compliance test. 所以通道仿真才是确定走线长度的王道。 确定不了长度,但是我们可以看看规范中要求的损耗 对于Gen5速度,Microstrip has higher loss and XTALK 。微带线具有更高的损耗和串扰,并且在阻抗控制,铜表面粗糙度,和模式转换方面比带状线差。
" [7 Y- Y$ `! P其四:连接器的选择优化? 1,对于标准连接器,我们可以遵循PCIe CEM规范 2,那如果是非标准连接器:我们如何知道PCIe连接器是否符合CEM这个也是个难点。 推荐方式一:通道仿真,PCIe基本规格要求所有非标准连接器“俘获信道”使用全链路仿真以实现一致性,推荐方式二:比较器件的各种指标。 3, 连接器上的部分优化 其五:其它高速上的挑战。 1,优化过孔stub减少反射,比如合理的选择层叠方式及走线,使stub最短,比如使用微孔或者背钻减少stub,过孔的优化仿真来减少过孔处阻抗的不匹配等。 2,用低损耗和反射的cable。 / K6 h6 C, q8 D3 Q% A
4,我们也来看看中在AIC设计上的其他优化
. ?9 |; ?9 u5 ~: T4 e/ a! ?$ T布线处理: 1 n' V; U4 l6 f7 r
打孔方式:
( E1 b/ k1 Z5 q: 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