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本帖最后由 Coziness_yang 于 2015-6-16 22:51 编辑 5 K* H! B. ^) m& x9 K. i$ A5 h
, o* K: U$ [6 B# J1 ^ {
对于串扰的机理以及规避方法,前面的童鞋们已经讲了很多,我在这里补充两点吧:1.对于高速信号在布局上要注意,同方向传输的信号可以并行排列,但是要将尽量拉大间距,最好大于x3线宽,信号线布局可以TxTxTxTx或者RxRxRxRx,切勿TxRxTxRx(此种排列串扰很恶劣);
* V! R$ g+ d9 v2.在信号线末端尽量匹配,因为信号线的匹配可以尽量减少二次反射;8 s) G4 N9 q$ }, O* L
此两点只是串扰规避的众多方法中的两个。对于PCB中SI问题和布线实际情况之间的矛盾,我个人一直认为这个事情是矛和盾的关系,我们需要在实际布板中有折中的思想,例如我们需要考虑布板空间,那必然要牺牲SI,如果要很好的保证SI,那么就得牺牲布板空间,就看LZ怎么去权衡了。串扰并不是说一定会导致系统如何如何,例如你串扰大,可以通过降低损耗来补偿,或者通过在信号线之间加GND孔来改善。
0 g" V0 w/ L, C其实在PCB走线的串扰还好,可以去做相应的调整,串扰真正较大的来自高速连接器。高速连接器的密度很大,信号线较多,串扰相对来说要大很多。
. S2 B8 L+ L) V, 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