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关于网站域名变更的通知
查看: 1613|回复: 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芯片制造困局一览,不是有钱就能解决的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0-8-14 11:27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EDA365欢迎您登录!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 G5 c! O, d: ~8 t. p9 T
...
现在电子消费品盛行
大家往往觉得7nm、5nm芯片技术唾手可得
真实的情况是...
全世界能达到28nm制程的企业也不过十家左右
不论是华为还是中芯国际
想要建一条堪用的生产线都十分困难

5 v* T  Q0 X1 f0 o, B8 n9 i% o( I
下图就是芯片制造的完整过程
其中以芯片制作尤为复杂
7 G9 r+ R0 S" ~4 c; w9 Q3 }$ C8 f
为什么芯片这么难造
今天我们就来好好说说
...
1
芯片设计
与盖房子之前要画图纸一样
想将制造芯片也需要先设计
高度复杂的芯片由数十亿个集成互联的晶体管组成
比设计一座摩天大楼还要复杂的多
其电路比一线城市的道路都要繁复
而这些都构建在数平方毫米大的半导体表面上
需要非常严谨和深入的设计
像建筑师一般用CAD、3DMAX等软件设计大楼
而芯片的设计则采用EDA软件
之前国内一般使用比较多的是
Synopsys、cadencementor
但现在美国已经开始限制我们部分企业使用了
; P  o7 o9 v. o! F
国内目前能替代的不多
但也有华大九天芯禾等公司的产品
然而与国外还是存在差距
用上述软件做设计比较好的国内公司有华为海思
国外比较厉害的公司有高通、苹果、AMD
当我们用EDA软件完成芯片设计之后
就可以开始加工制造了
2
芯片制造
所有的芯片都源自一种非常简单的原材料
沙粒
3 M- ]! f' I+ r9 m
之所以用沙粒
是因为沙粒主要由二氧化硅组成
而硅具有稳定,易提纯等特性
同时也是非常丰富的资源
毕竟到处都有沙子
芯片制造的第一步
就是要把沙和碳混合
加热至高温使之转化为多晶硅
再经过一系列工艺
就能得到极纯的单晶硅,又称硅锭
5 E/ }3 W0 i0 A$ Q$ m2 t# l
将其切割就可以得到极薄的晶圆
在一块直径150mm-300mm的晶圆上
甚至可以得到数千块芯片
接下来将晶圆抛光到0.2nm
比我们平时用的镜子还要亮100倍
5 p: n3 V2 B  ?' p/ j! b( |
然后就可以把
电路图“印”在晶圆上了
8 O8 K$ [- p8 J' w
我们给晶圆覆上一层怕光的胶
这种胶就是“光刻胶”
再把之前用EDA软件设计好的电路图或结构图
通过透镜缩小,覆盖一层光掩膜,再用激光投射
这就是“光刻”
+ O; ^  n! t: G. [% ^* l  l4 Z9 _8 d
被照到的光刻胶会立刻融化
再经过冲洗等一系列名为“蚀刻”的操作
电路和结构就会“印”在晶圆上
下一步
就是给晶圆安装晶体管和各种器件
这一步其实和炒菜很像
我们已经把菜倒进了锅里
再放入各种调料才能做出色香味俱全的饭菜
相当于芯片制作过程中的“添油加醋”

2 v8 [+ D, ?) Q6 p' v& b" M, R4 g
专业术语叫“掺杂”
即把一定数量的杂质掺杂到晶圆上
为什么一定要掺杂呢?
因为晶圆属于纯单晶硅
硅原子的最外层有四个电子
没有可以自由活动的
所以纯单晶硅在室温下无法导电
不导电芯片怎么工作?
所以我们就要想办法让它导电!
这就需要在晶圆中掺杂少量其他原子
这些杂质原子的最外层电子
必须比硅多一个或少一个
* q5 A2 f/ N# r
打开元素周期表
硅位于第十四族
因此我们需要使用第十三或十五族的元素
“添硼加磷”再合适不过了

