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DA365欢迎您登录!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摘要;本文介绍了单片机与手机的硬软件接口技术,详细分
8 j1 l& m" O# f% ?析单片机控制手机的工作原理,给出一个基于手机短信息
1 j E) `, G" x' o: U- h1 J的应用实例。
6 [( [* l9 ~ [% w( f4 u2 C关键词:单片机;手机;接口技术;控制;应用- z* D; z2 g x% P# \# S
引言, {0 o; z5 u( \! h+ c6 q2 Y# t
在我国,拥有手机的用户己很普遍,更新也很快,价格也越
7 T0 g8 {) e6 H1 H7 O5 p& l) A, E来越低。因为其工作的无线网络覆盖范围广,在信息传递方面,
: ~: {1 X% X# H! f8 j% n# T性能稳定、可靠。所以把手机作为信息传递的载体,与单片机结# v0 S" z0 Q, ]9 A& g8 V
合起来构成应用系统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应用空间,特
: l: Q7 I9 p$ ]0 z7 L8 X* g; b别是在远程数据传输、远程监控等领域更是受到电子设计应用
' S( |7 T& b Q0 y工程师的关注和采用。- -些专业刊物也介绍了一些有关这方 面4 x& S* x3 b- v2 S' l
的文章,然而由于手机的控制指令复杂,数据格式繁琐,工程技# L0 j# Y+ [! o4 g5 Z% T2 d
术人员在进行单片机与手机的硬软件接口设计时经常会遇到
6 K& i& O$ N' \5 p# n( F$ a& Y" Q很多困难,有时还无资料可查。作者在完成一个项目的开发过
1 n, B1 U* q: W5 X: t: H$ M, [程中,针对几种手机进行了大量的测试和实验,在此基础上归$ g2 i& p F2 c4 d+ y; G
纳出一些带规律性的结论,对此结论,工程设计人员可拿来即
: B \1 S. ^1 X用,大大缩短研发周期,现把它公布出来,愿与广大电子设计
7 |( y _5 p, t: Z, L9 E8 t" ?人员共享。
9 v5 U- f' r- a: x! ]. ]1单片机与手机的硬件接口
6 K- Y* P. `3 G( ^: ?# ?目前市场上流行的大部分手机几乎都具有数据引出口,并
- V+ F9 e1 m* B' P/ s s基本.上都支持与GSM短信息相关的AT控制指令(GSM--# G* [5 j5 u3 G
SMS-- AT 指令),手机通过数据口以串行方式接收指令并向外
: b5 y7 D6 ^6 \. g1 o" ?输出数据。理论上讲,在数据口中找出RXD、TXD和GND引脚
* w) }/ x/ D: e! @0 a/ [' S& k与单片机的串口对应连接即完成了硬件接口,然而,实际上由于: z! ~, w! D" |: j
不同品牌,不同型号手机的RXD、TXD和GNG引脚并非-致,2 F* h) c# B. |' j8 Z! ~$ K' q
找查这三根线有时也非易事,况且手机数据口的电平既不是
" L, M3 l, w- O- } b; g$ L; bRS232电平,也不是TTL电平,与由5V供电的单片机的串口还
( Z; u" m: e1 S }0 ]8 T6 P不能直接联接。最简单、最可靠的方法是使用手机的数据线建立, ^7 P2 G5 i) W2 c* j$ |
单片机与手机的硬件连接。手机数据线是专为连接PC机9针8 O7 C+ Z9 B H6 s2 X
串口而设计的,一是信号电平为标准的RS232电平,只要单片) w( ^9 B0 k, W* E9 D
机的串口也转换为RS232电平,就可方便连接。二是9针串口' F0 L6 {- }2 k! S& _& D9 C
; s% M6 P" ]/ \# E2 p4 V) m
引脚定义是固定的,即2脚为TXD(手机发送),3脚为RXD(手7 X3 S z. z, }( _- {& A: ^5 ~
机接收)、5脚为GNG,这样,无论什么型号的手机与单片机的连
4 S3 t. n& L5 I3 g4 V接就成了固定连接,不需要知道手机数据口信号的具体定义,二
& \( o1 c3 r$ K+ ?: r6 b) Z者通过数据线的连接电路如图1所示:5 w/ p1 f2 c) ~0 b
% j" S8 w+ G/ }
3 e2 [( `- s, ^9 P
! J" a+ }5 `/ x- ~4 \2 q2 c1 c附件下载:
4 {1 ^6 \( \& z# V5 K/ i& N2 v, w2 }
|
|