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EDA365欢迎您登录!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PCB线路板布线有哪些常用规则?
4 f) N) d2 D3 I/ g. m" w, | Z2 N s. t: R2 d0 w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所接触到的每一种电子设备当中几乎都会出现印刷电路板,如果在某样设备中有电子零件,那么它们也都是镶在大小各异的PCB上。要使电子电路获得最佳性能,元器件的布局及导线的布设至关重要,而布线作为PCB设计过程的重中之重,这将直接影响PCB板的性能好坏。虽然现在很多高级的EDA工具提供了自动布线功能,而且也相当智能化,但是自动布线并不能保证百分百的布通率。下面小编来给大家讲解下PCB线路板布线有哪些常用规则?
! w5 Y2 ]& ~! T( \- j( n6 Y" B0 B- ?6 O3 L$ q9 C+ P5 U
PCB线路板布线有哪些常用规则?
4 Q5 h9 c' I# d2 P8 Q# H
4 Z5 b7 P! S( x; ~- t6 x# g 01 走线的方向控制规则( u( o8 k: z: g! q5 ~2 i
在 PCB 布线时,相邻层的走线方向成正交结构,避免将不同的信号线在相邻层走成同一方向,以减少不必要的层间窜扰。当 PCB 布线难以避免出现平行布线时,应考虑用地平面隔离各布线层,用地线隔离各信号线。2 m( B& W( ^3 C( g1 J' z) d
7 g6 w: u- T6 y! V- M 02 走线的开环检查规则) i# \- c9 D, b/ C6 l L6 ~
在PCB布线时,为了避免布线产生的“天线效应”,减少不必要的干扰辐射和接收,一般不允许出现一端浮空的布线形式。3 q* |' w6 u2 ]* t
2 g$ \% Q: c, b 03 走线长度控制规则' L0 u9 |1 f% V5 [( e/ Y
在设计时让布线长度尽量短,以减少由于走线过长带来的干扰问题。对驱动多个器件的情况,应根据具体情况决定采用何种网络拓扑结构。2 e5 x1 T) |1 k' H
3 p4 U1 K' I9 V! ~ D a
04 阻抗匹配检查规则
" n6 J) L8 T- q2 G6 W 同一网络的布线宽度应保持一致,线宽的变化会造成线路特性阻抗的不均匀,当传输的速度较高时会产生反射。在某些条件下,可能无法避免线宽的变化,应该尽量减少中间不一致部分的有效长度。
6 ]+ B T3 Z8 d& U5 o7 M C6 b) P2 z5 `2 _+ K& ]3 p+ c
05 倒角规则
# b2 ^) V; U+ M2 T8 _% D; I 在PCB布线时,走线拐弯的拐角应避免设计成锐角和直角形式,以免产生不必要的辐射;要求所有线与线的夹角应大于等于135°。在走线确实需要直角拐角的情况下,可以采取两种改进方法:一是将90°拐角变成两个45°拐角;二是采用圆角。, p, V. \: v! a# B
- G8 }1 u6 p, o# `9 v4 e 06 器件去耦规则
) y$ H R. ] F! ^# L V/ { 在印制版上增加必要的去耦电容,滤除电源上的干扰信号,使电源信号稳定。- c/ W) Q! c9 x, s
& K: P. H, |* G
07 3W规则
0 x2 P5 p, S* O 为了减少线间串扰,应保证线间距足够大,当线中心间距不少于3倍线宽时,则可保持70%的电场不互相干扰,称为3W规则。
, i' B+ n" {2 e S |6 W
$ }* Z, n" O4 y. P; T 08 地线回路规则1 r0 a- e8 E; X" i
环路最小规则,即信号线与其回路构成的环面积要尽可能小,环面积越小,对外的辐射越少,接收外界的干扰也越小。
% v$ ^- g9 j7 ]7 _; z4 N. w# q4 a- ?4 m. m+ [
09 屏蔽保护
+ C; L. ~. {: E. K8 t( k+ @( T 对一些特别重要,频率特别高的信号,应该考虑采用铜轴电缆屏蔽结构设计,即将所布的线上下左右用地线隔离,而且还要考虑好如何有效的让屏蔽地与实际地平面有效结合。
$ f( Z O+ L/ f6 b) b% _$ T- E8 M1 l8 |5 W$ _
10 走线的谐振规则
: ?+ w$ _1 [5 ^4 U& e8 A) t 主要针对高频信号设计而言,即布线长度不得与其波长成整数倍关系,以免产生谐振现象。
{0 S' K1 \* @; \4 a: [" o$ j# T0 }8 r+ r
以上便是PCB线路板布线常用规则,你都掌握了吗?' X5 |0 x4 O. b0 h) [4 b# I: W
3 r* _0 j2 G: T$ N: a5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