) T$ I) D0 U" C- h. n
假设一节火车车厢一共有100个座位
每个座位刚好适合带四个电子的原子坐
因为硅原子携带四个电子,胖瘦合适
所以很舒服的就坐了进去
但也造成坐的太紧凑,电子们无法移动的问题
所以此时这是一节绝缘体车厢

3 `; m3 G5 g3 W" E5 ~3 w3 |
这时我们赶下去10个硅原子,换上10个硼原子
硼原子就瘦一些,只携带3个电子
这样车厢里就多出了10个电子的空位置
为电子们的移动提供了条件
这节车厢现在就是半导体了
我们称之为P型半导体

! S) V+ N/ U' M% U% R
同理,在另外一节车厢里
也有100个硅原子,我们赶下去10个
换上10个磷原子
但是磷原子比较胖,携带了5个电子
多出来的10个电子被挤了出去挂在了车厢外边
这节车厢我们称之为N型半导体

. p  E7 {+ D8 D- J  ]$ u: n) I/ o, j4 \
而两节车厢连在一起时
挂在N型车厢外边的10个电子喜出望外
因为P型车厢正好还有10个电子的空位置
于是他们立刻就跑了过去
电子就这么移动起来了
这两节车厢称之为“PN结”
当我们给车厢两端接上导线
二极管就诞生啦
芯片内数亿计的晶体管大多也都是这么来的
那么问题又来了
我们用什么办法才能赶走十个硅原子
并把硼原子和磷原子送上车呢?
这里就要用到离子注入机
% ?$ U% T. k6 J2 a
离子注入机就像一个大炮
会先把元素气态粒子电离成离子
然后射到晶圆上无数的硅原子车厢中
在这期间
很多离子都会被车厢弹开或直接穿过
还有一部分就会将车厢里本身的硅原子撞出来
从而留在车厢里
在完成离子注入后
晶圆就具有极性,可以导电了
最后就是要把
数以亿计的晶体管和器件连接起来
一个一个的连接肯定是不现实的

7 g4 t6 T# x) Z, |
我们会先给晶圆表面镀一层铜
再通过光刻、蚀刻
将这层铜按电路图规划切成一条一条的线
各种器件就彼此连接起来了
至此
芯片制造就基本上就完成了
...
虽然看起来很厉害的样子

$ |' ~* Q$ [$ J+ a6 e4 W
但是实际上操作起来你会发现

, q- E7 A. r1 ^/ n3 h: V6 ^
更厉害!
为了确保芯片能够再现设计的微观结构
必须保证生产环境是恒温恒湿无尘
换言之,必须在洁净室中制造芯片

4 G+ w5 o& p, I4 N( i3 t  B) s
洁净室比手术室还要干净的多
每10升空气中不得存在超过0.5微米的尘粒
员工在上岗前连吸烟都不可以
进出也只能通过一个特殊气闸

! t; f$ T9 S4 P& G* U# q4 z3 r
而对晶圆进行光刻的光刻机
更可以说是地球最精密的仪器了
目前最高工艺是纳米
在这种极端精度下
很多我们人体察觉不到的细节全部成为障碍
比如震动
关一个门的结果可能都是灾难性的
这就需要一个极度精密的减震系统
比如光源
光刻时不能像我们写字一样时粗时细
所以需要光束矫正器、能量控制器等等辅助设备
比如掩膜板
控制的精度是纳米级别
稍有偏差成像就会有问题
比如引导光线的反光镜
它的精度是以0.001纳米计算的
如果整个反光镜有福建广东两个省这么大的面积

+ q3 u5 ?) ^9 e% |4 d1 o9 _
那么福建广东两省的海拔高度基本是绝对水平的
最高凸起不能超过1厘米
...
等等 等等
要注意的细节和生产难度实在太大了
而全世界只有一家高端的光刻机生产商
& o" ^3 y( p9 C- z
阿斯麦尔(ASML)
其生产的光刻机每台至少卖1亿美元
芯片制造国内比较厉害的公司有中芯国际
已经可以生产28nm工艺的芯片了
但仍然落后国际两代水平
国际上厉害的公司有台积电英特尔三星
但是他们之所以厉害
也不过是因为能先买到阿斯麦尔的光刻机
谁先买到谁就能率先具备7nm工艺水平

