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关于网站域名变更的通知
查看: 414|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用FPGA实现高清视频去隔行功能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0-9-22 18: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EDA365欢迎您登录!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开发去隔行算法是为了解决一个老问题:模拟电视的隔行视频必须进行转换才能在当今数字电视上显示。隔行视频是每秒50/60 连续场,每一场只传送一半的扫描行,这些行显示在视频的每一帧中。对于以前采用阴极射线管(CRT)的显示技术,隔行视频是一种基本压缩方法。

  今天,去隔行是重要的视频处理功能,很多系统都需要它。大部分视频内容采用了隔行格式,而LCD或者等离子体等所有新出现的显示器几乎都需要逐行视频输入。但是,去隔行功能本质上非常复杂,没有一种算法能够产生完美的逐行图像。

  背景

  在隔行视频中,一帧视频被分成两场,一场含有偶数行扫描线,一场含有奇数行扫描线。然而,为了能够在LCD 或者等离子体显示器上显示任意的隔行视频,必须进行去隔行处理。所有新出现的显示器都是逐行的,每一帧被压缩为一组像素( 例如,1920 x 1080)。图1 显示了一帧中的象素是怎样组成两个场的。每一场都记录了在时间上分开的象素值。

  图1:含有一帧视频的两个隔行场。

  如果假设每秒30 帧(fps),即每秒60 场,那么,第0 场是在时间“t”,第1 场是在时间“t + 1/60”。由于在略有不同的时间间隔上对场进行记录,因此,无法将两个场连起来为运动视频产生逐行帧。去隔行技术之所以复杂,是因为需要估算并补偿可能出现的每秒1/60 的运动图像。

  基本去隔行技术

  基本上,去隔行是处理隔行帧流,将其转换为逐行帧流的过程。两种基本的去隔行方法通常被称为“单场插值”法和“场合并”法。

  采用“单场插值”去隔行法,每一场自己可以变成视频帧,因此, 29.97-fps 隔行NTSC 剪辑视频流变成了59.94-fps 的逐行帧。由于每一场只有整个帧一半的扫描线,因此,必须进行插值处理来构成丢失的扫描线。

0 J2 O( t* i+ s5 r) x

该用户从未签到

2#
发表于 2020-9-22 18:14 | 只看该作者
去隔行技术之所以复杂,是因为需要估算并补偿可能出现的每秒1/60 的运动图像。

该用户从未签到

3#
发表于 2020-9-23 16:34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分享,学习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推荐内容上一条 /1 下一条

EDA365公众号

关于我们|手机版|EDA365电子论坛网 ( 粤ICP备18020198号-1 )

GMT+8, 2025-8-19 11:53 , Processed in 0.109375 second(s), 23 queries , Gzip On.

深圳市墨知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深圳市南山区科技生态园2栋A座805 电话:19926409050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