5 J" _8 L% b* O5 B+ E2 N4 K
钱,有的时候真不是万能的
英特尔持有阿斯麦尔15%股份
台积电持有5%,三星持有3%

7 X. X% G0 {; e/ D4 ?& K& Q
咱们国家属于被限制国家
随着前几年美国渐渐管不住小弟了
中芯国际才捡漏了一台高端光刻机
$ e( ^0 ?1 n# L. y8 U' B1 k
...
3
封装测试
封装测试其实并不难
就是将晶圆上的芯片分割开分别装在主板上
9 C0 [( n5 U! u1 _$ c' X4 G$ y
利用引线把芯片与封装的引脚相链接
再加入盖子封起来
防止外界灰尘和水汽的污染

" E6 @& A# F( V8 W4 t7 z; |6 g" D
成品完成后
再经过各种检测
达到要求的可以装箱
达不到的就扔掉
封装测试方面
我们国家的技术已经很成熟了
; x: {6 ?$ g% p$ `4 i4 n6 \
讲到这里
如果你还不理解芯片制造的原理
那我们可以回到七十多年前

( o0 _% G' z' S5 @
看看1946年诞生的第一台计算机
这台名为“ENIAC”的庞然大物
重达30吨,占地170平方米,用了18000个电子管
每秒钟可以计算5000次
芯片其实就是将哪些大器件缩小后的产物
然而小到一定程度以后
量变引起质变
研发难度就会成指数倍增加

/ [* N. J. U3 d1 E
现在你应该明白
为什么芯片的主要材料是沙子
但是沙子那么便宜
而芯片那么贵了吧?
算下来
从2015到2020年
国内半导体产业计划投资650亿美元
平均每年投入达130亿美元
但是...
仅英特尔一家公司研发投入就超过130亿美元
中国芯
依然任重而道远
注:本文为EDA365电子论坛原创文章,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 a! W6 ~5 Z+ D0 ~
% U4 E5 A% O2 J! h/ b5 K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 收起 理由
果果小师弟 + 1 6666

查看全部评分

该用户从未签到

2#
发表于 2020-8-14 13:35 | 只看该作者
有意思,为你打
  • TA的每日心情
    无聊
    2023-9-5 15:54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3#
    发表于 2020-8-21 16:24 | 只看该作者
    汉芯会重新登场

    “来自电巢APP”

    该用户从未签到

    4#
    发表于 2020-9-10 13:12 | 只看该作者
    国内对于基础研发投入不够,之前也不够重视。

    “来自电巢APP”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0-9-29 15:19
  • 签到天数: 4 天

    [LV.2]偶尔看看I

    5#
    发表于 2020-9-27 16:07 | 只看该作者
    厉害啊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20-12-7 15:08
  • 签到天数: 2 天

    [LV.1]初来乍到

    6#
    发表于 2020-12-4 12:23 | 只看该作者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5-5-27 15:58
  • 签到天数: 18 天

    [LV.4]偶尔看看III

    7#
    发表于 2020-12-5 11:50 | 只看该作者
    厉害了吧,打啊call

    “来自电巢APP”

  • TA的每日心情
    郁闷
    2020-3-28 15:10
  • 签到天数: 40 天

    [LV.5]常住居民I

    8#
    发表于 2020-12-5 16:16 | 只看该作者
    很生动的讲解,我竟然看懂了!

    “来自电巢APP”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3-11-2 15:14
  • 签到天数: 34 天

    [LV.5]常住居民I

    9#
    发表于 2021-3-15 16:47 | 只看该作者
    科技无国界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推荐内容上一条 /1 下一条

    EDA365公众号

    关于我们|手机版|EDA365电子论坛网 ( 粤ICP备18020198号-1 )

    GMT+8, 2025-7-31 22:36 , Processed in 0.187500 second(s), 31 queries , Gzip On.

    深圳市墨知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深圳市南山区科技生态园2栋A座805 电话:19926409050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